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乘首发本桓列车重拾知青路

作者简介
陈海川,辽宁本溪人,文学爱好者,一名文艺青年,喜好创作、健身、户外,探究本溪的人文历史,樊登读书本溪分会的创始人。
乘首发本桓列车重拾知青路
原创:陈海川
我的父亲当年是一名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的知青,下乡的地点就在桓仁。小时候就经常拿着板凳坐在父亲的身旁望着他,聚精会神的听他讲青年下乡的故事,而六河杨家街(现已改名虎泉村)就是他下乡的具体地点。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他就曾讲过,在六河的河边有条路,路面高于周围,而且出奇的平整,与其他的乡间土路明显不同,这是伪满时期日本人修的铁路路基。史料记载日本人为了掠夺桓仁的矿产资源,计划修建链接本溪-桓仁的铁路,但因战局变化,在修整了70%的路基后停工。建国后国家又续修,但又因自然灾害和国情的变化而被迫放弃。至此这条路基被废弃逐渐遗忘在了历史的长河里,而当地老乡也习惯的称它为老道。父亲说在当知青时年龄小条件又艰苦,还是一个孩子,难免会常常想家,思念父母。这时就会坐在老道边上的青石上,看着这条路基发呆,幻想有一天它能够修好通车,闭上眼睛仿佛能听见火车的轰鸣,嘴角微微上翘,他看见了父母隔着车窗向他微笑,挥着手招呼上车,接他回家。一阵清脆的銮铃声打破了这个梦,睁开眼望着这老道上远去的牛车,盛着坐火车回家的梦远去。这条路基老道不但承载着下乡知青们的思乡想家之情,也是知青们不畏艰辛支持国家建设的见证者。
今天是2019年4月9号,我陪着老去的父亲,坐在本溪站崭新的候车大厅里。父亲低着头,望着手中的车票,眼睛泛着红,偶尔拭下泛出的泪花,我只是静静的看着,没有打扰他,我知道,他的内心一定是激动而复杂。这是一张本溪-桓仁首通车的火车票,父亲当年呆坐时的梦在今天马上就要实现了,乘着这辆他曾经梦中驶出的火车,重走那段知青之路,拾起那份逝去的青春年华。从伪满始建到今日的全线贯通首发车,历经种种磨难,沧海桑田已经整整76年过去了!
随着甜美的检票广播声,我陪着父亲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了月台,乘上了首次本桓列车。车厢内多数是和父亲年龄相仿,结伴而行的老人,到处是欢声笑语,拍照留念,从他们的言语中得知,多数也是怀着和我父亲一样心情的老知青。窗外的月台上也满是拉着横幅庆祝欢送的人群。这时和父亲一起约行的老知青们也陆续上了车,父亲和他们在一起言欢,一起回忆当年做知青下乡的往事,说到开心之处,一起拍手欢笑,说到惆怅之处,又一起唉声叹气。
列车开动了,一路上的风景美不胜收,我望着窗外一边欣赏着山峦起伏舞动,河水曲折婀娜,一边听着老知青述说着青春的回忆,当知青的点点滴滴。闭上眼睛我会错以为自己置身在一辆校车里,周围都是嬉闹的孩子!睁开眼时映入眼帘的是一车厢满脸岁月沧桑的老人,但他们现在兴奋的身型,脸上流露着发自内心的笑容,此时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仿佛又回到了十七八岁的年华。是啊!他们彼此就是对方的青春,见证了相互的芳华。
列车行驶了近三个小时,到达五女山站时,已入黄昏,夕阳映红了天空的一隅,霞光染红了云朵,映在江面上绽放出朵朵红莲。老知青们急切地下了车,月台上也一样满是欢迎的人群。这是一场盛典,一场属于建设本溪家乡的盛典,一场属于老知青的狂欢,同样也是一场岁月芳华的影片,他们曾经把人生最好的年华留在了这里,奉献给了这片土地。父亲面向着夕阳独自沿着铁路走了一段,独自在拍着照片,我望着父亲步履蹒跚的背影,隐约看见旁边坐着一位少年,面带着微笑,仰头望着父亲。我拿起相机,将这名少年和老人一起定格在夕阳下的铁路边。
编辑:一寸丹心
印象本溪谈老百姓感兴趣的家乡话题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和关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