北京故宫为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故宫为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为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一、故宫历史悠久

北京故宫博物院建于1406年,明朝成祖永乐。它是在南京故宫博物院的基础上建造的,1420年建成于明朝永乐。它是一个长方形的城市游泳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一道10米高的墙,外面有52米宽的护城河。

二、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原名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精华。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三个大厅为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它有70多座宫殿和9000多座房屋。

三、故宫文物众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进行了大规模翻修,整理出大量文物。1961年,国务院公布故宫博物院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博物院现有文物150万件。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辟为“故宫博物院”。

扩展资料:

故宫的学术价值:

从故宫学的视野看待故宫,不仅认识到故宫古建筑、宫廷文物珍藏的重要价值,而且看到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文物具有同样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古代这里的建筑、文物、文物以及发生在这里的人和事都是不可分割的文化完整性。

这一认识是故宫博物院研究产生的重要依据,也有助于进一步挖掘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文化内涵。故宫博物院文化的完整性,也使清宫的古藏族文物和档案馆散落在庭院外,在海外和国外都有学术目的地。

基于此,故宫博物院双方在学术研究上的交流与合作势在必行,人为地阻隔只能是暂时的,实际上,这种交流是不断发展的。

延伸阅读

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吗?

1987年,故宫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于为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时的委员会评价到: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而代表皇权的莫过于宝玺。明朝二十四国宝,清朝二十五国宝。故宫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经典文化,经典具有权威性、不朽性、传统性。故宫文化具有独特性、丰富性、整体性以及象征性的特点。同时,她与今天的文化建设是相连的。对于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经典文化永远都是其生命的依托、精神的支撑和创新的源泉,都是其得以存续和赓延的筋络与血脉。

为什么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组织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北京故宫为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组织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