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的反义词和意思是什么
反义词 自圆其说 言行一致 意思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揽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这时,人群中一位看客走过来,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道理:小朋友们,今天学的成语是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矛”是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是保护自己的盾牌。所以刺不破的盾牌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前后互相抵触,那就会矛盾百出。后来讽刺那些言行不一致,前后不协调的人。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也告诉我们做事说话皆应三思而后行。
【汉字】自相矛盾
【拼音】zìxiāngmáodùn
【基本释义】矛:长矛。盾:盾牌。比喻说话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
【典故】《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魏书·明亮传》:“辞勇及武;自相矛盾。”
【用法造句】
我们无论是做事还是说话,都要注意有条理有逻辑,不能自相矛盾。
【相近词】格格不入
【反义词】自圆其说;无懈可击;天衣无缝
【延伸】
战国“成都”矛//文物藏于:成都博物馆//
矛由矛头和矛柄组成,是一种长而尖的用于直刺和扎挑的兵器。1985年,在四川雅安市荥经县古城村发现了战国晚期的船棺葬,出土了一件铜矛,上面刻有“成都”二字,被称为“成都矛”,说明最晚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成都”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