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写了多少个童话?
安徒生写了一百六十六个童话。
安徒生写的童话有《海的女儿》、《丑小鸭》、《屎壳郎》、《野天鹅》、《夜莺》、《雪人》、《瓶颈》、《拇指姑娘》、《园丁与主人》、《冰雪女皇》、《小猪倌》、《笨蛋杰克》、《豌豆上的公主》《坚定的锡兵》、《肉肠签子汤》、《老爹做的事总是对的》、《飞箱》等。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共由166篇故事组成。该作爱憎分明,热情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的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德;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王公贵族们的愚蠢、无能、贪婪和残暴。
延伸阅读
我读过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有哪个?
安徒生最忧郁的一篇童话:《柳树下的梦》。
我之前写过的一篇书评,刚好回答这个问题。
安徒生童话不只是写给孩子们看的,更是写给成年人看的。
安徒生曾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写一个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因此我也得给他们写一点东西,让他们想想。”
在《海的女儿》里,知道人的高贵在于拥有一个善良而有爱的灵魂;
在《皇帝的新装》里,看到人性中趋炎附势的丑态,也看到赤子之真;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里,既流露对现实的绝望,又满怀对未来的期望……
这些为大多数孩子和大人熟知的童话故事,多创作于安徒生的前半生。
在《安徒生童话(插图本)》 (北京燕山出版社)的序言里提到,安徒生童话创作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40岁前创作的童话浪漫主义色彩浓厚,是“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40~47岁之间的童话开始比较直截的描写现实,出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贫穷窘迫的生活场景;而47岁之后,他的童话变成了“故事”,调子变得低沉忧郁,尽管还保有童话的美丽幻想,但总体是更现实,也更悲观了。
由于安徒生贫困的童年经历以及成年后的自卑孤独,他后期创作的笔调趋向低沉,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在他的创作后期,有一篇童话,我小的时候读过,当时读不懂,但是那种强烈的画面感却总是清晰的停留在记忆中。于是每隔几年翻出来再读一遍,每一回都有不同的感悟。直到最近又重读了一遍,才终于能够理解故事主人公的感情,也终于可以确定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情绪,就是安徒生本人给自己一生所作的注解。
这篇安徒生童话就是:《柳树下的梦》。
1、永远美好的故乡
童话故事发生在一个小花园里,一对青梅竹马的小伙伴身上。
“在这样的一个小花园里,长着一棵接骨木树;在另一个小花园里长着一棵老柳树。”小克努得和小约翰妮从小就喜欢在柳树下玩耍,他们形影不离,父母都是穷苦的人。
安徒生用温柔又细腻的笔触描写着这个却格小城里的景致,明明一切都很普通,却显得处处都很可爱。公园里的那棵老柳树在他的笔下比别的柳树漂亮得多,两个孩子总是坐在它的树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可惜曾经感情真挚的小伙伴,因为各自的家庭和际遇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长大后的克努得,不管如何努力、找寻、追求,他始终只是一个平凡的鞋匠,与成为美丽高贵的歌剧明星的约翰妮只有越来越远的距离。
当他克服自卑、孤注一掷的向约翰妮表白心迹,这位被他爱恋了一生的女孩,终究选择了忘却曾经的纯真,拒绝了他的一片痴心。
被拒绝后的克努得选择了流浪,穷困逼着他艰难维生,而自卑又摧残了他的信念。
最后,克努得的痛苦和绝望终结于异乡的一棵柳树。那棵柳树让他感觉回到了故乡的怀抱:“他在冥冥中感到,柳树在向他垂下叶子。 这树像一个威严的老人,一个“柳树爸爸”,它把它困累了的儿子抱进怀里,把他送回到那有广阔的白色海岸的丹麦祖国去,送到却格去,送到他儿时的花园里去。”
克努得死去了,他得到的天堂不是宗教教义里的那个天堂,迎接他的上帝也不是宗教层面的上帝,他的天堂是故乡,他的上帝是真爱和希望的化身。
故乡在安徒生的笔下,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尽管它并不算特别可爱,但“当你在一个地方真正住惯的时候,你总会发现某些可爱的东西,你就是住在世界上别的最可爱的地方,你也会怀念它的。”
所谓乡愁,如同初恋情结一样,有一种不可解释的神秘魅力。
《柳树下的梦》里那棵河边的老柳树,就这样幻化成了永远美好的故乡,幻化成了美丽的乡愁,飘飘荡荡,无所依靠,无可替代,落叶归根。
这份乡愁寄托着思念,淡化了故事中爱情的痛苦,却给整篇文字都涂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和忧郁。这就是我每回读《柳树下的梦》时,心底泛起来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也许每一个异乡人读起来都会有深刻的体会。
2、姜饼爱人的故事
克努得和约翰妮在童年时期,每年都会在市集的季节,听卖糕人讲姜饼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有魔力的,听了就会扎根在心里。
故事是这样的——
柜台上的两块姜饼,一块是男子的形状,戴着礼帽,一块是女子的形状,戴着一片金叶子。男子左边心脏位置有一颗苦杏仁,而女子全身都是姜饼。他们在柜台上日久天长的待着,慢慢产生了爱情,但是谁也不愿意先说出来。女姜饼觉得男子先说才对,男子则认为得她一定已经知道自己的心意。最后,女姜饼变干了,裂成了两半。
卖糕人将裂成两半的姜饼分别给了克努得和约翰妮,他们舍不得吃掉。他们在柳树下把这个“爱情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最后姜饼被别的孩子吃掉了,但是这个故事一直留在了小克努得和小约翰妮的心中。
爱一个人是要说出来的——这是小克努得从姜饼爱人故事里学到的最深刻的真理。
他一直默默的深爱着约翰妮,从小时候就开始了。直到约翰妮全家搬去了哥本哈根,他们分开了。19岁那年,他到哥本哈根去找约翰妮,重逢的喜悦让他更确信两人之间的感情。而约翰妮为了前程再次离开,两人最后在异国偶然邂逅,克努得始终还是一心一意地爱着约翰妮,不管他身处贫穷还是终于过上了不愁温饱的日子,他的心都没有变过。他以为,约翰妮也是和他一样想的,但是他知道,他不能像姜饼男子那样,即使知道对方也爱自己,也不能把话藏在心里,一定要把爱说出来。
当他真的鼓足勇气向心爱的约翰妮表白的时候,得到的却是淡漠而坚定的拒绝。他眼看着约翰妮与一名富有高贵的男子订婚了,而命运留给他的只有贫穷和低贱。
可怜的克努得最终在贫困和思念中死去,而他在临死前终于懂得了那个姜饼男子的心脏位置为何会有一颗苦杏仁。
姜饼男子心口那颗杏仁的苦味,是一种两难的结局:不把爱说出来,等待他的是无尽的遗憾,而把爱说出来,迎接他的却是断崖式的绝望。
安徒生一辈子没有结婚,他对爱情的感受和理解,比一般人更纯粹。造成他一生孤独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他童年时期贫困生活所造成的深入骨髓的自卑。他就是那个姜饼男子,他也是克努得,现实中的他虽然没有在异国死去,但是他心底那份爱人的赤诚和坦然接受爱情的勇敢,也早早被埋葬在故乡的柳树下了吧。
《柳树下的梦》透露出一种悠远凄凉的美,这种故事里嵌套故事的写法,给这篇忧郁的童话故事建构起如梦似幻的框架,让人读起来像是梦一场,却又真真切切的心疼起来。
当然,不管安徒生作品最后变得如何忧郁都好,不管他在文字里揭露了多少丑陋现实都好,在他一生发表的168篇童话故事里,始终不变的是爱和善良的主题。
希望你满意我的回答。
如果想与我交流更多,欢迎私信我、关注我,以及我的公众号是:半夏微晴的小书房,每周分享至少一本书。
安徒生童话的代表作?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共由166篇故事组成。其中著名的有:《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夜莺》《打火匣》等等。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皇帝的新衣》。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冰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
《安徒生童话》中的人物爱憎分明,故事热情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的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德;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王公贵族们的愚蠢、无能、贪婪和残暴。安徒生以不同题材的悲剧故事,尽显人的美和善,尽显着悲剧人物对希望、对生活、对爱情、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安徒生童话全集目录》是什么?
):《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埃格纳特的人鱼》歌剧《北欧的女神》《新房产》《睡魔》《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拉默穆尔的新娘》《乌鸦》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科莫河边的婚礼》四幕喜剧《比珠宝还珍贵》喜剧《海尔德摩尔》《接骨木妈妈》《出身并非名门》《长桥》三幕剧《西班牙客人》独幕剧《初来者》《罗斯基里达之夜》。游记(6):《1828年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瑞典纪行》《西班牙风光》《访问葡萄牙》。自传(3):《小传》《我一生真实的故事》《我的童话人生》。诗集(3):《诗集》《幻想与现实》《一年的十二个月》。
安徒生一生旅行不停,作品生产的来源不绝。他共计写了6部长篇小说,6部游记,5部诗集,25部剧本,3部自传..还有童话,因较零散,而被后人编成为童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