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美文:三顾齐山
文/翟慎晔
前几天,收到太河老乡写齐山的一篇乡情美文,当时刚好在涌泉齐长城遗址的我,原本打算由幸福嵧去潭溪山。在潭溪山庄住一晚,再去石头村上端士村走走。看了老乡的《齐山情怀》,让我立马改变了行程,改道齐山风景区。
10月31日下午3点,离开幸福嵧,沿太河水库东岸,来到齐山风景区。路上我家那口子还在问,这个点上山,能住得下吗?要不要先预定一下?
我说,度假山庄有那么多小别院,住宿还那么昂贵(每晚400—600元),不会有多少人入住,还是到了再说吧。
齐山风景区,位于太河镇政府南5公里处,是目前唯一一家以齐文化为主题的自然观光风景区。
红色太河,也是泥土的老家。小时候,齐山与老家南下册村,隔山隔水相望。那时候,齐山不叫齐山,叫窟窿山。听大人们讲,窟窿山上有两个并排着的大透洞,贯穿山的两边,就像两个“大窟窿”,故得名窟窿山。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小白与公子纠争夺王位时,就是从这两个山洞穿山而过,抢先回到宫中,登上王位,成就霸业。明朝永乐年间的巾帼英雄唐赛儿,也是在这儿安营扎寨,举兵起义。抗战时期,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司令员廖容标领导和组建的中共“四县联合指挥部”就在窟窿山上。
曾经,听我市作家高粱讲过,当年时任八路军四支队新一营营长、中共四县(益都、淄川、博山、临朐)联合办事处主任冯毅之一家,就曾在窟窿山他爷爷家住过一段时间,后来转移到马鞍山上。1942年11月9日,震惊中外的“马鞍山保卫战”打响时,冯毅之和他的部队就在离马鞍山不远处的窟窿山上。由于当时的敌我力量悬殊,无法施救,冯毅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人和同志被日军围攻,眼睁睁地看着马鞍山失守。他的父亲、妹妹、妻子、还有三个孩子,一家六口,全部牺牲。马鞍山一战,打了两天一夜,王凤麟副团长等27名同志壮烈牺牲,活着的人在日军攻上山头后,宁死不屈,跳下悬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在老家生活了十六年,十六年间,家乡的山山水水,不能说是都走遍了,好多地方好多的山,可以说是去过无数次,唯独窟窿山一带,一次也没去过。上世纪70年代初,因为修建太河水库,我们村在库区里的地大都被占用,上边拨的救济粮不够吃,村里人就到山上采羊角叶,一种能食用的野生棵植物,因为叶子长得像山羊的角,当地老百姓管它叫羊角叶。采回家的羊角叶,得先用开水掠一掠,再放到清水里浸泡24小时,方可掺和在全麦粉中蒸菜窝窝。那些年,山里人的日子苦,口粮总是接不上。每到盛夏,附近山上的羊角叶,一过麦就被村民们采差不多了,我姐她们就带着午饭,挑着篮子结伴到青龙山、窟窿山一带去采。从我们村望水库对面的青龙山、窟窿山,瞅着真不是很远,可是山路崎岖,绕着得走大半天。听姐回来说,窟窿山上有人家住,山顶上还有好多的山洞,当然她们一直都没敢进去过。
多年前,听朋友说,齐山景区开发了好多小别院,她想去看看。我问她齐山在哪儿?她说,在太河,在你老家啊!后来才知道,朋友所说的齐山景区,就是原来的窟窿山、青龙山、唐三寨一带。也才知道,窟窿山上原先居住的村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响应政府号召整体搬迁到淄川城郊。
第一次跟朋友到齐山景区,好像是2010年的事。那时,齐山景区还没开发好,上山的路也没整好。我们的车子刚开到山口,就被拦了下来,说是前面道路施工,人和车辆都不让进。
2013年10月,因为一个笔会,全国百名作家走进淄博,与青作协的几位主席到太河考察采风景点,第一站便是齐山。深秋时节的齐山,红叶满山,层林尽染,正是赏红叶的好时节。因为急着赶往下一个选点潭溪山,走马观花地匆匆走了一遭,没有留下太多印记,只记住了“齐门洞”和唐赛儿“点将台”,还有就是“不得不低头”的悬崖古栈道。
后来忘了是因为啥,参会作家只去了潭溪山而没到齐山。于我,不论是潭溪山还是齐山,都在太河地界,都是泥土的老家。作家们的到来,为当时的潭溪山,为太河旅游,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时隔多年,再次来到这儿,进了景区大门,沿着蜿蜒的山路,将车子直接开到山顶端的度假山庄。很遗憾!到接待中心一问,人家说刚刚入住进一个研学团队,把客房都给包了。天呢!不会这么巧吧,山上这么一大片房子,竟然客满,不剩一间?接待中心的人说,这里的房子,大都是个人的,能够住宿的就几个院子。
本来还想着在齐山住下后,瞅瞅傍晚的落日,晨起看看朝霞,站在窟窿山山顶,好好欣赏欣赏齐山的秋色,回头写篇美文,可劲地嘚瑟嘚瑟!因为不能入住,也不想再返回潭溪山,只好打道回府。
三顾齐山,没有一次是真正的走近她。还好,齐山是老家的山,于我,还有下一次,下一次的下一次……
乡情美文:齐山情怀
文/张向平
一听到或看到“齐山”的名字,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和自豪感!因为齐山是我的出生地,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如今,去过齐山的朋友都会被那儿的迷人景色所陶醉,却不知道齐山被开发之前的样子。那么,我就说说我印象中的齐山吧。
“齐山”是近几年随着乡村旅游开发而起的名字,她原来叫辛庄村。方圆五公里,七个生产小队,从东到西依次排列起来。我们村大约百来户人家,四五百人口,星罗棋布般散落在半山坳里,称得上太河乡最山最穷的村落之一。过去,由于本村的姑娘留不住,外村的姑娘不愿来,村里的很多男青年,都成了光棍汉,再加上后来的干旱少雨,使得山上的泉水不够村民饮用,政府采取了整村搬迁的政策,让我们远离了大山,来到淄川城郊。至今,搬迁出来的村民,身上都还留存着一个特殊的称谓——搬迁户。从大山深处搬迁到城郊的村民,都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富裕生活。这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也要感谢大山培育了山里人吃苦耐劳的品格。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村的人是分批次搬迁出来的。当时,进山的路既狭窄又崎岖不平,很多村民实在受够了这穷日子的煎熬!争相离开了故土。
现如今,这里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齐文化为主题的自然风景区。这里人文资源丰富,历史遗迹众多,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这里你能触及到中华文化的源头,感受齐文化底蕴彰显的深厚,是省级研学游基地,是人们休闲度假回归自然的理想境地。
现在的齐山风景区,是原来的一、二生产队旧址,风景区里的饭庄茅草房,是原来我们的家,别墅区是当年的四、五、六队原址。无论是当今的风景区还是别墅区,都早已今非昔比了!如今的路平了,设施齐全了,风景显得更美了,可谓是一步一景点,处处是经典。每次回到老家,都会到山上走走,看看齐山的自然风光,领略一下仰佛山的气势恢宏;看一看观音瀑布的蔚为壮观。还有“齐天洞”、“掩体墙”、“齐长城遗址”这些小时候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景物了。
每次离开,都得留下我的保留节目《再见了,齐山》。
歌词:清风牵衣袖,一步呀一回头,山山那个岭岭唤我回,一石啊一草把我留。啊…..啊……再见了,齐山,再见了,齐山!你牵去我的一颗心,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
(根据《再见了,大别山》改编的)
作者简介:
翟慎晔,网名静卧泥土,淄川太河人,中国作协会员,医务工作者。
张向平,淄川太河人,人民教师。
长按二维码关注一个
有趣的灵魂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