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的跨学课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材中的教学流程

大气压强的跨学课教学设计?

以下是一份大气压强跨学科教学设计,其中涉及到了地理、物理、化学等多个科目:

主题:大气压强

科目:地理、物理、化学

年级:中学高一年级

时间:3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计量单位、测量仪器和变化规律。

2. 了解气压的作用及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 掌握大小气压高低的关系及其对气候、天气的影响。

4.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实验设计和结果解释等科学思维能力。

课程内容:

1. 什么是大气压强?

2. 大气压强的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

3. 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

4. 气压的作用及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5. 大气压力的高低与气候、天气的关系。

教学活动:

1. 课堂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并通过示范实验进行演示。

2. 运用实验模拟大气压强的变化,观察和记录各种气象现象和气压的变化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3. 独立或小组做大气压力与气候、天气的相关实验,并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过程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归纳和分析。

4. 探究大气压强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例如大气压力对人体呼吸和健康的影响、地形和海拔对高低气压的影响、气压与风力的关系等。

评估方法:

1. 探究性学习任务的成果和展示。

2. 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和解释报告。

3. 参与小组讨论或团队科学探究任务的活动,获得合作和个人表现的评价。

4.管理和监督课堂行为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效率性的评价。

以上是一份针对中学高一年级的大气压强跨学科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使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和探究大气压力的相关概念和现象,并在实验和研究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评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延伸阅读

探究压强步骤?

①将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观察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

②将探头进入盐水中的深度为h,观察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

③比较U形管中液柱高度差的大小,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1)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C;

(2)液体内部压强;液体密度;将探头分别浸入水和浓盐水的相同深度处,观察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为什么要引入压强概念?如何定义?

1.压强的物理意义:引入压强物理量是为了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因为力的作用效果除了与压力有关外,还与受力面积有关.2.压强的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表达式:P=F/S

压强物理讲解?

答案是压强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压强。

压强的定义式P=F/S

1帕斯卡=1牛/平方米

即1Pa=1N/m^2

应用:相同压力时,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如尖锐的东西,压强大。为减小压强,增大面积,如履带、书包带做宽等

拓展:1、兆帕MPa也是压强的单位,“M”是数量级等于10^6。

即1MPa=10^6Pa。

2、压力和压强之间的运算为

F=PS,

1N=1Pa·m^2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