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昭陵】父亲的手

壮美昭陵◎西部文化艺术微刊
︱第816期︱
(我的父亲)
一百天前的去年农历十月初七凌晨二点二十分,父亲在我们子女的围绕关注下,特别是我一直握着温暖的左手状态中安祥地停止了呼吸,顽强的生命终止于八十七岁。浑身充满正能量,自信通过劳动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父亲勤劳的双手终于歇息了!
(年迈的父亲 一只手吃饭)
我仅握着左手与父亲告别,是因为近三年来脑梗后遗症导致他行动和语言不便,甚至右手无法拿筷子吃饭。但是坚强而自尊的老人经过练习后一直用左手自己使用勺子吃饭而不要别人喂他(其左手呈少见的断掌纹)。弥留之际似乎肚子不舒服,在一阵清醒一阵嗜睡的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的把活动自如的左手几次放在肚子上,于是我就顺势轻揉了一会儿肚子,随后手握其左手也放在该位置,发现如此一来老人似乎感觉更舒服而安静地躺着。在半夜零点时分已经几乎触摸不到脉跳了,但是呼吸道一直畅通,所以愈来愈弱的呼吸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二十分才平缓地咽了最后一口气。我在外工作多年而未能在老人身边,但在最后时刻能够以如此独特的方式陪伴父亲告别一生,为自己良心上少了些许遗憾。这次百日做为长子又因身在异国他乡照看外孙而未能上坟祭奠,谨写此文以表怀念!
作者和父母(中间为作者甯铎)
父亲那双温暖的手给了我多少儿时甜蜜的回忆。生我养我的甯家村依山傍水,三面环沟,人称半山区的小江南,发源于礼泉县唯一水源的小河流域不但使梨杏飘香,菜园菜鲜;而且自解放前就修建了水力驱动的磨面和磨油机一一水打磨,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儿时美好记忆中不管是父亲过年走姑家翻东沟上坡累时拉我;还是春节后去石泉看皮影戏"下河东"翻西沟上最陡坡时拽着我,如此温暖有力的双手传递着无穷的力量助我自强不息,父爱如山啊。
父亲凭着这双粗大而有力的双手支撑着全家的生活。尽管不会琴棋书画,一生也未有创造发明,但是和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一样,正是通过长年累月的体力劳动获得全家生活需要的粮食、棉花等必需品来维持生计。在我记忆中的那个困难年代,家计基本上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状态,母亲主要照顾我们兄妹五个的衣食生活,除了每天三顿饭粗粮细做尽量可口外,每年都要纺线织布,还有养鸡喂猪等家务活。父亲常说农民就是一辈子用双手在地里刨食吃,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为供养我们兄妹五个长大成人,父亲比一般人更努力,这一辈子至少干别人二三个人的活。如每年的劳动工分在生产队基本上是挣的最多者,甚至有一年达到四百多个劳动日,年终决算时还被小队白白扣掉了几十个劳动工分,理由是挣的工分都超过出满勤的365天了,实际上那都是通过起早贪黑加班和包工等方式用血汗挣的工分!例如每月要到深达110米的小河水驱石磨房磨一次面,不但经过三四个小时把小麦磨成面粉后,还要再背着一百斤左右的麦面和肤皮打着灯笼照路回家,如此大的工作量全部都安排在夜晚以加班方式完成,目的是保证不影响白天挣工分。虽然当时每个劳动日仅值二三角钱,但那是一家的生存希望啊!对此父亲尽管觉得很是委屈但也无可奈何。由于勤劳肯干,与人为善,在队里、村上以及全建陵公社都以好人著称。64年建陵公社隆重召开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时,父亲作为唯一的中农代表参加会议。实际上参会者仅是贫农代表,因为当年土改定成份时我们当地就没有下中农成份,只有贫农、中农、地主等。
(作者的父亲、姑母、母亲)
父亲一双手粗糙又灵巧,除了犁耧?耱、驾车赶埸样样精通外,几乎干遍生产队所有的活路:饲养员、务莱员、林业员;还在大队的小河油坊从事土法榨油工干了多年;并凭借着挂面手艺和队上其他人一起承担为公社商店加工制作商品挂面等;包括家里日常生活需要的打胡基、模炕盘(建火炕用的二尺见方的泥块)、加工小板凳、修理门窗等;又自己农闲时把50里外的泾河畔割枝条挑回来,晚上再加班编成粪笼,除了自家用外,多余卖了贴补家用;70年代翻修祖先留下的三间厢房所用的笆条(椽上面编织一层备放置泥及瓦用),也是先年冬天带着我居住在村北边三十里外的西相虎村的窑洞里(该村有生产队吊庄地),每天黎明再到十五里外、位于泾河畔的黑嘴哨里拉着架子车割笆条,直到深夜才返回休息,连续一个星期天天如此。直到足够用后再一次性用架子车把约一千斤的芭条一次拉回家。去年秋天我还开车和我姐一起带着行动不便的父亲重游了印象深刻的西相虎村原来住过的窑洞。如此这样勤俭持家,所以不管是老天爷以刮风下雨形式给农民放假,还是傍晚黎明休息时段,过年过节,父亲双手都不会闲着。直到晚年到城里逛上几天,因无活可干就着急就难受。而儿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父亲年轻时在过年前凌晨三点出发,用扁担挑着超过七十斤重的二筐柿子到四十里外的礼泉县城去卖,然后再购买些生活用品后当天返回。父亲属干脚类型,每年冬天脚后跟冻裂的血口子疼痛难忍,一天来回八十里行程,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在文化革命中我已十几岁,开始帮父亲一起用架子车拉着柿子或者洋芋到咸阳、西安等大城市去卖,尽管把肩挑提升到车拉,但辛苦如旧!如69年冬天二人拉着装有一千斤重量洋芋的架子车一天一夜没睡觉,连续步行一百六十里路程到西安庆安公司家属院卖,晚上用自己带的棉被父子俩睡在枣园小学教室的桌子上(当时学校已停课闹革命)。能有此避风遮雨的室内休息条件已是万幸!因为更多时候是晚上睡在距离城市最近的农村场里的麦草堆里。夜深人静后偶尔被工联和工总二个造反派组织武斗枪声惊醒。在拉着一千斤重的架子车沿着西兰路柏油路面行进中,双腿完全成了机械运动!刺骨的寒风和头上的热汗形成鲜明对比!早晨起来冻得我双手疆硬,给购买者找零钱时硬币掉到地上都捡不到手里的情形刻骨铭心。
在甯家自然村里我们家族人丁兴旺。爷爷兄弟五人,到父亲这一辈兄弟十九个,到我们这辈已经弟兄四十个了。人称甯家大财东,实际上因为日子刚起步就解放了,加之人口又多,土改时最高成份定为中农而已。下图照片是二十三年前健在的父辈十人合影(我们晚辈常尊称为十大元帅),父亲排行十三。而31年出生的父亲在亲兄姐五个中最小,一生忠厚老实,与人为善,甚至一辈子没有和邻居或他人吵过架!但对于我们子女基本的做人教育要求很严,至于上学读书则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多识字肯定好,然而并没有对此抱多高的期望值,因为当时五百余人的自然村历史上,在我以前还没有通过念书后考入大学而改变命运的先例。在69年冬天父亲代表小队到公社领分配的六名西安下乡知青时,因其中沙志莲和沙志民亲姐弟俩不愿意分开,善良的父亲就给队上多领了一个知青回来,这事当然后来一直还被队上人抱怨。61年一个冬夜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情况下,父亲也曾手握镢头偷偷地跑到生产队的油菜地里挖开冻土取蔓菁(即油菜根)回家煮熟后全家人充饥,我印象中吃得很香并感叹着而被母亲赶紧制止,不让吭声,以防门外人听到一旦说出去就不得了!因为此举必然导致来年生产队油菜减产,甚至可能以“破坏生产”罪名被批判。这也是我印象中父亲这双手唯一次迫不得已做了不该干的事情!三年自然灾害导致父亲一生中格外珍惜粮食,我们小时候吃饭不小心把饭粒撒在桌子上,父亲一定要求捡起来吃了,就是撒在地上也要捡起来喂猪或鸡,常说粮食就是无眼(孔)珍珠。
父亲一生最惊险的一次发生在八零年秋夜。八十年代初阴雨导致农民家房倒窑塌并砸死或活埋人的悲剧不时发生,因历史原因被文革中开除教师队伍回乡务农十余年的十伯父,刚获平反后过了二年舒心日子,就不幸死于多年居住窑洞的垮塌意外!当时父亲仍是生产队饲养员,秋天牲口农活很累,他在睡到半夜起来给牛加草拌料的间隙,突然该饲养室的窑洞前部塌下来上千方土,因为晚上睡觉的土炕位置就在窑门口,牲口槽盘在窑洞的中部,最里面堆放铡好的麦草料,这又是几十年的老窑洞,炕的位置正处于垮塌士埋的最深位置,大块硬土下来把人砸不死,湿虚土隔绝空气过长也会把人闷死,因为当时依赖人工手持镢头和锨挖移塌下来如此多的土方谈何容易!尽管如此村上人们闻信还是赶到现场尽力刨土救人。随着垮塌土堆上部虚土的逐渐移除,窑洞里面未垮塌部分空间首先与外部挖通,这时候外面正在抢救的人们突然听到窑洞里有人喊声,原来正是父亲半夜起来给牲口加料拌草走到窑洞里面的一瞬间而躲过了这一劫!虽然窑洞被前面垮塌的土封闭了,但是由于被埋窑洞里面的空间很大而未造成缺氧,九死一生的父亲竟然毫发无损的爬了出来!村上人都说好人命大,又重活了一世!
尽管父亲把上帝赋予他的双手基本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在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多年里却一直因为无法解决全家人的温饱而发愁!父亲经历了土改及合作化,好像都没有什么抱怨,但是对持续时间最长的生产队大锅饭式的管理体制导致人人吃不饱饭而经常郁闷又无能为力,更常常因为生产队长没人当,甚至出现抓阄或者轮着当的现象发些牢骚!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分田到户政策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父亲一个劲说邓小平伟大!可见中国农民的善良与淳朴。
同一双手在同样的太阳照射下耕耘于同一块黄土地上,却因生产关系改变而体现岀截然不同的价值。一生以劳动为荣的父亲后半生获得很好的回报。由于改革开放和农村实行土地承包新政策更适合生产力水平,为中国农民勤劳致富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在父亲勤劳双手做务下,村上庄稼长势最好的通常都是我们家的承包地。特别是八十年代中后期苹果种植更是为老家农民致富插上了翅膀,依靠半山区光照充足、通风好和昼夜温差大的天然气候优势,加上父亲及时耕做、疏花、打药、除草、松土和施肥修剪等精心做务,连续几年的丰产和苹果好行情带着全家很快走出了贫穷的深渊,84年告别祖宗的窑洞建了新庄基,89年又盖了大房。这是他一辈子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足够父亲自豪一生!因为小时候父亲说过,他这一辈子只要把我爷爷留下的三间厢房翻修一下就不错了,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终生目标。事实上农民祖祖辈辈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做,每代人除了保障生存外,一般好的光景是给下一代留下三间厢房做为剩余资产就算有本事的人了。而当时维持全家生计都困难,哪敢有其它想法!随着我大学毕业后工作及经济情况改善,后半辈子三十余年,父亲双手一直闲不住,即使晚年到城里逛几天也急着要回老家干农活,在他眼里似乎双手只有不停的劳动才算享受!直到八十岁时还和我弟一模一样的干农活,一点也不示弱!但这后半生里双手不停的干着农活并快乐着,伴随子女们先后成家立业,特别是我从企业调到大学后工作顺心;孙辈陆续长大成人,其中大孙女学业更好,高二考上中科大并毕业后全额奖学金留学美国名校密歇根大学,其他孙子辈也都相继学成就业,好事连连令老人发自内心的开心和满足,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晚年.曾在七十五岁时,随着堂哥单位去了趟这一辈人记忆最深刻的北京故宫、天安门广场及长城等名胜古迹逛了一圈,圆了父亲一个梦。 晚年尽管脑梗带来行动和语言不便,但在弟弟和媳妇及姐妹们精心照顾下从未出现过褥疮,并且一直到逝世也没有受到疼痛折磨。村上人都说这是父亲勤劳一生积下德的回报!
今天既是父亲逝世百天祭日,也是按农历计算自己六十三岁生日,还是我高中毕业返乡务农四年后又考上大学而离开农村四十周年纪念日。在此重要时间节点,祈祷勤劳一生父亲安息,期望社会发展为双手致富者提供更加良好的平台;祝愿中国农民凭借勤劳双手过上幸福生活。
2018.3.4於美国克利夫兰

作者简介: 甯铎,陕西科技大学三级教授,阳光电子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光电技术应用研究。礼泉县建陵甯家村人,74年元月毕业于建陵中学高七三2班,1982年元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专业。此时在美国克里夫兰女儿家照看外孙,因照片不便,迟发为歉,特此说明。
清明节专版文章链接
【壮美昭陵】我的列祖列宗们(上)
【壮美昭陵】我的列祖列宗们(中)
【壮美昭陵】我的列祖列宗们(下
【壮美昭陵】我的外公
父 亲 // 杨生博
【壮美昭陵】清明思亲
献给母亲的赞歌 | 壮美昭陵
我是一树山桃花
壮美昭陵 母亲的饭
母亲额头的皱纹
小脚母亲大担当//吕国强
献给母亲 //杨明霞
父 亲//董怀见(网名秦兰)
月光的冬夜—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亲
父亲的爱情 母亲的初恋 //赵雪茹
回娘家- 写给没有母亲的人
父亲//杨彩霞
父亲的最后日子//陈永强
遍地父亲的前半生//安望
赵志锋— 怀 念 父 亲
岳连义 父亲
赵春晓 – 我的父亲赵玉温
永远怀念我的父亲
父亲
袁笑仙 父亲
往期精彩链接
2018年平台浏览量上千的文章
春节| 我家的团圆年//陈超
礼泉玉峰观//壮美昭陵
爷爷的棉袄,孙子的心//壮美昭陵
赵镇中学初七二届二班同学聚会
年的味道//壮美昭陵
壮美昭陵艺术平台2018年大拜年
《壮美昭陵》| 痛悼廉登峰老支书 //丁志俊
往期精彩回放

醴泉地名探源//廉振孝
南寺最后一个和尚//张彦文
铁罗村的铁疙瘩/张彦文
“梁澄清同志追思会”在家乡礼泉县樱桃园召开
闲话唐昭陵||廉振孝
三策九招献赵镇//廉振孝
千年石鼓赵村镇 廉振孝
故乡的传奇//杨生博
两孔窑洞//陈永强
四支渠-壮美昭陵
又是故乡早春时//董志振
戊戌新年赋//安望
春节| 我家的团圆年//陈超
礼泉花开, 壮美昭陵领你看
董志振 我的父亲我叫大
礼泉九嵕山//刘美健
那年,邂逅红星永结缘 || 崔存文
怀念记忆深处的加重自行车//常佳
洪建武||五八年,礼泉菜园沟那场水灾
父亲//杨彩霞
赵镇后寨-我的家//周淑莹
大美礼泉旅游风光片
唐陵下,那片杏花林,我想你啦!
北望桃花陵
一个外乡人爱上了礼泉
爱上了礼泉女娃
陕西快书盛赞礼泉好旅游
人文礼泉风光
壮美昭陵   礼 泉 烙 面
来来来,咥一碗烙面//刘沛
烙 面
二月二,逛药王爷会
四月,陪你礼泉赏桃花
壮美昭陵大唐风 礼泉风光田园梦
张克俭||礼泉四大景
金秋礼泉 国庆中秋节我想回家
安望 礼泉苹果赋
欣赏礼泉湾里村旅游
【视频】礼泉槐花飘香
礼泉县2016年书画摄影展
尧都三宝——“甜梨瓜,大萝卜,鞭竿葱”

礼泉最优农特产在这里–礼泉味道

礼泉湖游艇开航啦
编辑︱刘美健
审稿︱赵晓萍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