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年味 ?//张玉华

记忆里的年味
再过一周就该过年了,前几天,儿子在电话里说,单位要求每天定位打卡,如果离开,估计需要居家隔离十四天,为了不影响节后上班,他和媳妇响应国家工作地过年的倡议,就在省城过年,不回老家了。虽然已有所心理准备,可听到他们的决定,还是感到多少有些失落,120公里,因为疫情而阻隔,也是没办法的事。家里就剩我们两个人,除了必须认真的打扫房子,已没有多大兴致准备年货,于是给亲戚们打电话:响应政府号召,不串门,少聚集,今年不走亲戚。这样一来,心里反而轻松了许多。
想起过年的忙碌,就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是过年最忙碌的人。
每当进入腊月,母亲就开始念叨“又要过年了!年关难过啊!”我一听说要过年了,总是兴奋地天天板着指头,数着还剩多少天,就能穿新衣,放开肚子吃上白面馍和香喷喷的肉片,根本不能理解母亲心里的愁。那时候家里人口多,队里分的口粮经常不够吃,母亲只能到亲戚家去借。到了年底,就为还账发愁,因为过年往往意味着要了结旧账,不管人家催没催,靠的是自觉。张三家的几十斤玉米,李四家的几块钱,即使暂时还不起,也要诚恳地登门,给人家陪着笑脸说一声。俗话“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接下来,母亲就该为我们的新衣发愁了。因布票有限,家里人口又多,常常是父亲从供销社扯回几块布料,母亲自己用剪刀裁好,一针一线地手工缝制,她要按布料多少,盘算着给我们几个子女一人做一身,或者至少一人做一件新衣,而给她自己和父亲,则是将旧衣拆洗干净,翻新一下,权当过年的新衣。
我五六岁时,发生的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那年春节,也许是家里经济困难,或者是父亲扯回来的布料不够,母亲就用自己织的土布给我做了一件上衣,虽然是新的,但和其他小孩身上颜色艳丽的洋布衣服比起来,就丑多了。我没说什么,但心里一点也不高兴,别别扭扭地穿上这件新衣,和姐姐一起去亲戚家拜年。那天亲戚家来了不少客人,吃午饭时,我怕别人笑话我的衣服难看,死活不肯与那些人同席,姐姐拉不动我,气得眼泪都出来了,无奈之下,亲戚只能让我一个人单独在里屋吃饭。
在给全家人准备好过年的衣服和鞋袜之后,紧接着就是大扫除。那些瓶瓶罐罐要齐齐擦拭一遍,犄角旮旯都要细细地清扫干净。母亲和姐姐打扫的时候,我的任务是帮父亲拉锯子,把粗粗的干木头锯成短节,然后哥哥用斧子把短木节劈成粗细均匀的木条,码到屋檐下。劈柴码得有半墙高,路过的人看到了,总是羡慕地说“这家人真勤快啊!”
腊月二十三小年以后,全家人几乎都在为过年忙碌了。首先是做浆水豆腐。每年,我们家都要做很多豆腐,不光自己家过年吃,还要作为特产送给山外的亲戚。把泡胀的黄豆磨成浆是第一道工序,也是最累人的,因为小石磨全靠手工转动,姐姐,哥哥,父亲,母亲,有时候我也搭把手,一边拐磨子,一边用竹筒把豆子连汤带水舀起,倒进磨眼里,全部研磨成洁白的豆糊。第二道工序是把磨好的豆糊用开水冲稀,然后倒进吊在大锅上包布里,慢慢摇晃包布,滤去豆渣,让豆浆流进大锅,煮沸。第三道工序是从酸菜缸里舀出浆水,用铁勺倒入豆浆锅里搅匀,直至豆浆凝结成豆腐脑(豆花)。第四道工序是把豆腐脑舀出,倒进铺着包布的大竹筛子里,包裹严实,上面再压上重重的磨扇,等筛子底部不再流水,豆腐就算完工了。刚做好的热豆腐,切成小块,浇上油泼辣子、炒葱花、蒜水,既嫩又香,回味无穷。
豆腐做好后,就该轮到蒸馍了,母亲和好面,把面盆放在火炕上,用被子捂严,或者直接把面团放在案板上,在案板下放一个红红的炭火盆,面发好后,用力地揉压,直到面团光滑柔顺,有弹性,再做成花卷、包子、油馄饨等各种形状的花馍,这是亲戚时的礼馍。辈分不同,拜年时拿的礼馍也不同,里面有很多的讲究。
蒸好馍,就该过油了,我们叫搭油锅。油炸馓子、麻叶、麻花,主要是用来招待客人的,油炸红薯、豆腐、丸子则主要是为做菜备用的。
另外还要把猪头肉、猪肠、猪蹄等提前卤好,再做些酸辣白菜、凉拌莲菜等几样小菜,准备工作才算基本就绪。
除夕那天一大早,父亲用锯好的柏木柴,在火塘里生起旺旺的火,柏木燃烧后散发出的芳香,离老远都能闻见。下午两点多,父亲与哥哥等男丁祭拜完祖先,贴好春联,放一挂鞭炮,全家人这才开始吃团圆饭。晚上,各个屋子都点了蜡烛或是油灯,照得到处亮堂堂的,母亲还在忙着包初一早上吃的馄饨,我高兴地把自己的新衣服看了又看,依偎在母亲身边守岁,不知不觉间就睡着了。
光阴似水,几十年弹指一挥间,母亲早已不在,父亲离开也快三年,再过一年我将退休,哥和姐早就儿孙满堂。父亲去世后,失去了心灵的依托,我们兄弟姐妹各自忙着自己的小家,已很难再齐聚一堂。
现在的年货市场,物品琳琅满目,物流高速便捷,吃穿用度,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随时都能满足,根本不用再像父母当年那样辛苦地早早准备。可是无论置办得多么丰盛,总觉得少了点味道。
我知道,那是少了对过年的期盼,少了过年的仪式感,最主要的是饭菜里少了母亲的味道。
作者简介
张玉华,华阴市财政局干部,喜欢用文字记录心情。
1362
勤洗手防疫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