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永康乡愁”,风里雨里我们都在这里
稻草蓬,满满的回忆 绘画作品by:朱志强
忆 亲 家
文/沈治林 编辑/维维
▌
日月如梭,亲家离开我们已经快一年了,但每每想起仍觉就在昨天。
亲家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庄稼人,个子不高,人却结实,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犁耙耕耖是样样拿得起,平时爱喝点小酒,敲锣打鼓玩些乐器。
亲家姓曹,祖上永嘉仕唐,九峰一带始祖介夫公任东阳县令,届满告老还乡,出城二十几里见有座九峰山,颇是奇山峻岭,山清水秀甚是喜欢,跟随行家人一合计,便用平生积蓄在此置了几亩田产,落脚在了山脚下一个叫曹孙宅的地方,勤俭持家繁衍生息渐成当地望族。到了第十九代为拓展生存空间,成义公一支又迁到了距祖居几里地的五度山半山腰一溜儿平地垦荒种地,这就是亲家一族之始。
绘画作品by:朱志强
亲家说,东阳历来山多地少,这也成就了东阳人刻苦耐劳,艰苦奋斗四处讨生活的习性,成就了闻名于世的百工之乡,编草席是千祥,南马一带的副业。手艺是清末民初时期,南马雅村一个姓骆的匠人从台州黄岩那边学过来的,编草席看似简单,实则是件苦累活,从播种到耙田除草,整理晾晒,纺麻线,至编织足足需十几道工序,当地有句俗话,有囡不嫁千祥南马,草席编到天聋地哑,意思就是无论晴天雨天,白天黑夜大人孩子都没有歇空。可毕竟是一项能填饱肚皮,贴补家用的谋生活计,很快成了那一带人家不可或缺的家庭副业。
by:朱志强
亲家母身体一向不好,常年吃药,儿女上学又是笔不小支出,那时生产队一天的工分值不到二角钱,亲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不落生产队挣工分,到年底也不够分一家人分口粮的钱,年年过年都得上亲戚朋友那借钱缴到生产队买口粮,寅吃卯粮艰难度日,有好心人劝他、别让儿女上学了,回来挣工分,减轻负担,他直摇头,再苦不能苦儿女,他们上学我一人苦,不让他们上学儿女一辈子苦,只有上学儿女才有出路。穷则思变亲家是村上第一个编草席的人,纺车是他自己从山上砍来杂本做的,没有席草自己开块溪边洼地种,编草席得二人配合,一个踩车,一个穿线,白天生产队挣工分,晚上点着油灯编,一张席子夫妻一起,二个晚上才能完成,编好后拿到供销社收购,甲乙丙丁按质论价,刨去成本每张席子也有一二块力气钱,村上人看着收益不错,也纷纷上门来学着做。亲家手把手教,一笔写不出二个曹,都是自家兄弟姐妹,能帮一点是一点。
后来见编草席的人多,供销社开始明里暗里压价,亲家另辟捷径,把自己编的草席挑到金华兰溪,走村串戶赶集市,他说当时年纪轻,一夜能走逾百多里路,一点不觉得吃力,困了就找个背风的稻草垛打个盹,乏了就上路边小店舀个斤把黄酒喝喝,一条路上,走的多了,也结交了不少朋友,至今他还能说出金华兰溪一带沿路村庄及集市的日子,白龙桥是农历逢二、五、八,马达是逢三、六、九,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他说金华的临江,兰溪的游埠这二个地方,草席销量好,价格也高,有好几个山货店老板见自己为人诚信,东西质量又好都跟自己订货,打开了销路,全家人一年到头都不缺活,儿女姐弟俩也知家识苦,自从六七岁起放学回家就帮着母亲做一些整理席草和纺麻线的活,亲家就专门做销售,东阳金华兰溪一趟来去少则二三天,多则五六天,草席比卖给供销社一张多出二三元,在当时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八十年代末,随着竹席,皮席的时兴,草席销量锐减,而刚刚农村落实土地承包责任制,粮食丰收,虽六十好几的亲家看准了商机,跟着村上人推着手拉车翻山过岭到相邻的磐安去收人家编制竹艺已削了四五层篾青后剩下的篾黄编地垫。
九十年代初,政府实行下山脱贫工程,五度山自然村搬到山下九峰村,亲家用平时的积蓄盖了二间四层楼房,儿女也争气,学业有成后,双双考上了公务员,原本一家人幸福的日子刚开始,可惜亲家母因病早逝,亲家着实伤心了大半年,人也消瘦了不少,儿女让他过去跟他们一起吃住,安养天年,他总是谢绝,说城里住在对门都不认识,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还是待在老家踏实,乡里乡亲的隔着三五里地的都叫得上名字,况且土里刨食大半辈子也离不了土地。闲不住的亲家又种起了药材,还时常把自己种养的鸡蛋,玉米,红薯等等,托东阳至金华的客车捎来给儿女们,并说好等下半年收了地里的药材,来金华接送孙女朵朵上学,那料突发中风,离开了人世。
亲家,一路走好,你是一个好父亲,也是一个好爷爷。
绘画作品 by:朱志强
▋作者简介:
沈治林,兰溪人,金华市作协会员,出版散文集《情缘》,中篇小说集《兰江船娘》。
中医认为,红糖具有益气养血,健脾暖胃,祛风御寒,活血化瘀的功效。百优草阿胶玫瑰红糖姜枣茶姜香糖韵 暖心呵护???点击下图即可放大购
|永康乡愁工作室|
?13506797066 (微信同号)
生姜的传说 || 和谷
永康乡愁 || 胡发东:糖 车
乡愁 | 古城深处觅芳华 | 曹红美
朱惠英 ||(永康)故乡人故乡事
感恩阅读,点亮“好看”让世界看到你的喜欢。▼点击阅读原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