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预习笔记?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表现
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发现稻谷
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
3、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4、概况
(1)原始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石刀 石斧 石犁 耒耜
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作物种类:水稻和粟
生活方式: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2)商周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作物种类: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5、农业发展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2)汉朝: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1)耕作方法:
①垄作法(春秋战国)
②代田法(西汉)
(2)耕作技术:
①西汉发明播种用的耧车
②魏晋南北朝采用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和耕耙技术(南方水田)
(3)耕作制度:
①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
②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灌溉的发展:
①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
②灌溉工具:翻车(曹魏时期)、筒车(唐朝)、水力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分封制与井田制
2、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
(1)生产力: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生产关系: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如鲁国的初税亩、商鞅变法等
2、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
(1)生产方式: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2)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1)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2)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3)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承担沉重的徭役,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历程
(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地位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4、表现
(1)冶金业
①冶铜技术: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②冶炼钢铁技术: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这一领域众多的发明创造,如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2)制瓷业
①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②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④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⑤宋朝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
⑥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3)丝织业
①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②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③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④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⑤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⑥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⑦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延伸阅读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阶段特征?
▲形成和发展历程
1、新航路开辟——雏形开始出现
①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②过程
③影响
A、对世界
a、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b、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B、对欧洲
a、引发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早期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扩张
3、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确立
时间 特点 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交通工具的革新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c60d-19c中期 手工工场工匠技术积累 工厂 火车、轮船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c中后期-19c末20c初 科学理论与技术相结合 垄断组织 汽车、飞机
▲形成途径——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和扩张
历史必修二有几个单元?
历史必修二有八个单元。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生活建设,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高一历史必修二重点大题?
中国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政策。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影响。
汉武帝盐铁官营的原因,意义。
近代民族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特征,原因,就是导语那页有,从洋务运动开始。
洋务运动的内容,意义,失败的原因等等。
币制改革。
新中国建立后发展的几个阶段性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所有权的变化。
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内容,意义。
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罗斯福新政。
经济危机的影响,及各国应对措施。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国有化,福利社会。
美国崛起的原因,从没有经过封建社会开始。
欧洲一体化的过程,原因,意义。
区域经济体的建立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意义。
高中历史必修二有哪些概念?
主要讲的是经济史 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再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注意的曲折发展然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中的重点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剩下来的就是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重点)
历史必修二一共多少课?
一共 24课。
历史必修二目录人教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5课开辟新航路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