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合纵
秦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连横
1
纵横学派
纵横家作为单独的思想文化流派,最早来源于西汉刘向的一本书《别录》:
昔周之末,孔子既没,后世诸子,各著篇章,欲崇广道艺,成一家之说,旨趣不同,故分为九家,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他的儿子刘歆又加了一个小说家,《汉书.艺文志》也采用了这个说法,最早纵横家就是这么来的。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jié]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就有将近200家,4000多篇文章。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
所以这些学派其实源于方便传播与理解的归纳,特别是纵横家,后世认为的纵横之师鬼谷子自己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学派。要想把这个理解透,必须得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2
百家争鸣
在我们的印象中百家争鸣是一场空前绝后的文化繁荣,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纵横家就是其中一个,但百家争鸣其实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文化灾难。
为什么这么说,也是我们之前聊过的天道文明有关,天道文明经过数万年的发展,华夏族积累了深不可测的档案典籍,只有传承有序的正统才能有资格保存应用,我们熟悉的周朝正是华夏的正统传承。
这事得从东周第十二任君主周景王,当时诸侯国早都强势做大了,周王室用的碟子碗酒壶都没有,就向各个诸侯国要,但遭秒拒,便行文骂这些诸侯,这里还出了一个成语是“数典忘祖”。周景王在位时,有一个王子叫姬寿,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名字的原因,反正这个太子很短寿,然后姬猛被立为太子,但其晚年又特别喜欢一个庶出的儿子姬朝,在病重时要大夫孟宾立他为太子,但没等把这个事办稳妥,自己就先走一步了。这样想立姬猛的人就把这个孟宾杀了,还是立现太子姬猛,按理来说遗嘱这玩艺肯定是按生前的最后意愿为准,所以王子朝非常不爽,就率自己这帮人来攻姬猛,而且打赢了,掌握了权力,四年后,太子姬猛同母之弟姬匄(gài)受到晋国的支持,打败姬朝。于是姬朝携带所有典籍奔楚,在王子朝一行中,既有王室成员、世袭贵族,也有供职于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吏和学者,而掌握周王室图书档案的馆长正是老子。在当时携典籍投奔“有道之国”乃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而且也是图书文献管理官员的神圣职责,不过当时王子朝最大的想法应该是得到楚国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掌握权力,应该并没有把典籍送给楚国的想法。但这个哥们特别点背,快跑到楚国了,结果我们熟知的伍子胥与孙武率兵攻进了楚国的郢都,王子朝们只能在周楚交界的南阳地区滞留隐居,而且这帮人基本上不是官就是文化人,这吃饭成了大问题。这帮人没啥力气,但是有文化,还有很多秘而不传的统治经验,天下需要这个的很多,所以王子朝把核心的典籍都藏了起来,拿出一些非核心的典籍换取粮食,维持生活,这里也有能够接触到典籍的随行人员抄了一部分拿出去偷偷卖了的。
据说楚国贵族买了许多,有传言说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就是看了那些上古典籍后的搞出来的。在这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图书馆掌门人老子,不断有人来向其求教问道,老子根据不同人的资质都分别传授了天道典籍。就这样天道典籍开始从官方流落到了民间,民间具有智慧之人,在这些典籍的启蒙下纷纷开悟,孔子学习接触到周礼极相关社会结构与秩序的部分,主打倡导“仁义”的儒家。
当时老子是很不看好这样的观点,认为改天治为人治是行不通的,所以在他《道德经》中说到:”大道废有仁义:”!墨子就得到了上古工程技术典籍,所以墨家有很多“黑科技”。鬼谷子大家都知道了,是其谋略与外交的传承人。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仁政道家:老子庄子——天道清静无为法家:韩非子——主张严刑峻法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兵家:孙武《孙子兵法》——兵法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淮南子》《尸子》——博采众长农家:许行——注重农业技术纵横家:苏秦张仪——合纵连横阴阳家:邹衍《邹子》–阴阳五行学说所以百家争鸣其实都是是天道典籍在民间的生根发芽,而这个争鸣并不是像大家理解上的大家都去争这个学术地位,而是大家的确都是在找一个能够停止天下大乱的办法,都是真心想进行的治国理念,只是已经道裂为百,谁也不能完全说服谁,所以造成了这个争鸣的局面而已。3
朝秦暮楚的纵横家
在世人眼中,纵横家是一个谋士群体,谋划多从主观政治要求出发,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是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这个说法咋一看地位还挺高,好歹是外交政治家,但细看就完了,全是为了自己私欲还反复无常,和小人也差不多了,这是为啥呢,应该这都是人红事非多,后世看不破的原因导致的。为什么说人红呢?是因为在战国之前八百年周室横贯一个世纪,早就形成了“世侯世卿”的模式,有权势的人都是世袭的,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学习天道典籍,民间既没有教材又没有老师,很难学习文化知识的。
但因天下大乱,“王官”便散入各诸侯国,有的则流落民间,有了老师,而天道典籍前面说到也要遍地开花了,所以极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士”。战国时代、周室衰微,诸侯异政,天下纷争,邦无定交、主无定土,产生了军事外交斗争需要,就有这样的策略,主要是为了图存,国有士则存,君无士则亡,越是大事,人心与承载物就越多就越复杂,各诸侯或大夫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了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十分需要借重士的力量,因此纷纷“养士”,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纵横家与行人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春秋》里那外交辞令是最精彩的,里面搞这个的是行人,行人就相当于外交官,在当时春秋时代,周王室还是天下共主,无论怎么打都是一个国的事,就是周,所以周礼大家还共同约守,在出使的时候会有一整套的话术,个人发挥的空间低一些。而战国时礼崩乐坏了,大家也不愿意这一套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所以代表国的外交人员就是爱说啥就说啥,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会更加随意,用比较文绉的说法就是“辩丽恣肆”。在那个年代有些人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些人只想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生活水平,具备说服决策人的能力是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大家把这种行为上升到一种职业,也就是谋生手段,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竞争,在争夺决策人注意力的过程,这种说服的言词就类似现代社会的营销广告战一样,不断的演练、完善、夸张,就是想能够一击必中。
所以《鬼谷子》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统治者对“治理天下”的使用特权,给了大家无限想象的空间,无数士人布衣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了红人。
而被放在一边凉快的世袭的群体也是伺机翻盘掌权,所以这些所谓的纵横家们往往结局都不怎么理想,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一个群体中,大家都喜欢将老板喜欢的红人搞倒,因为红人本身聚拢了太多的权柄与决策人的喜爱了。
还有一层就是世人看不破反朝秦暮楚反复无常这个事,其实当时说是国与国,实际都是诸侯之间的事,这诸侯当时也都是亲戚,姓也差不多就那么几个,往前找都是一票人,给谁家干都是给天下共主干,而当时的文化背景还是天道为治,肯定要寻找有道的决策人,主要是为人民服务。
这种什么反复无常都是后世儒家被君主利用搞出来的观点,其实儒家是强调忠君,但这个君是能够执行天道为民服务之君,一但这个人不是这样,已经就不是儒家所认可的君了。所以鬼谷子一句:“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这个可抵而得被骂了几千年,实在是冤枉得很。4
纵横的本质
我们在现实生活都有体会,无论是单位还是公司,领导想干啥肯定就会用他想干这个事的人,肯定不会用和他唱反调的,领导之所以是领导肯定是有主见的,毫无主见的决策人,可能早就亡了。
而有主见之君往往并不会因人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而恰恰相反,他们在寻找能够帮自己把自己想法实现的人,所以所谓纵横家们如果取得了一点成绩,基本上都是应和君的意志而已,然后对外执行时表现为策士的口舌与策略。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苏秦的例子,如苏秦给秦惠王讲,赶紧麻溜的吗,统一才是王道,天下是打出来的,结果上书十次,也没搭理他。苏秦就想这么明显的事你咋就不听我的泥,其实没有摸透秦惠王的心理,他早就想和苏秦说你以为我不想呀,但现在准备不够、时机不对、实力不行呀,别再上书BB了。结果苏秦折腾了半天,连吃饭的钱都没了,只能回家了。战国策秦策一中记载: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羸(léi)缠绕。縢(téng)绑腿布,蹻(jué)草鞋),负书担橐((tuó):囊),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rèn),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这个故事在后来苏秦发达时,又得到了家里人的崇拜,世人往往解读人间之冷暖,觉得家人没啥人情味,你们想想读书的人多半没啥生产力,都是家里人养着他学习,然后他去找工作怕人看不起他,还给他弄了一身“貂“,还凑了黄金百斤。
据有网友考证这当时值相当于现在5万多块钱,当时秦国被六国联合瓜分的时候整个国库也就是几百万,所以这肯定也不是小数,没准还是七大姑八大姨家借的,然后回来毛也没捞到,能不生气么?我看这待遇就算不错了,后来不还是继续养着他,让他继续研究嘛,这里还有一个八卦,就是他到底看的是什么书成功的?5
到底是太公阴符?还是本经阴符?
《战国策》“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史记》作“周书《阴符》”,《汉书·艺文志》有目录说,太公也就是姜子牙,有《太公》237篇《谋》81篇《言》71篇《兵》85篇,《银雀山汉墓竹简》记载:“太公之书,古亦称周书”但问题来了,根本没有《太公阴符》这个东东呀,要是有顶多也就是《太公阴谋》,因为大家看到谋字,也不知道咋回事总想加上一个阴字,但还是可能也说得过去,但搞成阴符那就不应该了。
现在存太公六韬中的确有一篇是以阴符为题,但使用含义是非常具体狭窄的,类似我们今天理解的虎符,是确认与传递王的消息之用,和黄帝阴符经与本经阴符七术中的阴符是传递天道的信息含义相差甚远,这个我们在后面会详细解析。龙韬·阴符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三军卒有缓急,或利或害,吾将以近通远,从中应外,以给三军之用,为之奈何?”太公曰:“主与将有阴符凡八等:凡大胜克敌之符,长一尺;破军杀将之符,长九寸;降城得邑之符,长八寸;却敌报远之符,长七寸;警众坚守之符,长六寸;请粮益兵之符,长五寸。败军亡将之符,长四寸;失利亡士之符,长三寸。诸奉使行符,稽留者,若符事泄,闻者告者,皆诛之。八符者,主将秘闻,所以阴通言语不泄,中外相知之术。敌虽圣智,莫之能识。”武王曰:“善哉”所以大家的看法就有两个了,一个是坚定认为看的就是《太公》中谋的一些篇章,鬼谷子下山时安排了,说当他遇到困难搞不定时就看这个必有所得。
但这个有损于纵横家的理论水平,你想吧,本来一个纵横家祖师自己写了《阴符七术》自己还定了一个名是本经,然后徒弟下山用自己的学说失败了遇到坎了,还得看别人的书才能成功,这未免说不过去。所以还有一个说法是这个阴符就是本经阴符七术,但为了圆战国策记载的《太公阴符》,只能说是这个托名,因为无论什么事情对错不重要关键是谁说的,老姜的名头够响,说是他说的,那是相当带感的。更有意思的说法是当时看的的确就是《本经阴符七术》,但为什么战国策非得说看的是太公阴符呢?为什么前面加上太公呢?是因为当时将自己尊重的老者都称为太公,不过如果鬼谷子先收的张仪,苏秦又在其后成名,估计苏秦拜师的时候鬼谷子岁数真是不小了,所以叫太公也说得过去。但其实我们反过来想,《战国策》是一本什么书,其实是一本故事书,也是刘向收集整理的,并不是正史,许多都是有演义的成分,非得和这个记载较什么劲,反正《太公阴符》没这个东西,《太公阴谋》也没留下来,也别操这个心了。
这历史吧,你认为很真的东西,根本就不是当时的情况,还有就算是当时记得很真,后面几千年的遗失增减修订早就面目全非了。我们只能根据原始的逻辑来判断历史发生的事情。司马迁经常脑补,脑洞大开,会构建无数令人称赞的文学场景,现在有相当人数的人认为《史记》很多记载都有脑补的成份,大家津津乐道的苏秦张仪二人师出同门,却立场迥异,苏秦先出山合纵然后激张仪入秦,张仪入秦连横,鬼谷一门纵横天下,满足无数吃瓜群体的想像。这个大概率就是港片最常见的双雄并立的梗,无间道、纵横四海、喋血双雄、暗战、上海滩,唉呀,好扯得有点远。
真实的历史不重要,关键是大家想信的历史才重要。我们回到苏秦在家勤奋看书这个梗,据说看了一年,还好这哥们也是一个比狠人多一点的狼人,学的不好就天天拿锥子扎自己大腿,最后终于想明白了这一点了,自己想干啥没有任何意义,关键决策者也就是王的想法才重要,不是自己想要推啥,是对方到底想要啥,就是一个由传统产业思维向互联网思维转变的过程,后来才得成功。6
人人都是纵横家
纵横其实就是人类的本能,说服有资源的人把资源给自己,说服对方要和自己一伙,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并不需要套上纵横家的帽子,有史记载的黄帝崛起,为了打败炎帝八世,肯定是先联合炎帝八世身边不被待见被打压的势力,而其铁杆拥护者蚩尤与夸父两族拉拢也没用,早晚就得有一战的。
在这个意义上来看,其实这些君王决策者本身就是纵横家,当社会中产生了我和你,就产生了不是你影响我,就是我影响你,只要有社会群体在,就会发生互相影响的事情,人和人之间这种相互影响的外部表现就是一纵一横而已,所以人人都要纵横,至于能不能成家,那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不愿意阅读文字的鬼友,可以扫码听我的千聊课程,有在下极具风味的东北话的全程讲解,收费1元,1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另外关于《本经阴符七术》九节课程已经录制完毕,想继续学习的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到鬼谷研习社直播间进行学习。
友情提示:扫码后千聊(因为不收费,自己也要活)会让你关注一个自己出的公众号,然后会自动给你发送听课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