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宗君,笔名艾无云,生于1959年,现居本溪。1977年本溪第25中学毕业,同年下乡到本溪县高官乡,1980年回城进企业,曾就读本溪师专函授沈阳师院,2019年开始回望依稀六十年,东隅折柳返航船。甲子复始怡田野,己亥临岐惬淡然。戏水游山观胜景,养鱼种草写诗篇。桑榆莫负强身体,休笑余晖听夏蝉的退休生活。
先祖落脚本溪兴安的一段佳话
原创:张宗君
《印象本溪》专注本溪人文历史、自然风景和本溪相关的情怀,发表了很多人们喜闻乐见的好文章,去年12月推出高树本一篇短文《兴安的往昔》,赞美了兴安往昔“山前田野绿,水流桃花红”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城本溪的深情,勾起了我对先祖落脚兴安村的回忆。
我们张氏为汉族,远祖祖籍小云南。据考证和口口相传张氏本贯在小云南,住址无可详考。明洪武年间荒岁频仍,张氏先祖张常山、张双山、张三山、张单山兄弟四人从小云南迁往山东,路过长江时弟弟单山失散,三人至山东登州府莱阳县张家楼乡榆树底下村居住。清朝初年,张三山后裔加入汉军正红旗,在礼亲王府充当第一佐领(即一云沙尔太牛录),后升充当拨什库(京牛录)。
东北土地辽阔,有茂密的原始深林,但人烟稀少,居民鲜少,劳动力短缺,久致荒芜,制约了人口的自然发展。一世祖张智夏约在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从山东登州府莱阳县张家楼乡榆树底下村,拨民至东北第一城辽阳灯塔西马镇小营盘村。
现灯塔市西马镇(网络照片)
约清朝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五世祖张得金六世祖张衮以慈善为本,一日在高山密林深处,远远望见一挂无人驾驭的马车缓缓走来,走近细看,一老者双眼被蒙、赤身裸体被五花大绑捆于车上,人事不省。我先祖爷俩,喝住辕马,解开被害人的捆绑,捶前胸抚后背等施以救治,将昏死者救醒。昏死者未及睁眼脱口便骂:大胆奴才,敢把老爷绑在车上,抢我钱财……我先祖爷俩应道,老伯请醒,睁眼看看我们是谁。待老者慢慢睁开双眼,见一对父子站在他面前,方知不是害己者,连忙拱手道歉。我先祖爷俩脱下身上的衣服穿在老者的身上,一面又拿出不多的干粮,打来水,喂于老者,老者腹中进食,渐渐神智清醒,不及细问,便将被害经过细说一遍。
原来,老者是当地方圆百里的富庶乡绅,这日带领俩仆人到此地收租,俩仆人见财起歹意,合计将老爷打昏抢走所有钱财和身上的衣服,临跑时恐老爷报官又将老爷捆于车上,不知过了多久(几日),被我先祖爷俩救起。
我先祖爷俩听罢,便说,我们愿护送老爷回家。于是,我先祖爷俩将老爷子平安地护送回家。到了老者家后,老爷子再一次千恩万谢,并吩咐家人摆酒热情款待我先祖爷俩,席间,老爷子问我先祖爷俩,姓甚名谁,家在何方,以何为生。我先祖爷俩答道,家住辽阳灯塔小营盘村,以种地为生。老爷子听罢,便说,我的命是你们救的,没有你们,就不会有我今天,你们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决定将上自平顶山,下至洼子峪我家这片土地给你们,不容我先祖推辞,便将地契等凭证交于我先祖。于是,我先祖便选在依山傍水,后被称为本溪县一区朴家湾村(本溪市平山区兴安村)的地方落脚,从此,我们家秉承亲亲长长,仁人孝道之心,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本溪这个富庶的地方,开垦耕种,发展农耕经济,以后有了我的七世祖张迎昌和张寿昌老哥俩及恒、鹏、绍(尔)、宗(冠)、乃等辈子孙,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
编辑:一寸丹心
印象本溪谈老百姓感兴趣的家乡话题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