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是谁说,错过了桃花,就错过了季节……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文/翟慎晔
01
桃花岛采风散记
每次去沂源,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儿的景色,也不是那儿的桃花,而是那一方水土和生活在那方土地上的人。
四月中旬,桃花开盛的时节,应《国际文学社》社长泉霞姐之邀,与来自省内的部分作家、书画家、诗人一同走进“桃花岛”,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采风活动。
四月里的沂源,漫山遍野,花海扬波,皆是怒放着的桃花。
汇泉桃花岛,位于沂河源头第一村龙子峪村,距沂源县城30公里。对于去过西藏,看过雪山脚下仙气十足的林芝桃花的泥土来讲,岛上被人工修剪过桃枝的桃花,算不得夭夭,可是,这儿的岛主董方军主席,却是一位比桃花耀眼,比金庸笔下黄药师黄老邪还要厉害多多的传奇人物。
董方军,山东省政协常委、东方汇泉集团董事局主席、北京东方君公益基金会会长、国际文学社名誉社长。1972的他,是桃花岛龙子峪村土生土长的沂源人。
为改变家乡面貌,董方军投资2000万元在龙子峪村承包荒山坡地300亩,并将水库周边近百亩半岛型山地桃园建成了“桃花岛”。以花为媒,在岛上连续承办了24届桃花节;为省内外来的作家、书画家们,组织了一场又一场采风笔会,用文化来振兴乡村,改变乡村、活化乡村,造福家乡父老。

因同事老家徐家庄乡邢家村,之前,曾跟着他来过桃花岛,对这儿的一切,并不陌生。
活动仪式进行完后,与淄博同去的作家、诗人前去赏花拍照。由于沂源是山东省海拔最高的一个县,这儿的桃花要比其它地方的桃花开的晚。
行走在桃林,想起唐朝诗人崔护的七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座谈会上,董方军主席向大家介绍了他的成长历程,他今天做这些事是为了什么?他说他不会说话,就是和大家随便聊聊,想到哪说哪。
董方军说,他高中没毕业,就到乡税务所当了协税员,后来就想自己干点事。1992年,20岁的他丢弃“铁饭碗”,辞去公职走上创业路。
一场车祸,让侥幸活了下来的董方军,失去了一条腿。他说,那时候,他最大的幸福就是能从病榻上站起来!那一年,他27岁。
后来,他不但站起来了,还打造起了他的钢铁王国。他说,在创业的那些年里,他深深体会到知知识对于一个企业,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所以,他始终处在一种求知状态中。如今的他,通过努力,已取得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北京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和中国特华博士后学位,且在学术研究领域,术业有专攻。

董方军的创业故事和他的人格魅力,无不打动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董方军说,这些年,他捐助于公益慈善的资金已经达到2000多万元人民币。不在他有没有钱,能把公益做到如此境界的人,确实令人敬慕。
2017年5月30日,由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夫妇发起的“捐赠誓言(Giving Pledge)”项目公布了全球14位最新加入这一慈善行动的重磅名单。在这一名单中,董方军排名第四。
为期两天的采风活动是短暂的,而从董方军主席身上所学到的勤奋立志,追求卓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是永恒的。
正如活动结束时,《国际文学社》社长、山东美女作家泉霞姐说的那样:经过两天的“桃花岛”采风,大家观赏了桃花岛万亩桃林,与龙子峪村民们进行了联欢活动,参观了桃花岛砚台展馆,游览了桃花岛整个景区,在下午的座谈会上,又听取了董方军主席介绍了他的成长经历、创业历程以及他的艺术活化乡村展望,让在场的我们,都为之感动!
最后,泉霞姐说,本次采风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感谢董方军主席为我们提供活动赞助与支持,让我们再一次向董方军主席致以崇高的敬意!
国际文学社桃花岛采风部分合影

(以上图片,部分来自桃花岛采风微信圈,感谢分享感恩遇见!)
02
桃花小镇,偶遇幸福小大姐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沂源人的淳厚质朴,地球人都知道,是出了名的好。
2012年冬天,去徐家庄乡邢家村同事家。由于早上走的早,没来得及吃早饭,待赶到徐家庄乡时,还不到七点,想到镇子上先找个吃早饭的地方。没成想,从镇子这头跑到那头,居然没有一家买早点的。
看到路边有家小超市开着门,便停下车子走了进去。店主正在后院劈柴。见我们进来,他赶忙迎了出来。我问他家里可有吃的?他说,有方便面。再问有开水吗?他说得现烧。他大概是看见我在一个劲跺脚,就把我给让进了里屋,说是屋里的炉子刚生好,暖和。
走进里屋,也就是主人家的卧室,发现床上还睡着一个人。大概是听到了我们的谈话声,床上的女人被惊醒了起来。
女人起床后,只简单地洗刷了一下,就像老熟人似地坐下来与我闲聊。
女人很健谈,也很简单,她对于我们这些陌生人,似乎一点戒备都没有。她跟我说她的老公,她在外工作的儿子,说她家的宝贝石头“泰山石”,一块能值多少多少钱。
我说“姐啊,你不怕我们打劫?”她说:“你们可不像打劫的,一看就知道。”
我对一同去的同伴说:“好多年没有在炉子边上烤花生烤地瓜了,真想在这找找感觉。”
小大姐一听,可高兴了,她孩子似的赶忙去给我拿来带壳的花生,男主人则忙着去烧水泡面。看到他们家地上有大葱,我就说:“能给炒个鸡蛋吗?”男的说:“能,这就去抄。”要知道,他们家可不是开饭馆的。
不一会,男主人就把一大盘葱炒鸡蛋给端进来。还说:“鸡蛋打了三个,不知道够不?”
看得出,两口子都是实在人,待人也很友善,虽说是都属大龙,可看上一点都不像是60岁的人。
我说:“姐啊,你好福气!你看这劈柴、升炉子、搞卫生、做饭的活全都是大哥一个人在做。”
她说:“有啥福啊?他又挣不来钱,城里买不了楼房,也买不了车,儿子结婚买房他也不管,就知道养花弄石头,地里的活路也干不来,整天就守着这个小店”。
男的笑孜孜地说:“在农村,有这么个小店就不错了,有时儿子回来,还给留几个。她就是不知足,老是跟城里人比”。
我说:“你们家这六大间房还是两层的,若是在城里,还不值个几百万啊!”
小大姐说:“那倒是,儿子在济南买了套130平的房子,就100多万。”
我说:“你儿子挺厉害,不靠老子就能买得起100多万的房子。”
她说:“儿子回来说,光交了个首付,剩下的都是去银行贷的款。”
我说:“那也很厉害”。
小大姐说:“大家伙都夸我儿子优秀,素质高。他到银行去领钱,人家给他弄错了,多给了8000块,他接着就退还给人家了,回家后也不跟我们说,直到银行的人找上门来送锦旗,我和他爷才知道。”可以想象,爹娘都这般待人,儿子一定不会差到哪儿去。
因为是去参加同事家老人的葬礼,得等到上午九点才能过去,也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坐下来和小大姐两口子闲拉呱。知道了,男的当过兵,女的当年在镇上的供销社当营业员。这在当时,在偏僻的沂源老区,是很令人羡慕的。所以,已是60多岁的小大姐,还像小姑娘似的有资本有底气地被她家男人宠着。
当聊到她年轻的时候,小大姐高兴地去楼上拿相框,让我看她年轻时的老照片。当年的她,确实很靓。用男人的话讲:“你嫂子就爱听别人夸她年轻时漂亮,她这辈子,就没操过心,尽享清福!”
那次,从沂源回来,一直都觉得不可思议。彼此陌生的他们和彼此陌生的我们,居然能坐下来,守着他们家炉子,像庄邻乡亲一样地闲聊了两个来小时。
走时,两口子站在门口送我们,车子驶出好远,他们还站在原地。
(遗憾的是,当时没有留下照片。现在很想再去看看这俩口子,不知道还能不能在镇子上找到他们?)
是谁说,错过了桃花,就错过了季节……四年前的2014年春天,到当代保尔朱彦夫老家西里看桃花。那一年,泥土没有错过桃花,也没有错过季节!
03
走进沂源西里,醉看桃花盛开
记不得是谁过:错过了桃花,就错过了季节。
2014年清明前夕,有幸参加了淄博日报“与你有约”大型文学采风“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来自全市的部分作家作家、书画家、诗人、编辑,一同踏着春天的音符,走进沂源西里。
沂源县西里镇,是鲁中腹地山水最原生态秀地,“中华寿桃”之乡,也是当代中国保尔朱彦夫的故乡。从西里镇张家泉村走出来的朱彦夫,是那个春天首位荣获全国“时代楷模”称号的人物,其英雄事迹,也像春天的花儿一样,遍布神州大地。
尽管在好多年前,就聆听过朱彦夫的事迹报告,拜读过他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他不凡的人生经历,不屈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令人肃然起敬,深受鼓舞。但真正走进英雄的故乡,于我是第一次。
在张家泉村参观完朱彦夫事迹展后,我们来到与张家泉村山水相连的涌泉村。一下车,就听当地老乡讲,今年春暖,桃花开的早,清明不到,满山坡的桃花便开了。
在英雄故里,看漫山红遍,春的气息,令人心旌摇荡。微风吹拂,枝条摇曳,争相怒放的花朵,妖艳多姿。粉色的花团,温暖着山间,温暖着我们这些前来探春人的梦。满目的桃红,延绵其外的绰影浮光,晕染着连绵的群山。沿坡而上,放眼远望,云霞满天,山色烂漫。置身花海,倾听花开的声音,感受着生命的热烈,突然感觉到自己久违了自然,有一种心如清风的爽意!
说实话,之前,因了桃花的浓艳与妖娆,也因了她那溢满美丽的哀怨和伤春的愁绪,一直不太喜欢走近她,总觉得她像那着了浓妆的女子,太过妩媚,太过妖气。没想到,在沂源西里,会被艳红的桃花醉晕,醉晕在落英纷飞的万花丛中……

花海中,只顾沉醉,忙于拍照,不觉间,被队伍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也好,走哪都是为了看桃花,不如就此停下来,慢漫欣赏。于是,把相机焦距拉近,细观桃花朵朵,近看美女灿若桃红,忽然记起《诗经》里古人吟唱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经典诗句。
行走在山间,犹如行走在花海世界,行走的足下,了无牵绊,处处是新桃散发出的温暖气息。坐下来,闭目凝神,静静地体味生命的壮丽,风吹走了尘埃,睁开眼,看到的是原本的天空。
下山路上,远远地看到有一挎篮子的村姑,由山道的尽头走来……
那画面让我觉得既熟悉又遥远。
泥土本该是那山道上走来的村姑,父辈原本把她种植在了山里,命运却把她带进了城里。城市里的喧嚣,自来水的盥洗,把她由原本的村姑蜕变成了今天的泥土。
见大姐过来,我赶忙迎上前去搭讪,知道她要去对过的山头给桃树授粉。大姐人很热情,也很健谈,不等我多问,她便主动地向我介绍起她家的桃园。
她那一口浓浓的沂源话与她那张典型的沂源人的脸,让我觉得很亲切很友善。
接过大姐手中盛满桃花的篮子,走在乡间路上,努力地想找回一点童年时挎着篮子在故乡山道上走过的那份感觉。然而,韶华远去,年少不再,逝去的岁月不能重来。
走在前面的美女水凝,回头看到大姐那满满一篮子的桃花,眉眼放光,心生欢喜。如我一样,也接过大姐手中的篮子,在山道上找感觉。
憨厚淳朴的沂源大姐,看到美女更是高兴,这一高兴,送了水凝足足小半塑料袋子桃花。
回城路上,我在想,四月里的西里,留给我太多美好,不仅仅是怒放的桃花,还有那山,那人,那一方水土。
我也想对自己说:这个春天,泥土没有错过桃花,也没有错过季节。

翟慎晔,网络笔名一一静卧泥土,农工党员,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家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淄博晚报》专栏作家。现任淄博市现代诗歌学会副主席,淄博市青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淄博医药》编辑。文章散见各类报刊及杂志,编辑出版护士文集《天使心语》、散文随笔《爱在永远》。
往期回放
四月,记忆与读书有关的碎片
博文‖不老的朋友
阳春三月徽州行
胡言乱语,随性而发
清明断章
又是一年,杏花满山
杂乱无章的文字
去吴哥感受岁月
流淌着的琅勃拉邦
尘世之外,佛国色达
雪域高原,梦幻西藏
也说电影《冈仁波齐》
电影《七十七天》观后感
由“医生抢救时剪坏病人衣服遭索赔”想到的
由《托人看病要注意的那些基本礼仪》一文想到的
为什么受辱挨打的总是我们的年轻护士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