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歌摇篮曲教学过程分析 东北民歌摇篮曲教学过程视频

东北民歌摇篮曲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创设情境

教师:欢迎大家来到肖老师的音乐课堂,我来自东北。东北四季分明,夏天“贼啦热”,冬天“嘎嘎冷”,东北的音乐像东北的天气-样火爆干脆。不同地域的音乐往往有不同的特点,就像《茉莉花》,在江南和东北就里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质。

(教师演唱两首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学生通过对比感受风格差异)

教师:但是,有一种音乐体裁能让爽朗的东北人温柔并安静下来。

(教师演唱东北民歌《摇篮曲》)

教师:你们说说这首歌曲适合在什么情境下演唱?学生:小宝宝睡觉,夜晚。

教师:是的,这就是爸爸妈妈哄小宝宝睡觉时唱的《摇篮曲》。

(教师再次演唱东北民歌《据篮曲》,让学生们感受摇篮曲的风格)

2.相关音乐作品拓展

教师:东北的报篮是用绳子拴在房梁上,被称为东北一大怪——一“养个孩子吊起来”

我师。同学们,你们会用什么动作推动这样的摇篮呢?

(教师带领学生用动作体会摇篮推过去和汤回来的感觉)

教师:妈妈就这样轻轻推动摇篮,口中哼唱着小.曲,小宝宝在摆动的摇篮里甜甜地睡着了。

教师:摇篮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被世界各国的作曲家们所喜爱,并创作了许多经久流传的摇篮曲,上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两首作品。

(聆听舒伯特与勃拉姆斯创作的《摇篮曲》,拓展摇篮曲体裁的相关音乐作品)

设计意图:引情人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了解摇篮曲风格及体裁。

二、聆听感受歌曲

1.揭示课题

教师:谁来说一说,摇篮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温暖、柔和、安宁)

教师:摇篮曲也叫作催眠曲,它旋律柔和、平静,节奏如摇篮般摆动。多选用6/8、4/4

3/4拍。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由中国作曲家创作的6/8拍的摇篮曲。你们还记得6/8拍的强弱规律吗?

(教师用动作表现强弱弱次强弱弱,并模仿推摇篮的动作)

教师:下面,我们就用6/8拍强弱规律来体验这首中国的《摇篮曲》。

(教师带领学生完整欣赏歌曲范唱并感受6/8拍韵律)

设计意图:体验6/8拍的强弱规律, 结合节拍韵律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2.节奏练习

(1)打击乐器参与活动

教师:请大家仔细聆听,乐曲强拍出现的地方是由什么小型打击乐器演奏的?

(三角铁)

教师:清脆绵长的三角铁音色为我们的伴奏增添了色彩,想象你的手中也拿起三角铁。

(学生模仿三角铁的演奏姿势,教师哼唱乐曲旋律并带领学生“徒手”演奏)

教师:有哪位同学能代替老师来试- – 试?(教师的示范转化成学生带领)

设计意图:以听觉为先导,激发学习兴趣,加深记忆歌曲旋律。

(2)琵琶参与活动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歌曲前奏的结尾处,还有一种乐器的音色,我们一起来听听,你们是否能听辨出这件乐器是什么? (琵琶)

教师:琵琶是中国乐器的皇后,既能演奏雄壮恢宏的《十面埋伏》,也能弹奏温婉柔美的《春江花月夜》。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琵琶轮指的音色。琵琶最具代表性的演奏技法是弹和挑,在古代这两个动作叫作“枇”和“杷”,琵琶因这两个动作而得名。

教师:老师现在用琵琶这两种演奏技法来演奏《摇篮曲》,请同学们在听到轮指的声音时晃动你们的小手。

教师:我们随着歌曲伴奏一起来数一数轮指一共出现了几次?

(教师用琵琶演奏完整曲谱,演奏第一乐段时要求学生边听边看并用晃手动作表示轮指的位置,演奏第二乐段时要求学生闭眼聆听,用动作寻找轮指的位置)

教师:轮指一共出现了六次,这首歌曲也是由六个乐句和一个结束乐句构成的。

设计意图:从听觉人手,引导学生划分乐句,进-步熟悉歌曲,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三、新课教学

1.曲谱教学

教师:老师带了一件神奇的小乐器,它叫八音颗铃。一起来听听它的声音。

(教师用八音颗铃演奏上行和下行音阶,学生聆听音高并感受其音色特点)

教师:今天老师就选用其中的几个音,来为演唱伴奏。

(教师演唱歌曲旋律,在每个乐句结尾处加入相应的八音颗铃伴奏)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唱出这几个八音颗铃的音名。(教师唱旋律并敲击八音颗铃,学生唱出八音颗铃的音名)

教师:请一个同学来演奏八音颗铃,其他同学跟随老师轻唱歌曲旋律。

教师:老师想再邀请一名同学演奏,把刚刚演唱的旋律藏在竖笛中,看看在竖笛的伴奏下,大家能否准确找到八音颗铃的位置。

(出示曲谱,学生随钢琴伴奏完整演唱曲谱)

设计意图:借用八音颗铃进一步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不断变化的活动中熟悉歌曲旋律。

2.歌词教学

教师:同学们,如此动听的旋律,其歌词又会表现什么内容呢?下面,老师为大家演唱歌曲,请大家仔细聆听。

(学生聆听,之后谈听到的内容,教师逐句教唱歌曲)

教师:请大家试着随老师的伴奏填唱歌词。

教师:大家在伴随演唱的过程中觉得哪句有些困难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教唱并进行歌唱技能的指导)

教师:让我们一起伴随音乐用歌声表现月色下妈妈哄小宝宝睡觉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能否达到课标中的要求,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引导学生能够用音乐表达个人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

四、课堂小结

教师:摇篮是我们最早感受父母关爱的地方,爸爸妈妈更希望当你们离开摇篮、渐行渐远之时,这份爱依旧延绵不断。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爱都是为了相聚,但唯有父母的爱最终是为了分离,这份为了分离的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今天,我们学唱了一首《摇篮曲》,让我们把爱融进歌声里,将我们甜美的歌声,献给亲爱的爸爸妈妈和所有爱我们的人!

延伸阅读

什么是摇篮曲?

《摇篮曲》,这首常用于小提琴独奏的《摇篮曲》,原是一首通俗歌曲,作于1868年。相传作者为祝贺法柏夫人次子的出生,作了这首平易可亲、感情真挚的摇篮曲送给她。法柏夫人是维也纳著名的歌唱家,1859年勃拉姆斯在汉堡时,曾听过她演唱的一首鲍曼的圆舞曲,当时勃拉姆斯深深地被她优美的歌声所感动,后来就利用那首圆舞曲的曲调,加以切分音的变化,作为这首《摇篮曲》的伴奏,仿佛是母亲在轻拍着宝宝入睡。

原曲的歌词为“安睡安睡,乖乖在这里睡,小床满插玫瑰,香风吹入萝里,蚊蝇寂无声,宝宝睡得甜蜜,愿你舒舒服服睡到太阳升起。”那恬静、优美的旋律本身就是一首抒情诗(片段1)。后人曾将这首歌曲改编为轻音乐,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就像一首民谣那样深入人心。

小班健康怎样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不蒙头、不趴睡;

  2、使幼儿能区分不同的音乐情绪,在音乐中入睡和起床;

  3、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主动、愉快入睡。

  【活动准备】

  1、用及时贴自制七色花若干;

  2、录音机,优美舒缓及活泼的磁带各一盘。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出示七色花)师:小朋友,这是什么花?(引导幼儿认识七种颜色,说出名称”七色花”)知道是从哪来的吗?(孩子们讨论)

  小结:告诉小朋友一个秘密,这是小仙女送给咱班甜甜小朋友的七色花,(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因为呀,甜甜午睡可好了。小仙女就悄悄地送给了她一朵七色花。

  2、提出午睡要求:

  (1)小朋友要把小鞋分清左右整齐地放在活动室里;

  (2)躺好后,自己盖好小被子,把胳膊放在被子外面,千万别蒙着头睡。也不能趴着睡;

  (3)只要小朋友不讲话,不玩别的东西,闭上眼睛听着音乐一会儿就睡着了。

  3、播放《摇篮曲》声音由大到小直至消失,教师指导幼儿入睡。

  师: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睁着眼睛。那样,小仙女就不会来了。只有等小朋友都睡着了以后,(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小仙女才会悄悄地把美丽的七色花放在小朋友的枕头底下。

  4、教师扮做”小仙女”将七色花放在午睡好的幼儿枕头下。

  5、播放欢快音乐,声音由小到大,幼儿陆陆续续起床。

  6、寻找七色花:师:小朋友找找看,小仙女送给你七色花了吗?(孩子们在枕头下找到了美丽的七色花,互相观看,欢呼,高兴极了)

  活动总结:

  小班的孩子午睡习惯基本没有形成,教师及时捕捉到了这一教育契机。本次活动中,教师针对小班孩子比较天真幼稚的特点,设计了”小仙女送花”来引导孩子主动午睡。入睡前后不同音乐的运用,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衔接自然,恰倒好处。孩子们在音乐中入睡和醒来,区分不同音乐的情绪,培养了初步欣赏音乐的能力。

勃拉姆斯摇篮曲曲式分析?

勃拉姆斯是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他的《摇篮曲》,常用于小提琴独奏,描绘一种夜色朦胧的景象。曲子为单二部曲式,从和声风格上看,属于典型的功能性的古典和声风格。这首作品以调性主音为中心,将和声音响从纵向与横向上加以有序化组织。这首作品正是功能和声的一个典范。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勾画了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词义。

摇篮曲演唱形式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伴奏中往往模仿摇篮摆动的律动。由于摇篮曲和船歌的节奏很接近,又都具有抒情歌唱性的旋律和安静药气氛,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所以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在他的《家庭交响曲》的摇篮曲中,采用了门德尔松的《船歌》旋律。

摇篮曲有它的自身特点,它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安宁、亲切、温存、抚爱、真挚的特点;曲调抒情、优美、静谧;旋律比较平稳,音域适中,不用过高过低的音,起伏不大;节拍形式多为2/4、4/4、6/8等复拍子,也有3/4拍子的,节奏、拍节不强调重音,但律动整齐,以适应表现摇篮徐缓、摇曳的特点。速度缓慢,大多是行板(Andante);力度较弱,一般不超过中强(mf);调式一般用明朗的大调式;演出形式一般为女声独唱。为了表现这种较为安宁的情绪,它们的和声编配都比较简练,轻柔的琶音和富有摇摆感的伴奏音型贯穿全曲,产生了摇篮有节奏摆动的感觉。

诗歌摇篮教案开头怎么导入?

师出示摇篮图片,让幼儿用已有的经验说说睡在摇篮的感觉,很多的幼儿都能说出睡在摇篮舒服、温暖的特点,有的幼儿会不自觉地做出一系列身体摇摆的动作,很好地感受到了睡在摇篮里舒服的感觉。

睡在摇篮里软软的`,很舒服,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像摇篮一样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