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的意思 寻隐者不遇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寻隐者不遇的意思

①寻:寻访.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不遇:没有见到

②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③言:回答说.  ④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处:地方.

【译文】   诗人在松下问一个孩子, 他说师傅去采药了. 他就在这座山中,  云太浓也不知道在哪。

寻隐者不遇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一首五言诗。整首诗二十字,有对话,有描写,有遗憾,有惬意,是难得一见的一首好诗。

作者叙述了去山中寻找真正的隐士却未能如愿,表达了作者有一点点怅惘,一点点遗憾的思想感情。

但全诗也是洋溢着一种淡淡的禅意,是那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拓展资料

大家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满怀期待地前去拜访朋友,朋友却碰巧外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遗憾,惋惜,失落,又或者无奈。而在古人那里,这些看似负面的心情却可以是一种诗意。正如《寻隐者不遇》那样,诗人没能与隐者相遇,却成就了一首千载流传的好诗。

在这首诗中,正文与诗题有非常紧密的呼应关系。解读这首诗,有必要先从诗题开始。《寻隐者不遇》的诗题,为我们提示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开头的“寻”,隐含着一种期待,会让人好奇:诗人“寻”的过程将会有怎样的结果?然而在期待之后紧随而至的,却是“不遇”。这一结果使得最初的期待落了空。这个简短的诗题给我们勾勒了一个大体情境:期待的失落。

问答:从失落到诗意不过,诗题只是个引子。随着正文诗句的展开,我们会发现,这种失落在诗人的笔下得到了无形地消解,逐渐从“失落”转化成“诗意”。在这首诗中,诗人设置了一个简短的问答。问与答的设置,常常能为诗歌带来许多奇思妙想。像是《回乡偶书》中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又或是《清明》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都已成为我们记忆里的经典。而《寻隐者不遇》的问与答,又有其别出心裁之处。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就由问答组成,如同一幕微缩的情景剧。场景是在松下,人物是诗人与童子,诗人询问而童子回答,质朴直白地呈现,而将深意蕴含在问答之外。

 

诗歌的第一句,就是对这一场景的极其简洁的勾勒:“松下问童子。”在这一场景中出现的“松”意象,有着特殊的意味。我们知道,“松”与竹、梅并称“岁寒三友”的,向来是隐者高洁品格的象征。因此“松”字间接点出隐者的身份。松下出现的童子,让人隐约嗅到隐逸的气息。身边的童子既已如此,更何况是与松树比邻而居的主人?不过主人却没有出现,只存在于童子的回答里。

诗歌后三句是诗人与童子的对话。乍一看,好像是一问一答,实际上是藏问于答。从童子简明的回答中,我们可以逆推诗人的三次问话。第一问,问的当然是隐者的去向。所以童子的回答是:“采药去。”既然有了大致方向,诗人自然想进一步探寻,由此我们可以想象第二问:“往哪里采药去?”童子又回答:“在此山之中。”既然就在山中,那么说不定还有可能相遇呢。于是诗人又进一步有第三问:“究竟在山中何处?”然而童子答道:“云深不知处。”最终仍是无法知其所在,无处可寻。

 

在这三次问话间,其实隐含着非常细微的情绪起伏和心理变化。可能遇不到、又可能遇得到、最终还是遇不到,起起伏伏,多少曲折尽在其中。在这样简短的回答中,所包含的层次竟是如此丰富。

不仅如此,在这首诗里,还有一个妙处,那就是每一句诗都比上一句展开一个更大的空间。最初的“松下问童子”不过勾画出局部的一个小场景,第二句“言师采药去”已将视野转移到隐者的行踪,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已在无形中展开了一幅关于山的阔大画面,而“云深不知处”使得这副画面不但阔大,更增添了幽深。于是四句诗形成由小到大,层层拓展的层次,极其简洁又极其丰富,仿佛绵延无穷,将人们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引向了山的深处,云的深处。

意境:“不遇”与“隐逸”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将“失落”转化为“诗意”的关键在于:诗人的眼光并没有局限于“不遇”这个结果,而转向了由“不遇”所延伸出来的另一种意境,一种关于“隐”的意境。寻隐者而不遇。回过头来再想,这似乎是一种必然的结果:既然是“隐者”,理所当然要隐身云雾之间,仿佛与世人隔绝,只留下可望不可即的飘忽,供世人作无尽的向往。于是,“隐”的境界反而在“不遇”的结果中得以成功营造出来。诗人注定遇不到隐者,只能带着微微的惆怅,望向那云山之间。尽管诗人没有实现最初的目的,诗歌却由此获得了一种诗意的延伸。诗人没有纠结于无意义的失落感,而是转向对隐逸境界的体悟,获得了另一种心灵的享受。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历程,似乎别具一番滋味,不但给诗人以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同时也能为读者带来更丰富的体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