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窥园的意思是什么 目不窥园的故事是什么

目不窥园这个典故及释义怎样?

比喻治学刻苦专心。参见「三年不窥园」条。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那公子却也真个足不出户,目不窥园,日就月将,功夫大进。」

目不窥园的成语故事?

在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在年少时就读书非常刻苦认真,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常常回到快到黎明前才睡,然后鸡一叫,就又来读书,总共也不到3小时。

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总是读书。

有人劝他出去走走,不要老跟家里读书,他去说“我不读书,只顾去玩,就算我出去,也只是和其他人讨论诗书。”

后来他长大了,是有名的高等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有的是比较有名的,董仲舒饱读诗书,才有此成语名。

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选入《大学之道》一文,文本节选自《大学》(曾参)一书。《大学》一书首秀语文教材,对于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大有助益。伟人教导我们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今人学习古代典籍,其基本目的是为了活学活用,其基本态度和方法是拿来主义——扬弃。

 

那么,《大学之道》的美质和瑕疵各是什么呢?

《大学之道》涉及到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目的,也就是“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二是学习方法,也就是六步学习法——止、定、静、安、虑、得;三是学习进程,也就是“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之道》的美质见仁见智,笔者以为主要包括三个要点:

就学习目的而言,文本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强调达到道德的完善,为后世学者确立了很高的标杆,发挥了无与伦比的警示和激励作用。范仲淹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子厚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文天祥宣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标榜“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体现了崇高的道德追求。

就学习方法而言,文本强调“止”的作用,将其视为学习的起点,这是耐人寻味的。如果我们将“止”理解为到什么地方去,要达到什么目的,就更加意味深长。它启发我们,职业规划和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向死而生的价值。

强调“静”和“安”是两种不同的状态,也能带给我们不少启示。“安”是更高级的学习状态;“静”是外在表现,而“安”是内在安适祥和,不为外物扰动的专注。就教师而言,不能被学生表面的安静所迷惑,而要引导学生达到内在安适的状态,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大有裨益;就学生而言,不仅要习静,而且要追求内在的安适和专注,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

就学习进程而言,曾参强调“诚意”和“正心”的重要性,对于今人也有启发。孔子的韦编三绝,苏秦的悬梁刺股,董仲舒的目不窥园,李白的磨杵成针,杨时的程门立雪,张溥的七录七焚,以至《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都是“诚意”的典型例证,验证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正确性。而“正心”则是能人和贤人的分水岭。

《大学之道》的瑕疵也显而易见。

就学习目的而言,将大学的学问局限在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方面,显得褊狭。学习目的是为己、为人、为文明的统一,是求真、向善、达美的统一,如果囿于一隅,难免顾此而失彼,厚此而薄彼。中国传统文化轻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轻视科学技术,导致近代自然科技的落后,这板子要打在董仲舒和汉武帝身上,与儒家思想的偏颇也有直接关联。

就学习方法而言,六步学习法仅仅是内求的学习方法,外求的学习方法涉及到表演、游学、讨论、实验、调查等,方法更加多样,也更加缤纷精彩。

就学习进程而言,“八目”在历史上仅对精英阶层适用,对草根阶层基本不适用;在当今社会,其局限性更加明显。

总之,学习《大学之道》,既要体察文本的精深处,也要明察文本的偏颇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