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寿命?
分不同的等级设计寿命为50-100年。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按民用建筑的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为四级:
一级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指10层以上住宅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四级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住宅设计规范与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哪个更具有法律效力?
是具有同等效力的。 《住宅设计规范》是201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的,都是由国家部委发布的,不存在上位法与下位法的问题,是具有同等效力的,如果出现冲突,要遵循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建筑规范:由政府授权机构所提出的建筑物安全、质量、功能等方面的最低要求,这些要求以文件的方式存在就形成了建筑规范,如防火规范、建筑空间规范、建筑模数标准等。
拓展资料
今后国内再建的摩天大楼高度将定格在500米以下。10月26日,住建部和应急管理部发布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再次明确,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建筑。
不管是从全球各国拥有超高层建筑的数量还是建设的速度,我国皆排名第一。虽然超高层建筑能够极大地利用土地资源,但其实用性和安全性却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今年5月中旬,总高356米的深圳赛格广场大楼出现晃动引发住户(或租户)担忧,随后大厦暂停营业,直至9月8日才全面恢复运营,封闭近4个月。
根据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但根据世界超高层建筑学会(CTBUH)的新标准,300米以上的建筑才为超高层建筑。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马少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超高层建筑是当下部分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土地严重不足、地价昂贵的产物。虽说超高层建筑也是反映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目前我国超高层建筑的数量是全球最多的,其中的弊端也逐渐暴露,例如不利于防火、防灾,也不利于航空交通建设,此外还应考虑建筑本身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深圳300米以上的建筑有14座
进入21世纪,全国各地开始大举兴建超高层建筑。目前,全国最高的巨型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当属上海中心大厦,总高为632米,2008年开工,2016年全部完工。
CTBUH发布的《2020高层建筑年度回顾》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建成了106座200米及以上高度的建筑,其中中国就完成56座,占比超一半。该官网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拥有1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2581座,其中200米以上的有861座,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99座,三项指标均保持全球第一。
而就内地而言,超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的城市当属深圳。1985年,深圳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建造了160米的深圳国贸大厦。此后,每年新建的高层建筑数量不断上升。据CTBUH统计,深圳市150米以上的建筑达297座,仅次于香港的482座,位居全球城市榜第二。其中,深圳200米以上建筑达104座,300米以上达14座。
与此同时,第一财经记者根据CTBUH官网公布的“全球最高的100座竣工建筑”数据统计得知,在该榜单中,中国有49座建筑入围。其中,深圳有8座,香港5座,上海和广州各4座,天津和重庆有3座,南宁、大连、南京、长沙、武汉、贵阳分别有2座,北京、镇江、珠海、沈阳、昆明、无锡、苏州、东莞、青岛和济南分别有1座。
在该排名中,上海中心大厦以632米位列全球第二,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以599.1米位列全球第四。与此同时,从该排名中粗略得知,全国超高层建筑600米以上的仅1座,即上海中心大厦(632米);500米以上的有4座,分别是深圳平安金融中心(599.1米)、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530米)、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530米)、北京中信大厦(527.7米)。
若没有相关限高政策,全国多地还将有一批突破天际的大楼拔地而起。深圳龙岗大运中心在建的世茂深港国际中心,2018年公布建筑高度暂定为600米左右(最终以航空部门批复为准),限高政策公布后,至今还没正式宣布最终高度。而目前已有包括深圳在内的多地多座在建的超高层建筑削减层高,最后限定在峰值500米以内。例如,深圳华润湖贝塔,最初的设计高度达到830米,之后传出降至500米;深圳蔡屋围旧改晶都、寰宇项目由原计划的海拔高度700米、624米皆改为500米等。
“限高”早有行动
实际上,对超高建筑的规划管控动作很早就开始了。去年4月,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内容明确,即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各地因特殊情况确需建设的,应进行消防、抗震、节能等专项论证和严格审查,审查通过的还需上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复核,未通过论证、审查或复核的不得建设。彼时,新建500米以上的建筑还留有一些可能性。
直至今年7月初,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要求严把超高层建筑审查关。其中,对100米以上建筑应严格执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与城市规模、空间尺度相适宜,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确需建设的,要结合消防等专题论证进行建筑方案审查,并报住建部备案;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10月26日的最新《通知》再次明确,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今年9月底,住建部副部长黄艳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上称,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超高层建筑数量最多和增长最快的国家,有6座建筑入选全球十大最高建筑。同时,据初步统计,2018年至今,全国在建、拟建的超过250米的建筑多达166处。
黄艳表示,这存在诸多问题,如成本问题、能耗问题、安全问题、环境问题,背离了新发展理念,需要从源头加强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