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不懂诗?跟小芳精读两首试一试

随文动态精读法
——以评讲两首诗为例
刘小芳
1
怎样才能读懂,才能理解诗歌呢?
你多读多背,多思考多领悟啊。
一般是得到这样的答案。
多读多背,就能很好的理解诗?
我看未必。多读多背,这是受我国自古以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观念的影响,读得多背得多,确实会增强对语言的敏感性,但对理解力的提升,并不成正比。有的人背成了活字典,也只是会背,只能机械的引用,并不能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自然流淌。
我们的学生其实读的背的并不少,有的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在背,到初中,尤其是高中,仍然不知道怎么理解。不妨问问孩子,问问班上学生,面对一首诗,没有任何工具书可查,知道怎么去理解吗?茫然的必然居多。
2
多读多领悟,几乎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怎样阅读,怎样领悟?
几乎没有人告诉我们,似乎这是一个简单得无需讨论的问题,你天经地义地应该知道。问的人不好意思再问,答的人也觉得这不必回答,不屑回答。
其实,我想说,弄清楚怎样动脑筋,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动脑筋、思考,其实是一个宏大的问题,但也可以简单地说,是在文本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要学会提问,也要学会回答,即养成自问自答的习惯。
我们的学生更多习惯回答老师的提问,回答得好,老师觉得教到了位,学生也觉得自己学懂了,皆大欢喜。其实,这只是一种表面的放心教育,就是教到没有问题了就放心了。
而真正的学习能力是什么,是一种思维能力,是自己能够发现问题,也能解决问题。
3
我平常运用的随文精读法,重在思维训练,引导学生随文动态提问,边问边答,这样,自然地深入文本。
随文精读,根据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提问方法,今天以评讲两首诗为例,来让思维简单走一遭。
试题还原——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野人饷菊有感
[明]张煌言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两首诗都“咏菊言志”,但两诗所言之“志”却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试一把?想一想,做一做。
4
我们来看看孩子们的答案——
这份答案你给多少分呢?
再来看一份
这答案,条分缕析,技巧掌握得不可谓不好,回答得不可谓不认真。
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实则两首诗完全没有读懂。读不懂诗,是学生做题的真正的瓶颈!
这类学生最是让人心疼,其学习往往认真勤奋的,结果却效率极低,几乎读不懂诗。关键是,这个不懂,理解不了诗,不是智商问题,而是方法问题。
5
那么,究竟怎样来精读理解诗呢?我们来看第一首。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首先,理顺诗句表面意思。即用自己的话翻译诗句,说给自己听,或说给同桌听,让潜在的思维显性到语言的层面。
这一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补对象,即根据语境把省略的对象补充出来,这个对象可能是主语,也可能是宾语。这首诗第一句,需要补“把”的宾语,即把什么比蓬蒿?自然是菊;第二句与第四句,都需要补主语,从语境看,都是菊。
二是补介词,这首诗第二句,“九日”前应该补充“于”。“九日”藏着一个文化点,即指九九重阳节,理解为“在重阳节的时候”。
三是明确词语的特殊用法。第三句中的“露湿”,如果理解为露水湿,便没有什么意义,应该是“露水使菊花湿”,再转化为雅一点,表达为“露水让菊花更润泽”,即这里的“湿”处理为使动用法恰当一些。
四是明确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第三句中的“秋香”,不是指“秋天的香味”,“秋”,是点明季节,时令状语可以前置理解,香,则是指菊香。整句可理解为“秋天,露水让菊花更丰润,菊花的清香盈满了两岸”。
其次,理解诗句深层内涵。这需要设问挖掘,且运用概括思维,从现象抵达本质,才能真正理解。
这首诗第一句说“不要把菊花比作蓬蒿”,用原因追问法理解:为什么?
即要思考菊花与蓬蒿的不同之处。可以从生活常识理解,“蓬蒿”是野草,深层含义是低贱、普通,菊花便是高贵、不凡的(也可与最后一句结合理解,诗内圆合融通)。
此句讲王孙应该分清菊与蓬蒿的不同,就说明了他们平时同等了二者,或者说混淆了二者,即暗示王孙们不辨菊,不辨人才。
最后一句“由来不羡瓦松高”,诗人用“瓦松高”要表达什么?
“瓦松高”,表面意思是瓦松长在屋瓦上,显得很高。还需要转化深层含义,瓦松所处的“屋瓦”是指高位、权势、,故瓦松是“依附权势”“攀附高位”的形象,它的高,不是水平能力的高。菊不羡瓦松,即是与之相反的,体现的是“不求高位、不附权势”。这是从反面表达菊的形象,还应从正面进行表达,即菊拥有真正才学能力,具有坚守自我、高洁清幽、傲然脱俗的高贵品格。
第三句“香满池岸”的“香”,表面是菊花的香气,深层上是指菊的品质,这品质具化在与蓬蒿、瓦松的对比中。
这样,整首诗没有一句出现菊,却句句写菊,诗人托物言志,借菊来表达自我,菊的形象,亦是诗人的形象。
6
再来看第二首诗。
野人饷菊有感
[明]张煌言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首先,逐句完善需要补充的内容,理顺句意。
第一句“笑物华”前补主语,谁笑?自然不能把秋风理解为笑的主语,从语境中确定主语应是“我”,这也是整个句子的主语。“秋风”前补介词“于”。这一句理解为“战争方休,我站在秋风中,笑看周围的美景”。
第二句,补“献花”的对象,即献给“我”。野人,是指乡村的人民;黄花,是指菊花。这一句理解为“乡村的人民偏偏送给我一束黄花”。
第三句,补主语,谁看?自然是“我”看。这一句理解为“我看那菊花的枝茎虽饱经风霜但仍象铁骨那样的坚硬”。
第四句,补主语,谁“莫遣金心”?从语境看,应是菊花,或者说是菊花的枝茎,第四句都是前一句“我看到”的内容。金心,指菊的花朵。这一句理解为“它(菊花的枝茎)护卫着不让花朵受风雨袭击而偏斜”。
然后,理解诗句深层内涵,打通文意。
题目是“野人饷菊有感”,即“乡村的人民向我献菊花,我有感”。有什么感慨呢?
一是“战罢秋风笑物华”,在战罢之后,笑看周围的美景。诗人看身边美景,看天下大好河山,自己正是为着这而横戈疆场,一“战”一“笑”,内心自然涌起一份英雄气概和豪壮之情!
二是“乡人偏自献菊花”,从“偏自”二字中,流露出诗人自豪又感动的情感。
三是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从“菊花的枝茎虽饱经风霜但仍象铁骨那样的坚硬,它护卫着不让花朵受风雨袭击而偏斜”,诗人抒发自己也像菊一样,乐观坚贞,虽饱经战争的风霜,但要更加坚贞傲岸,坚守凛凛正气!
诗歌几乎没有主语,一般情况下,主语就是诗人本人。以上理解就是按照常规情况来理解的,把这首诗的“感”定位为诗人本人。
有意思的是,这首诗的“感”,是可以指其他人。即题目可解为“看乡村的人民献花给抗战英雄而有感”,这样,以“战罢秋风笑物华”,抒发的就是对横戈疆场的抗战英雄的英雄气概的赞美之情;“乡人偏自献菊花”表达的是对抗战英雄的感恩、敬佩之情;最后两句,赞美的是抗战英雄具有菊一样乐观坚贞的精神,虽饱经战争的风霜,但更加坚贞傲岸,具有凛凛正气!
这就是为什么在古诗文网的解说中,一会儿说诗人表达自己什么什么,一会儿又在说表达对抗战英雄如何如何。理解上的混乱,是因在补充主语时,前后不一致造成的。
关于理解诗歌补充主语问题,不妨参考以下文章,点击可查看——
《探寻诗歌解读路径 廓清诗情理解迷雾
——<涉江采芙蓉>教学反思》
7
那么,这道题的参考答案是怎样的呢?
①郑诗借“菊”来表现诗人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高尚品格(1分),诗中三、四句把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1分),突出了菊花的高洁、清幽,从而含蓄表现了诗人的操守(1分)。②张诗借“菊”来表达了诗人抗清爱国的坚贞志气(1分),诗中三、四句写菊花的枝茎虽饱经风霜,但仍像铁骨那样坚硬,支撑花朵不受风雨侵袭而偏斜(1分),突出了菊花傲霜凌寒的坚韧,从而含蓄表达了诗人的志向(1分)。(共6分,每点3分)
这个参考答案,可以结合上文的理解进行完善。欣慰的是,学生中也涌现出一些理解比较准确的。
回 音 壁
这两首诗,是高三12月的月考题,所举例子来自年级阅卷场老师的提供。小芳的理解,也只是小芳个人的理解,缺漏或错误,在所难免。分享在别院,一则助力有缘人,再则恳请同仁们指教。
别院主人:刘小芳,四川省双流中学语文教师,全国语文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8年封面人物,2018年四川省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荣获“区十佳青年教师”“市优秀教师”“市学科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市优秀班主任”“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优秀工作者”“双流第九届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荣获全国说课特等奖,荣获成都市赛课第一名。主攻记叙文、议论文写作研究,和诗歌、散文阅读及写作研究,追求诗意地行走,在《散文诗世界》《青年文摘》《四川日报》《四川文学》《草堂》《星星》等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四百多篇(首);在《语文教学通讯》《语文世界》《新课程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专业文章十几篇。出版有关诗化语文的诗集《长成一根苇草》(著),出版有关地震的诗集《震星》(合著),出版教学研究专著《概括与反概括——语文思维的双翼》(合著),有散文作品被选编为中考阅读练习题。
还没有关注?请长按二维码结缘别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