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顾名思义就是早上吃的点心。我有着几十年在外吃早点的习惯,别轻视这小小的点心。善养生者说,早餐要吃得像皇上。
如今,不知何时何故,县城的这些早点越来越不适应“皇上”的脾胃了。现在的早点市场花样很多啊,比如大饼油条、包子稀饭、拉面煎饺、小笼蒸包、馒头春卷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每天早晨,总是为吃什么而发愁。
想起周作人先生说过的话:“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似乎找到了共鸣。于是总怀念过去老县城吃过的早点,以慰藉荒芜的心灵和深如丘壑的脾胃。
我全家1976年由农村搬往县城,居住莲花湖畔。那时县城只有一湖、一路和一街。一湖是莲花湖,一路就是一条主干路,一街指正大街。可以说是人烟稀少、经济萧条。饭店和早点几乎没有,请客吃饭在家,早点也当然在家解决,就着咸菜喝稀饭。改革开放后,经济复苏,市场开始活跃起来。凤凰山小商品市场就在那时才建立并逐渐繁荣,国营照相馆边的东风饭店曾名噪一时。早点铺还不是太多,对于吃过的早点,记忆深刻的也就几家,但那种滋味确实精致、回味悠长。
农行隔壁一家早点铺有些名气。记得某年“六一儿童节”早晨,母亲送我兄弟俩上小学,途中路过早点铺,给我们一人买了一个大油饼。这油饼个头比现在的烤饼大,用黄纸包裹,油光锃亮,油饼表面粘着星星点点的黑芝麻,刚煎制出锅还冒着热气。我弟兄俩捧在手心,烫得直跺脚。最妙的是,油饼的馅里是滚烫的红糖,经过热煎的红糖化为浓浓的稠状,咬一口,满嘴的油和稠状的红糖,那种甜香从嘴里一直流到心底。小时候,就觉得这是人间美味。
还有就是老黄家早点铺。老枞阳人可能都知道,地点就在二大街老人武部隔壁。两间低矮的平房,主人是年纪较大的老黄带着两个年轻帅气的儿子。房子小而简陋,但早晨买早点的队伍常常是小小的“长龙”。老黄家的葱花油饼最叫绝。那葱花油饼手法和做油条工序有点相似,但又不同。看两个小伙子在长长的案板上和粉、揉面,将揉好的面在案板上不停地摔打、翻滚,然后切制成一块块的长方形,随手拂撒芝麻和葱花,再放置平锅煎制。刚刚出锅的油饼黄灿灿、亮闪闪,既香脆又松软,嚼劲十足。排队等候的食客目睹制作的全过程,待老黄用小杆秤度量好,然后用黄纸小心包裹后递过来,有人迫不及待站在路边就吃将起来。
老蒲江菜馆在正大街老枞阳镇办公楼附近,这里的锅贴非常有名,想必很多人还记得吃过的味道吧。每天清晨,在蒲江菜馆门前,穿白大褂的胖师傅架起一口大锅就忙开了。除了生火,就是用滚油热锅,然后将一个个现做的肉馅饺整齐地码在平锅里。那时候燃料既不用电,也不用液化气,生火的全是软软的晒干的松毛。这松毛在锅底一点就着,燃烧充分而均匀。坐在旁边方桌条凳上的食客,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很有耐心地等候。约十分钟的样子,揭锅添油阖上锅盖,重复两次。半个时辰后再揭盖,锅上热气腾腾,锅里饺子在油的滋润下,滋滋作响。胖师傅再从容地打上几个生鸡蛋,撒些白芝麻,再加盖小火焖五分钟,一锅锅贴就完成了。
看那刚出锅的饺子,上饺皮白嫩油亮,下饺皮早已焦黄油脆,在白色蛋清和白芝麻的衬托下,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真乃色香味俱全也。曾经单身的时候,和朋友打赌包吃了一锅百十多个煎饺,既免费享受早餐,又不失信于人,不亦快哉!
多年后,随着县城的改造和中心转移,蒲江菜馆改制建了商场,老农行隔壁早点铺被邮政局合并为报刊亭,老黄家店铺也被拆迁,不知搬迁何处。经常出差在外,也吃过许多所谓的精美早点,但过去早点的那种滋味却无从寻找,在我的心里和脾胃里都无法替代,只能成为永恒而美好的回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宜江,就职于枞阳县国税局)
推荐阅读:
文乡盛事|这个端午,在辞赋中品味“枞阳之美”
文乡情怀|端午的鸡蛋饺儿(外一首)
文乡情怀|追忆姨父许孔璋先生
文乡往事|远去的木趿声声
欢迎关注文乡枞阳,更多精彩与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