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真惬所遇赏心知有余是唐诗集联,上面的字是我爸去世前两年写的,舒同体。
那时候我回去不多,所以关于这幅字仍有一些不清楚的地方。先从清楚地说起吧。蕴真惬所遇出自杜甫诗《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
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直白的解读是蕴含的真让人为所遇而惬,大美于斯,大美于内。更常和这句集联的是振藻若有神。比如下面贴图的这幅。
赏心知有余,应该是说能为所遇而惬,知足了,别无所求。宋人沈辽《禅老阁》诗:“赏心不期侈,澹泊自有馀。”清张麟书 《早梅》诗:“赏心不待花如雪,好在寒冰未解时。”更广为所知的是汤显祖的《牡丹亭》游园惊梦,黛玉特喜欢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可为赏心注解。
还有一字之别,赏心如有馀的说法,好像更多。差别不大,但感觉知有余更有味道,耐品味。
我爸在两句之前,加了四个字,以前我以为是子贡,后来觉得是子贞,但都另有疑惑。子贡告曰是典型的论语体,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这个子贡就是大名鼎鼎的卫国端木赐。但集联是唐诗,子贡应该告不着,隔着千年。
这么说来,应该是子贞。谁是子贞呢?
我爸学的舒同,就是毛泽东誉为“马背书法家”的党内一支笔,原山东省委书记,第一任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自述立“七分半”字体。这个“七分半”,可以说是舒体字的精华,既结体上楷、行、草、篆、隶五体各取一分,风格上颜、柳各取一分,何绍基取半分,合称“七分半”。
而何绍基,他的字就是子贞,这是我爸常提的一个大家,湖南道州人,清朝著名书法家,诗人,做过四川学政,相当于主管教育的副省长。我最早了解何绍基是在成都,他为杜甫草堂撰了一副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上联写杜甫寓居于浣花溪边,风光明媚,环境幽美。下联则借杜甫与高适唱和诗《人日寄杜二拾遗》及《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的典故,表达对前贤的景仰与追思。而联中以“公”与“我”相对,并用“归来”二字,乃是何绍基以继承杜甫自许,豪气万丈、语意含蓄。此联一出,曾引起文人墨客仿效,于每年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老的传统节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正月初七)云集草堂,挥毫吟诗,凭吊诗圣,传为佳话。
背后还有背后,据说何绍基得此神来之联句,非常得意,特意不坐高铁坐慢车,扣准初七人日到草堂应时应景,心机男啊。
拉回正题,这是何绍基的条幅,恢宏大气。
这么推想,我爸写的应该是“子贞告曰 蕴真惬所遇 赏心知有余”。淡泊明志,自洽自足之外,别有高山流水的意味,是给知音,更是给自己,我很喜欢,遗憾的是没有当面聊过,也就永远遗憾下去了……
(时间关系,也许以后会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