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游记之十五 克孜尔千佛洞-第二敦煌

新疆游记之十五千佛洞 2015-9-14
去千佛洞的路上挺荒凉的,虽然离开库车市区也就70多公里,但感觉就像离开绿洲进入荒漠了一样,但翻过一道山梁后,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绿洲就在前方,甚至可以听到哗哗地溪水声,精神为之一振,在经过了数十公里的荒漠和寸草不生的土山,忽然见一绿洲真有恍若仙境的感觉。
(身后千佛洞的石崖)
克孜尔千佛洞就在这仙境的边缘,被誉为第二敦煌,敦煌我没有去看过,但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我都曾经参观过,要论石窟这面山的外观,克孜尔千佛洞比云岗石窟的外立面要显得险峻些,但荒凉多了,比起龙门石窟来就更显得荒凉多了,也没有龙门石窟壮阔的感觉。因为克孜尔千佛洞对面是绿洲,石窟这面山是沙石山,没啥植被,色调灰暗,并不太令人振奋。
(漂亮的讲解员,眼睛有点蓝色)
既然有人称其为第二敦煌,必有其特殊之处。据介绍克孜尔石窟建于公元3世纪至13世纪共有236个石窟,现存壁画画面约一万平米。其中描绘佛教经典故事的画作是克孜尔石窟的精华,据说比敦煌,云岗和龙门三处的总和还多。这处石窟据说在大唐西域记中有记载。在境外的名声似乎比在国内的名声要大。在遗址公园里可以看到泰国和日本捐赠的纪念碑。与其他景区不同,这里每个石窟的门前都有德文的介绍。德国和克孜尔千佛洞有啥关系呢?听了讲解员的介绍才了解到上世纪30年代初,正当中国军阀大战时,德国柏林某博物馆的考古队来此盗走了大量的文物和壁画,他们甚至把壁画整个的锯下来运往柏林。
(转盘处的塑像是鸠摩罗什高僧)
和我们先后到达景区售票处的有两个旅游大巴,旅客都是欧洲人,身高马大,有位体型特像德国前总理科尔。反正一看就是德国游客,我们在石窟参观时有遇见他们,我估计他们是在柏林看过盗运过去的精彩石窟壁画,从而想来原产地探个究竟。
(公园入口处,啥也看不到)(荒漠中的绿洲)
此千佛洞是在龟兹国鼎盛时期修凿绘画的,历经几百年。前文讲了,古龟兹国是西域36国中人口最多,最强盛的,这处石窟充分反应了古龟兹人的艺术造诣。古龟兹人有雅利安人的血统我倒是第一次听说,这也间接的说明了为啥德国人对此处石窟这么感兴趣,也说明库车这地方确实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地方,说是四大古代文明交汇之地也不过分。
从检票处进去之后,除了常常的林荫道,你啥也看不见,凡是收费的景点,不买票你是看不到庐山真面目的,这处为了把一面山的景点全遮严实,把售票处外推的也太远了。走过长长的林荫道,你看到一位高僧的塑像,名叫鸠摩罗什,是某代龟兹王的外甥。“鸠摩罗”是三字姓,“什”才是名字。这位高僧可不简单,曾有只言片语退大兵的事迹。那是公元385年,前秦的西域远征军已占领龟兹,总指挥吕光看龟兹富饶一如长安,就想在此屯兵久驻,鸠摩罗什对吕光说:“这里是凶恶死亡之地,不可以久住。将军只管回归东方,途中自会遇到美好的地方。”吕光还真的撤兵东归了。据说带走了两万多头骆驼,一万多批骏马。
走到鸠摩罗什的塑像处,离存包处不远了,所有照相机都不许带入核心景区,手机倒是无需存。之后在核心景区入口处排队,大概一次只放行8个人吧。这两个步骤便把游客的好奇心抬了起来
石窟分为好多层,每层大概只有一个石窟开放,印象每个石窟都有铁门铁锁,讲解员带我们到石窟前,先开锁,讲解之后,再把门锁上。如果两拨游客挨得太近了,其中一拨要等前一拨清场了才能进。这石窟我看岩石似是沙石。好像石窟里并没有照明,至少是没开照明,就靠讲解员的手电,还有门口的自然光,就是你想用手机照相也照不好,所以石窟内的壁画我一张也没照,读者想看,就只好去现场看了。不过我的看法是精彩的在柏林博物馆呢。有机会先去柏林看看,再去克孜尔千佛洞最好。
从存包处往上走,有个泉叫千泪泉,我想就是往上冒气泡的泉眼吧,济南大明湖,云南热海,北京延庆都有这种泉眼,不过别的地方都叫珍珠泉吧,不知为何这里起这么一个伤心的名字。虽然没有爬到泉眼处看到千滴泪的悲惨场面,但哗啦啦的泉水汹涌而下,也足以让你觉得伤心到极点了,和泪飞顿作倾盆雨的泪水也差不了多少了。本想沿溪水走到河滩,但我拿着大家存相机的存包柜的钥匙,看看快到约定集合的时间了,我俩只好放弃了走到河滩的打算。我们赶回存包处还算及时,大家正在商量砸开保管柜要赔多少钱呢。原来他们都忘了钥匙在我手上,有位老兄以为他自己把钥匙给弄丢了呢,正在捶胸顿足地自责。
库车是个好地方 转发就是硬道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