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莉安娜效应?
波丽安娜效应(Pollyanna principle)或积极偏向(positive bias)是一种现象,指普遍人们会对于别人对他们的正面描述表示认同。这种与巴纳姆效应类似。
研究表明,在潜意识层面,人脑会倾向于关注乐观向上的信息,而在意识层面我们却倾向于消极。我们对于这种潜意识里偏向于积极乐观的现象称之为波丽安娜效应。
延伸阅读
波莉安娜主要内容?
波莉安娜是一个11岁的小女孩,母亲早早就去了天国。她和做牧师的父亲生活在一起,非常不幸的是,她的父亲也去了天国。所以,她只好来到很远的波丽姨妈家。
但是,这个富有、独自住着一幢大房子、脾气古怪的波丽姨妈并不欢迎这个外甥女,她甚至都不去车站接波丽安娜,而是派了一个女仆南希前往,以至于小女孩把女仆误认为是姨妈。
小女孩知道后落泪了,但她马上又找到了快乐的理由转而破涕为笑。波丽安娜给这个小镇上的许多许多人讲过她的“快乐理论”,她觉得自己是在玩快乐的游戏。久病在床、厌倦一切的斯诺太太,老汤姆,南希,怪人彭德莱顿,查尔顿医生……这个孩子的“快乐理论”和“快乐游戏”使离婚者不再离婚,使怪人彭德莱顿收养了孤儿吉米,使牧师改变了愚蠢的念头,使这个小镇和这个世界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
当她遭遇车祸躺在病床上时,探望她的人络绎不绝。小镇的女人们谈论波丽安娜的不幸时旁若无人地泪流满面,男人们也在各个角落里为她流泪……
和很多不幸的人一样,11岁的波丽安娜失去了相依为命的父亲,而母亲,则早在她童年时代就已经去世。她只有去投靠唯一的亲人――母亲的妹妹波丽姨妈,一个居住在一幢豪华大屋里的脾气有些怪异的四十岁独身女人。事情还不算太糟糕,波丽安娜发现,其实姨妈只是古板一些、老旧一些,她并不是一个刻薄寡恩的女人,何况大屋里还有慈祥的园丁汤姆大叔和善良的女仆南希。
当牧师的爸爸曾经教会波丽安娜一种 “幸福游戏”,要把生活上痛苦的事都转化成快乐的事,并让身边的人也体会出人生到处充满幸福的真谛,波丽安娜开始行动了:她用自己的快乐去感染身边每一个人,用自己的爱心去关怀亲人和朋友,仿似所有动听的音符都在跳跃,它们终于聚集到了一起,直到有一天,波丽安娜在一次意外中受伤,她的双腿失去了知觉。
波丽安娜故事梗概,作文?
《波莉安娜》是美国作家埃莉诺·霍奇曼·波特写的。作者以十分美妙动听的手法描写了一个身世凄惨的小女孩波莉安娜,她就是此书的主人公。波莉安娜的双亲都在她幼年时去世,她只好住在妇援会里,直到她的姨妈波莉小姐把她接走。可是好运并没有降临在她身上,她在波莉小姐家并不舒服,但她无论遇到什么烦心事都会乐观地去面对,相信你看了也会被感动。
我觉得妇援会的人很善良,但是她们太喜好功名了。她们不把钱用来帮助自己镇上的一个小男孩,而却全汇给印度小男孩。这全是为了功名。她们却不想想,如果她们把外面需要帮助的人都帮助了,但自己镇上却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那不是件很可笑的事吗?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波莉安娜帮助吉米有一个住处的事。她先问自己的波莉姨妈,可波莉小姐不同意。她就又去找妇援会的人,请妇援会的人给他一个住处,可也失败了。最后,又去潘德莱顿先生,虽然一开始也没成功,但最后他也答应了。波莉安娜愿用尽的努力去帮助一个自己刚认识不久、还不熟悉的人呢!要是在现在这种环境下,会有三种人,第一种人比第二种人多,而第三种却比大熊猫还珍贵,而且快绝种了。第一种人是完全被利益所占据,他们会说波莉安娜很傻!第二种人是还有良知的,他们会说波莉安娜是个好人。而第三种人什么也不说,而用自己的行动说明:波莉安娜做到的,我也做到了!说实在,我是第二种人。虽说我平时侠肝义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我还没有像波莉安娜那样。
我认为《波莉安娜》这本书想告诉我们:无论什么事都要乐观面对,但是,记住,首先要做个好人哟!
波丽安娜的作者是谁?
外文名Pollyanna作 者莱顿 (Leighton) 波特 (Potter)波丽安娜》讲述波丽安娜是一个11岁的小女孩,母亲很早就去了天国。她和父亲生活在一起,非常不幸的是,她的父亲也去逝了。所以,她只好来到远方的波丽姨妈家。但是,这个富有、独自住着一幢大房子、脾气古怪的波丽姨妈并不欢迎这个外甥女,她甚至都不去车站接波丽安娜,而是派了一个女仆南希前往,以至于小女孩把女仆误认为是姨妈。小女孩知道后落泪了,但是她马上又找到了快乐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