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性诗歌写作理论(五)

阿牛静木:《夜行者》主编,著有《失落的马驹》《鬼斧集》《根性诗歌写作理论一阿牛静木文论集》《当代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诗赏析》等,根性写作践行者,现居大凉山西昌。
目录:
根性写作的召唤力量
立起来的根性写作
根性写作的四重奏
颠覆~时代~有效~可能
一、颠覆。说颠覆感觉上较为暴力,与其说颠覆还不如叫打破。①打破语法,语意,语境……打破常规,固有的秩序,思维模式…… 对客观进行变形描写,突出‘此在’‘存在’主观感受,但这一切皆立于‘存在’上诗写。抛开存在就是抛开根性,抛开根性一切皆无从谈起,记住,根性写作不是一种标榜而是写作诗想,方式。比如彝族汉语诗歌,不是强调这种写作的族根性,而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公共性,普遍性,普世性。
二、时代~有效。我们清楚一位诗歌大师之所以称为大师他(她)必然是形成了一套系统或体系的诗歌认知理念,处理时代的独异方式(并非小国寡民式的自给自足),宇宙观等,也就是成型了根性写作的四重奏:颠覆——时代——有效——可能,换句话说任何一位成功的诗人诗写都会力经这四重奏,根性诗歌写作的树状理念,环环相扣,最后在结合点归一,圆满。所以根性写作的时代性必然是和前面的打破相承应的,只有立足‘此在’才能进行常规的打破重建,诗歌写作才是有效的,有时代性的。如果我们不打开自己所处时代视野,背靠根性,立足当下,那么所有的写作皆是无效的,也就是在诗歌发展史这条线上留下你的足迹,足迹的深浅由你的打破,重建(创造)能力决定。
三、可能。衡量一个诗人的大小,重要与否,很大程度由他(她)所创造的可能决定,他(她)为诗写经验带来了什么可能,提供了什么?而不是其他……
20210130
根性写作的召唤力量
诗的伟大之处在于一种召唤的力量,一种远古,此在经验与超经验精神力量的召唤,因为这种召唤,让诗歌具备了一种公共性或普世性,应该可以这样说任何一首具有历史性的诗歌他都具备这种召唤的力量,这种历史性既是当下的也是未来的既是宿命又是他的精神指归,所以说在阅读部分诗歌时我们会很快获得作者内在的经验感悟,这样的诗歌往往具有一种消费性,小诗人所共有的存在经验,而大诗人的召唤犹如洪钟……,响彻千古,具有历史意义的经验与超经验性。而根性写作的召唤性更多指向于他的①历史性,他的经验与超经验②此在性,此在的经验与超经验。他的历史性对应他的宏大叙述,强大的精神谱系王国,所以我们在读《嘞俄特依》《荷马史诗》等时,不会产生一种距离感,相反会在其中找寻到一种精神力量感,这就是历史经验的一种共通性,一种召唤力量的存在。而此在性更多是一种在现场叙述中寻找诗意。
20210111
立起来的根性写作
《群灵的召唤》是三月份写的一组诗,原先是首长诗,后不满意被我删减了一些,只留了18节,这么说并非这部分就很完美了,相反,删完后无语,说不上好与不好,更多的是未知缘由的无力感,或许和疫情有一定的关系,加上这段时间生存处境(精神)的困难,一直处于不安的焦虑状态,难受至极。《群灵召唤》是我很自觉进行根性探索的一首诗,带有点这段时间个人的经历自传色彩,写到一半几个重要的词语在我脑中“立”了起来如:‘存在’‘根性’‘地域’……所以诗中出现了大量的属于个人的意象词,如发星先生的“血铜”“魔雨”叶舟的“奶盆”等等,在汉语语法结构中你拿出任何一个词组(主谓,动宾……)或单个的字,词出来它都是存在着的,就像一面墙,能立起来的,我们每写一个字,这个字就是存在着的,当你写下个人瞬间情绪,意念……,也是一样的,按沃林格说,这不是你的情感意志而是由你的第二情感再次传递,影射出来的,主体永远是人不变,但它都有个界面,支称立起来的,这是最终的,本质的,和写作策略无关,也是未来的;写作,我们都在找一个支撑点,这样可以最大向度的取消意识形态写作,还原诗意本身。地域写作有“大地域“小地域”之分,而根性也可以分为“内外部”,人主体在场,而‘地域’就是一面墙,或介词,你的扬声器,发声的永远是你,但由你发声波及你的后方,历史,时间,传统,族群……再比如少数民族诗歌,当前,从元认识或直觉写作过度到经验超经验写作,这是少数民族(彝族)诗歌的最大难题,只要跨过这步,少数民族汉诗(彝族)必然是中国很前卫的,很给力的诗写景象,就是以整个人类的视野去看待古老的一些文化,以现代思维重新再造,这必将是最了不起的人类文化意义,在最高的三根集汇点消除个人,地方,达到整个人类的精神高度。匆匆写下这段文字,“记”过去的这段时间……。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