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语的拼音怎么写 (自言自语的拼音和意思)

【自言自语】
【zì yán zì yǔ】
【解释】: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出自】:元·无名氏《桃花女》第四折:“你这般鬼促促的,在这自言自语,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树吗?”

自言自语是不是语言?

对孩子任何出现的外形行为归因,作为训练者首先要对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因为大部分外在的行为都是归因于内在的需求,比如,一些发育迟缓孩子的自言自语行为,基本上是内在的听知觉刺激需求所致。既然外在的行为是内在需求所致,训练者就要对此分析:这些不恰当的刺激行为是为了满足孩子哪些方面的需求?如何来消退这些不恰当的刺激行为?本文就重点解析自言自语的这个刺激行为。

语言是认知,语言也是行为!既然作为行为,那么就要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行为准则:就是个人、集体或社会的行为所服从的约束条件。自言自语也是语言,一般指不应景语言,就是与孩子当下环境无关系的语言,同时也要参考自言自语行为的发生频率,以及自言自语的行为是否妨碍了个体本身的发展。显然,频繁自言自语的这种语言行为没有遵守行为的准则,那也就意味着自言自语这个语言行为是我们不需要的行为。

为什么要干预自言自语的行为?

任何影响与妨碍孩子正常发展的行为都是不适当的行为,都要将之干预掉,频繁的自言自语行为也不例外!把自言自语行为被视为不适当行为的条件有哪些?如下:

1.不应景:孩子自言自语的语言一般是来自平时听觉记忆深刻的语句,这些语句与孩子当下的环境基本链接不上,有些看起来可以连接,也是无意中的巧合。比如,经常看动画片,就会记住某一话:熊大快跑、看气球,……;或者是记住平时训练者输入较多的指令:不可以、小手放好、红色,…..,等等。

即使在这个过程中,周围环境真的出现了气球,也是一种巧合,而不是我们孩子语言发生的条件。孩子这些选择性记忆的语言,就会随时出现在各种环境中,但是基本上与当下环境是无关的,仅仅为了说而说,哪怕当下环境需要安静。

2.没有固定的主题:沟通交流都需要一个主题,其次是围绕主题的展开会话,最后是对主题的反馈。有些孩子的语言,在开始时是在围绕一个主题讨论,但是几句话之后就形成自己在说自己喜欢说的内容,此时的内容已经脱离了本来交流的主题。这种天马行空的交流方式非常影响社交发展!

比如,老师告诉孩子:“你妈妈生病了,今天是爸爸来接你回家。”孩子说:“妈妈生病了,爸爸来接我回家。”这句话是围绕着主题的,但是接下来孩子说:“妈妈生病了,妈妈要去医院,要打针,我明天上学,……。”显然孩子此时的语言已经脱离主题,对于听者来说,是多余的废话,对环境中其他的人来说是干扰他人的噪音!

同时训练者也留言观察一下,当孩子的语言脱离主题之后,孩子的语言会越来越不清楚,音量也会越来越小,孩子的眼神也会越来越飘散。因为此时孩子的语言已经是自己说给自己听了!

3.语音浑浊,吐字不清;一般孩子在自言自语的时候,我们很难听清楚孩子到底在说什么。以致很多家长以为孩子的表达欲望非常强烈,觉得孩子开始喜欢讲话。其实孩子此时的欲望是发声音的欲望,这些混乱含糊的声音只是满足了孩子的听觉刺激。

还有一些3-5岁孩子特别喜欢背诵一些有韵律的诗、歌,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特别喜欢学习,会主动提供更多的古诗歌谣给孩子背诵。孩子在背诵这些有韵律的古诗歌谣,大部分是为了满足自己口部的刺激或者听觉的刺激。甚至有些自闭症孩子故意把一些音节发成其他音,来满足自己的一些刺激需求,并且故意伴随着一些夸张的口型或者故意拉长一些音节,比如:3发成单、2发成嗷,等等。

即使一些发音清晰,可以说长句子的孩子,在做自言自语刺激行为的时候,都是听不清孩子到底在说什么!他们此时的目标非常直接:引起口腔震动,刺激听觉!当孩子满足于自己的口腔震动刺激听觉的时候,孩子的所有感知注意力都集中在刺激行为上,所有的感知系统对外是屏蔽的,感知系统是孩子认知习得的重要系统,也就意味着孩子屏蔽了认知渠道。

4.影响了自己、干扰了他人:孩子在自言自语的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低声嘟嘟囔囔的,轻声喋喋不休的。随着孩子行为刺激的时间增加,孩子的情绪也会越来越亢奋,在不断增强的刺激行为下,孩子不时会发出尖叫、上蹿下跳、手舞足蹈。无疑孩子这种行为除了影响自己的认知功能发展,也严重地干扰了他人生活学习,甚至会惊吓低年龄的小伙伴。

我们衡量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了基本的行为准则,至少要具备2个条件:

1.该行为影响了个体自己和他人正常的生活、学习、社交的发展;

2.该行为与基本的社会规范不符合;

我们常常去呼吁他人对我们的孩子能够给予最大化的包容与接纳,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人可以包容与接纳我们的孩子,就忽视自己孩子不妥的行为。任何包容与接纳都是相辅相成的!及时重视与干预我们孩子不恰当的情绪行为,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获得更多的包容与接纳!

如何干预自言自语的行为?

作为家长可以观察一下,如果一个孩子自言自语行为很多,这个孩子目前的认知水平一定不高,因为自言自语行为就像认知瓶子的盖子,盖子没有拿掉,认知内容是倒不进认知瓶子里的。孩子自言自语时,所有感知觉是对外屏蔽的,此时孩子听不见他人的声音、看不到他人的动作、感受不到身边的环境,我们的孩子恰恰是靠看、听、接触等这些感知系统来学习的。

自言自语的行为是孩子刺激行为的一种,刺激行为越多、孩子越亢奋,感知觉越差。所以对于我们的孩子,自言自语刺激行为的消退是早期干预训练的重点之一。

我们孩子目前有意义的内在需求动机基本非常少,有些孩子基本没有。孩子在幼儿时期,他们的自律意识都比较弱、自控能力都较差。其实普通孩子在幼儿阶段,他们的自律意识、自控能力也都是不足的。我们成人都有一定内在需求,不需要替代转移,可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一些行为。比如,年轻人为了美,会控制自己不去抓绕脸上的很痒皮肤;会去控制自己不吃易发的食物,但是我们的孩子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家长一定要记住,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消退,我们必须要给予他们一定地帮助。

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对我们孩子的行为干预,最好的方法就是替代与转移。那么,针对孩子的自言自语行为干预,作为训练者在实施干预计划之前,首先要明确地是:

1.不管转移还是替代都是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许需要较长的时间、较复杂的操作!

2.孩子对替代的行为和移到另一方的兴趣一定要大于对当下刺激行为的兴趣!

3.任何行为是双行道,不恰当的行为可以离开,也可以再来!

那么,接下来训练者就要考虑:

1.用什么样的行为来替代孩子的自言自语行为?

2.自言自语行为转移到哪里呢?

3.如何让不恰当的行为一去不还?

在案例中学习干预的方法

替代与转移仅仅四个字,两个词组,两个方法,看起来,写起来非常容易,但是实操起来,就不是这样的感觉了。不同的核心问题、不同的刺激行为、不同的生活学习环境、不同的起步能力;在操作过程中,老师的动作、语言辅助,表情与语气的反馈等等都不一样。

接下来我分享一个案例,希望大家通过这个案例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干预方法与干预过程。大宝(化名),男孩。16年10月出生,18年10月份,被某2个医院诊断为:疑似自闭症和语言迟缓,18年12月份我开始给孩子进行训练。孩子当时情况:可以仿说3-4字的短句,发音较清晰,但感知能力非常弱;对视较差,无应名能力,无社交欲望,认知落后;兴趣狭窄、自言自语行为非常多,喜欢拍手、扔玩具;……。

从孩子的语言能力处于仿说阶段,以及孩子兴趣狭窄、自言自语行为非常多等行为上分析,此时大宝的刺激行为较多,并且影响孩子当下的认知功能发展。我首先从孩子的刺激行为消退开始、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感觉系统开始。

以上已经分析过了,孩子的自言自语一般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听觉刺激,那我就把孩子对听觉刺激的需求作为强化物,利用这个强化物来培养孩子玩的技能与拓展孩子玩的兴趣。同时我要大量输入与当下活动相关的语言(一部指令为主)来不停打断孩子自言自语的行为,让孩子听觉刺激的需求转移到我为孩子选择的玩具上—-投币灌。

我准备一些一毛的硬币,先用滴露浸泡消毒,投币灌是一个塑料盒,因为硬币丢进到塑料盒中会产生一定的声音,这个声音是我暂时需要的。当我辅助孩子投进第一个硬币后,硬币与投币灌撞击发出一种特别的声音,我立即夸张地说:“哇,什么声音?太好玩了!宝宝,再丢一次吧,……。”

孩子在我的语言感染下,也对发出的声音充满了兴趣,孩子接下来开始尝试投第二个、第三个,…..第N硬币。每一个硬币投下去,我都有应景的语言同时伴随孩子的动作,我此时的语言非常重要,具体有2个作用:

1.认知输入,我让孩子通过听、看、操作来理解一些动词、名词、形容词,比如:翻、丢,扔、盒子、手指、老师、棒、开心,等等,这是刺激孩子感知觉系统的行为,也是促进孩子语言学习的过程;

2.行为消退,我的语言及时的打断孩子即将要自言自语的声音,让孩子这个自言自语行为无法发生,降低刺激行为出现的频率,并且同步培养训练了孩子其他的“玩”的行为,这也是行为消退的过程;

当孩子喜欢上玩丢硬币的游戏,那么这个游戏也成了:

1.塑造孩子适当的行为的强化物;

2.拓展孩子其他“玩”的技能的强化物;

3.兴趣的强化物;

接下来我把珠子混在硬币一起,或者用薄的塑料的形状认知玩具来代替硬币,因为投珠子、丢形状认知玩具的过程中也会有撞击的声音。与此同时,我也对孩子的行为也塑造起来,比如:孩子要想拿到硬币或者珠子,那么身体要坐好、双手要互助合作、学会先用右手去取物、双侧的协调性,等等。再接下来,我对孩子语言方面开始有了要求,比如,指着珠子对孩子发指令:“大宝,给老师;大宝,小手放好;大宝,不可以;……。”有时候,孩子会及时仿说我的指令,有时候仿说会延迟。但是仿说的语言都是应景的,都是老师有意输入的。

随着孩子的“玩”的技能与“玩”的兴趣逐渐增加,我对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行为、能力要求也逐步增加,包括:对视应名、静坐的技能、指令反应,观察模仿,手眼协调、触觉感知,等等;基础认知内容也循序渐进植入游戏中,包括命名、配对、比较、物品功能,等等。在整个基本能力训练的过程中,训练者尽量不要让孩子有自言自语的机会,只要孩子有自言自语的行为,就立刻用响亮地声音给孩子输入应景的语言。在整个行为干预的过程,通过提供孩子可以接受的玩具游戏,及时让孩子注意力转移到当下的活动中,真正地完成了行为的转移与替代!

对刺激行为转移与替代的过程,也是促进孩子的语言认知发展的过程!因为训练者输入的语言是有意义的,是应景的,并且伴随动作操作的演示,加深孩子对听到的、看到的事物理解。孩子的耳朵及时地接收他人的语言,眼睛及时跟随他人的动作,孩子把听到的、看到的再用正确的行为反应出来,这就是认知习得的过程啊!

随着自言自语刺激行为的逐渐消退,孩子“玩”的技能与“玩”的兴趣也逐步提升,孩子的认知功能才能开始向上行走。这时训练者需要不断地巩固与拓展孩子“玩”兴趣,通过玩来提升孩子的感知能力、精细能力、模仿能力、语言能力、想象能力等等。比如:精细动作训练的玩具可以有:蘑菇钉、镶嵌板、涂色等;点数的玩具有:积木、插棍、雪花片等;观察能力训练有:卡片配对、2-5片拼图、按色排列等;视听能力训练:动作模仿、按命名指令取卡片、按数量指令取物品、按空间指令摆放物品位置,等等;语言能力训练:非语言——仿说——需求表达——描述—-提问;词汇量包括:普通名词、动词、形容词、空间词、代名词,等等。让孩子的认知功能在“玩”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改善。所以说,刺激行为的消退是干预训练的第一步!是认知训练的第一步!

孟老师总结:

孩子之所以喜欢重复做自言自语这个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感知刺激,那就需要家长在陪伴孩子过程中,一定要多给孩子输入与当下环境相关的语言。让家长有意义的语言、有意义的动作去替代孩子无意义的刺激行为。量变才能引发质变!这些输入的累积,是行为干预的过程,也是孩子认知能力提升的过程。

但是训练者还要切记:不断地给予孩子提供语言刺激,是远远不够的,是不能达到效果的!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去“玩”、如何去做事;只有让孩子把听到的、看到,再通过孩子自己去动手操作,让孩子整个感知注意力都转移到当下的游戏中,才能形成完整的感知体验。所以必须训练孩子“玩”的技能,培养孩子“玩”的兴趣,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的视、听、动有效地统合起来,到达真正的能力提升!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