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泥土的呼吸|文乡枞阳品读分享会成功举办

枞阳是一方文化的沃土,广博,深厚。老巷先生说,我们都是故乡的乌桕树,心型红叶是我们在故乡的微笑。左军先生说,我们都是火,要用我们的热情将故乡的泥土烧制成精美的枞阳陶器!文乡枞阳,一个还很弱小的公众文化平台,立志扎根故乡的泥土,深耕细作,不懈追求;要在承先启后的历史长河里,奋楫扬帆,澎湃激荡,承载起义不容辞的担当,努力发挥应有的作用。2020年12月12日,文乡枞阳“贴近泥土的呼吸”品读分享会在枞阳县(黄镇)图书馆成功举办。平台三十多位作者(读者)朋友从县内外赶来参会;枞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吴正芳,枞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千,枞阳县融媒体中心主任王长学等莅临指导;枞阳县博物馆馆长王乐群,枞阳县图书馆支部书记汪湛,《枞阳杂志》编辑王汉英,《枞阳网》负责人汤文出席会议。
《枞阳杂志》主编钱叶全(老巷)先生因事未能莅临,通过微信发来寄语:老巷寄语
尊敬的文乡作者读者:
因回老家,不能参加文乡沙龙聚会,写几句寄语,见字如面,向大家问好!季节已进入大雪,虽未见今年第一场雪,但仿佛雪花降临,雪的诗意之所以美,正是在于凌寒盛开。文乡一路前行,一路盛开,正是文乡广大作者读者的审美乡愁;对故乡的热爱不一定是高山大川,每个人脚下的一寸土地都是热爱故乡的脚印,文乡平台虽小,但就是每位热爱故乡赤子脚下的那一寸土地。你们的每一份努力,你们在枞阳山川的每一处脚印,你们呕心沥血的每一首诗,每一篇文章,每一张图片,每一个文创以及乡音广播台的四海传播,都是“寸草心”。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但文乡的情怀及乡愁凝集效应,枞阳人是看得清楚的。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文乡的广大作者读者之所以不懈努力,就是因为平台之后的每位枞阳人内心的文化信仰与文化赋能。平台的作用非常大,既是科技的产物,又是乡愁文化实现的空间,文乡平台的聚合效应正是这两种功能实现的结果。我们乡愁情感的审美表达能顺利实现,当然感谢文乡平台,当然也感谢信息革命的伟大时代。由于办杂志的关系,在与文乡平台的多次合作中,得到了文乡作者的大力支持,文乡作者的很多优秀文章转化成杂志的智库资源和文学资源,为此,借这次沙龙机会,向文乡平台的广大作者读者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都是故乡的乌桕树,很卑微,但心型红叶是我们在故乡的微笑,足够。一个文化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艰辛的,平台的前行任何时候都依赖于文乡作者读者的支持,你们是“江河的声音”,更是“文化的声音”。希望文乡同仁坚持文化自信,配合主旋律声音,进一步释放平台的生机与活力,建议在子平台的培育,市场机制的培育,文化产业的培育,网红力量的培育,承担政府购买服务,文化创意的资源整合上,再迈出新的步伐。如可能的话,建议当前整合网红资源,争取浮山开发办赞助,以“浮山印象”征文为主题,开展全国网红写浮山活动,并争取结集出版和多平台联动,掀起浮山旅游网红热和打卡热。以上初浅建议,是我的“生腐突炉子锅”,算是下雪天敬大家一杯酒,我先干!哈哈~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疏利民先生快递40本图书《阳光的角落》(作者:疏天然)、30本杂志《知足堂》,并汇款1500元捐助文乡枞阳。
疏仁志先生是文乡群资深乡亲,他热心文乡各项公益活动,积极转发分享平台作品,群内交流活跃。这次,他专门定制了200顶采风帽,捐赠给文乡平台:
品读分享会以沙龙的形式举办,着力营造轻松和谐温馨的氛围,大家共同的感受是:“文乡如家,文乡枞阳公众平台就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到场的领导、嘉宾和文友们都以热情质朴而又真诚的话语,或诵读或祝福或发表创作感言或对平台发展建言献策。未能亲临会场的文乡乡亲,也纷纷通过文乡群互动,在线上参与盛会(线上互动贺诗将以“文乡赛诗会”的形式另文发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分享会圆满成功!
副县长吴正芳寄语文乡平台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千寄语文乡平台
县融媒体中心主任王长学寄语文乡平台
县博物馆馆长王乐群寄语文乡平台
县图书馆支部书记汪湛寄语文乡平台
《枞阳杂志》编辑王汉英寄语文乡平台
《枞阳网》负责人汤文寄语文乡平台
文乡平台资深作者,深受广大读者尊敬和关爱的刘智兰老人,也应邀来到会场。看到自己受文乡平台推荐,发表在《枞阳杂志》上的作品,说起与文乡平台的缘分,刘老非常开心,非常激动:
文乡编委成员发言:
闵纪虎老师谈《极目苍穹》赋创作感言
王坤老师发言:《话说桐城诗派》
陈明华老师发言:《泥土和泥土上的那些根》
方和平老师发言:《潮起当奋楫 风劲好扬帆》
项和桥老师诵读《风雨梧桐叶》
文乡平台主编燕子致辞
与会人员纷纷话乡情,谈感受:
左军先生:虽是冬天,可一点儿不冷。大家济济一堂,带着如火的热情!农民诗人王谷丰是火,“文乡枞阳”编委们是火……众多的火在这儿燃烧起来,还冷吗?燕编是旗帜,更是火!“贴近泥土的呼吸”,多好的主题!让我们做燧人氏、神农氏,用我们的火去烧制枞阳精美的陶器!
鲍国兴先生:今天我很高兴,首次参加《文乡枞阳》举办的“贴近泥土的呼吸”品读分享会。在这里见到了枞阳各界文化名人,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此向大家致以感谢与敬意!并祝愿《文乡枞阳》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红遍天下,更愿文乡高人韵士妙笔生花,创作愉快!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浮山采风!
王谷丰先生:参加文乡枞阳举办的“亲近泥土的呼吸”品读分享会,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此向各位问好!我是一个农民诗人,是从文乡枞阳这个平台走出去的。我为我生在诗人之窟、文山浮山和桐城派的故乡而自豪。祝品读分享会圆满成功!祝文乡枞阳越办越好,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胡昌奇先生:我是一名游离家乡的枞阳破罡人,作为文乡枞阳的热心读者,今天怀着虔诚和崇敬之心从苏南专程回来参加此次品读分享会。仰慕文乡,敬于文华,各位贤师智敏才丰,文章锦绣,是我学习的榜样。愿在文乡枞阳文风熏陶下,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写作水平,用手中的拙笔把人文丰厚的家乡破罡山水和绚丽多姿的人物风情描画出来,为家乡枞阳的文化发展和文脉传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此衷祝文乡枞阳:英才广出,贤哲频生,文墨飘香,长发其祥!
伍涛先生:非常感谢,非常感恩,非常幸运。这个平台,让我远离故乡的游子,找到了根,找到了精神家园。今后要向群里的老师多学习,多看、多读、多写,争取写出好的作品,来支持文乡枞阳的发展,为枞阳的历史文化传承尽一点微薄之力。谢谢大家!
张雨林先生:十分感谢文乡平台,让我有机会在这大雅之堂发言,有幸见到各位领导和文友们。我是一棵小苗,由高斌先生移栽到文乡枞阳,有幸得到燕子君精心培育,不辞劳苦培土、浇水、施肥,把我培养到铜陵作家协会。进入文乡大家庭,使我晚年生活多姿多彩。感恩文乡,感恩燕子,感恩生命如此不凡,感恩生命如此丰富多彩!感恩一切我要感谢的人!
孙文明先生:很荣幸能参加文乡枞阳“贴近泥土的呼吸”品读分享会,感恩遇见优秀的你们!我来自雨坛镇,一个做小本生意的人。此时,以读者的身份坐在这里,内心无比激动和温暖。我不是写作者,但我热爱文字,喜欢去感悟,去表达。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平时需要写几篇文章,都是我口述,然后请老师帮忙写出来再修改,最后交给编辑审阅。我从小喜欢读书,但是因健康原因,仅仅只读了几年小学。之后完全靠自学,以及文友们的指教,日积月累,进步也很大。你们平时都叫我孙总或孙老师,好感动!在此,我以赤诚的心,感谢大家!特别要感谢的是文乡枞阳平台,给了我一个知识空间,让我认识了许多文友,学到了不少知识。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热爱文乡,多读文乡平台的文章,多分享转发。最后,祝文乡平台越办越好,祝大家工作顺利,家庭和睦。感恩遇见!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张寅先生(右):尊敬的《文乡枞阳》编辑老师,各位文友们好!我叫张寅,喜欢写写画画,从2015年开始写文字至今,码字达九十多万,计三百多篇。由于我文化水平有限,写出的文章过于朴实!去年6月份,我第一次投稿给《文乡枞阳》平台,发现平台编辑老师认真负责,将我写的文字编辑得非常精彩。所以,才一年多时间,我在《文乡枞阳》平台已经发表29篇文字。在此,感谢《文乡枞阳》各位编辑老师!衷心祝愿《文乡枞阳》越办越好!祝各位编辑老师幸福快乐!万事如意!
疏仁志先生: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品读会,本人由于对文化的热爱,才走进了《文乡枞阳》这个文学的殿堂。当然要感谢我们乡长同志辛勤的付出一一白天上班忙里忙外,晚上编文默默无闻,辛苦了自己受益了别人。在各位贤师文化的熏陶下,我懂得了只有学习才能进步、只有学习才能发展的道理。祝愿我们的《文乡枞阳》能够走出枞阳,冲出安徽,面向全国,成为媒体中的佼佼者!谢谢大家!
疏胜祥先生:“文乡枞阳”公众号办得好,表现在形式、质量、风格等方面。今天品读会的主题定位非常精准,“贴近泥土的呼吸”精准地定位了枞阳文化根植于这块深厚的乡土,同时也彰显了我们的文学营养来源于民众。历史上从枞阳这块厚土走出去的许多文化大师,奠定了“桐城派文化”的基础,让桐城派文化成了明清两个朝代280多年的主流文化,近现代枞阳许多优秀儿女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生为枞阳子民,文乡后生,要坚持文化自信,讲好枞阳故事,讲好自己故事,讲好时代故事。祝“文乡枞阳”越办越好!
束仁义先生:我是铁铜乡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始终是文艺爱好者,在七八十年代发表了一些作品,搁笔多年。去年8月我第一次踏上宝岛台湾,深为众多美景而感染,对至今未被统一的这块山水而遗憾!这天我游高雄“恳丁”小镇,发现在大陆游客如潮的游览车上,居然明目张胆地张贴着巨幅标语“妄议武统 驱逐出境”,我顿觉台独太猖狂,在这“绿油油”的城市,一面赚大陆钱一面以武拒统。祖国一定要统一的信念,激发了我重新创作的欲望。一篇《从江洲到宝岛》的游记就这样写成了。国家在加速统一进程,到那天我希望没去过台湾的文友,持身份证到宝岛去旅游,我给大家当向导。
吴仕钦先生: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文乡枞阳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进来之后,想不到群里人才之丰,人品之淳,学问之深,令我深深佩服,相恨见晚。我的拙文如米小的苔花,在编辑的心中、眼中也是一朵朵牡丹。他们精心打磨,一字之易,通畅贴切,境界顿生。这不仅要有深厚功力,更是要有古道热肠。
群里的读者,虽未谋面,然而,每一篇文章都是心灵的呼唤。他们细心的阅读,热心的转发,每一个数字的增加,都是心跳的延伸。读者精辟的留言给我莫大的鼓舞,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留言也是高超的评语,往往超越了我的作文,更指明我下一篇写作的技巧和方向。
文乡枞阳平台举办此次品读分享会,目的之明确,用心之良苦:团结,传承,提携,提高。缘自对枞阳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自信,缘自对枞阳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担当。相信文乡枞阳会越来越强大,越办越好。
方新政先生:今天参加品读会,心情非常激动。与“文乡”结缘,是在今年疫情期间,试着向文乡平台投篇小文,就受到燕子编辑的厚爱,很快刊发。从此就经常关注“文乡”,才知道“文乡”是藏龙卧虎之地,是大师的文字充实了我的内心,是文乡平台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这个资历非常浅的文乡人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感谢文乡平台!感谢辛勤耕耘的燕编及众位文友们!祝愿文乡平台越办越红火!祝愿我们随着文乡平台一路成长,一路花开!
钱闻萍先生:我平生无其它爱好,不喜欢钓鱼、打牌,独喜写作和摄影,几十年来,也写了点文字。与文乡接触是缘分,2016年我在六尺巷平台上认识了燕子,后来有了《文乡枞阳》平台后,我便投入到了属于自己的这片净土,尽自己最大努力同各位老师一道辛勤地耕耘,很乐观,很有成就感,也很有幸福感。今后我还将不遗余力,以《文乡枞阳》为阵地,筑建我的文学梦,为繁荣家乡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祝《文乡枞阳》越办越好,祝各位老师华章迭出,祝家乡文化之花盛开艳丽!
江道雁女士(右):年年双十二,今又双十二,不去淘某宝,不去唯某会,独来文乡大家庭,沐文化的春风,享泥土的呼吸,受诸师之教诲,岂不快哉!
胡德华女士(右):我没有发言的资格,也没有发言的勇气。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参加文乡枞阳《贴近泥土的呼吸》品读分享会,心里特别高兴。大会以沙龙的方式,气氛活泼轻松,有家的味道。领导和老师们心灵的沟通,亲切得像久违的朋友。会上发言的大咖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一场别开生面的盛会,让我回味无穷。文乡是知识的殿堂,学习的宝地。感谢燕编带我走上这方神圣又高雅的舞台,认识许多优秀的大咖,除了感谢,就是感恩,谢谢!
高雨寒女士(前排右一):文字是一种无声的交流,素来喜欢文字的我亦随心落笔,静静地把文字写进月光写进眉间,世有千态,心有万言,当时光爬上了掌纹,翻飞在紫陌红尘间,愿把一切美好写进文乡深处。与文乡的缘分多长了?292天,初遇这一怀水墨般的文字,直觉心内空灵静逸,那一篇篇文字魂魄里盈满了江南的风韵,诗意,温暖…
钱忠先生:我叫钱忠,文乡人称“部长”,江湖人称“网红”老师。因时间关系,我讲六个字!“感动”:感动编辑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安一个字,争论几小时;感动作者的大爱,无偿发文,有时还贴钱参加活动;感动开展活动时乡亲们的一呼百应。“感恩”:感恩遇到许多德高望重的老师,感恩读到了让人心动的美文,感恩随团队走过的家乡的山山水水。“惭愧”:作为平台的后勤负责人,我生财无道,理财无方,让平台的作者们都过着苦日子。但我坚信:在领导们的关心下,在文乡人的努力下,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更好的!谢谢大家!
摄影师汪克剑老师在辛勤工作
疏利民先生捐赠的图书疏仁志先生捐赠的采风帽
会后聚餐洪迅土菜馆:情比酒浓,期待再聚!

天气转冷,但文乡的泥土正热!大器正处在凝聚过程中,能不能烧制出精美的作品,需要所有热爱故土的人士积极参与支持!
感 谢
枞阳杂志社
枞阳县(黄镇)图书馆
倾力支持
–END–
来源:文乡枞阳
摄影:汪克剑 钱闻萍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相 关 链 接
先睹为快|《枞阳杂志》2020年第4期(文乡专版)目录文乡盛事|文乡枞阳首届年度美文颁奖盛典隆重举办年度盛典|【直播回放】文乡枞阳成功举办第二届美文评选颁奖典礼文乡年度盛典|【颁奖专题】颁奖会致辞和作者获奖感言文乡年度盛典|【颁奖专题】晒晒大家的获奖证书,看看颁奖词有多美!年度盛典|晒晒文乡颁奖词我和我的祖国|征文评审、颁奖及采风活动纪实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