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文艺】 散文:官道口买麸记 ‖ 姚栓奎

点击上边“桃林文艺” 关注我
官道口买麸记
文/ 姚栓奎
官道口就是卢氏的官道口镇,当地话把麸子叫麸,本文依照当地语音称买麸子为“买麸”。朋友也许会问,灵宝是小麦产地,麸子可以说是家家都有,遍地都是,为什么舍近求远、翻山越岭到官道口去买?别急,听我慢慢道来。话说1970年,伏旱严重,靠西塬根的村庄,如我村西留村,往上的岸底、墻底村,往下的坡头、店头村有部分水浇地,温饱问题还能将就。而塬上的几个村完全是靠天吃饭,伏旱造成秋庄稼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只有红薯还能收点。这就是西塬上流传广泛歌谣:“红薯面、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由来。我村塬上的马家寨村有个远房亲戚,我们喊他“高哥”。其实他比我父亲小不了几岁,他家孩子和我年龄相仿,只是辈分低了点。他是个公办教师,每月有几十元的工资,属于典型的“一头沉”家庭。因家里孩子多,且都是长身体的年龄,吃饭自然就多,生产队分的粮食总是不够吃,经常找我父亲联系买粮食。我父亲在生产队当饲养员,喂养着队里十几头牲口。那时候劳动生产基本上靠人力、畜力,喂养好牲口是队里一项重要任务。牲口光吃草是不行的,还要加“料”,牛吃的是“麻森”,是棉籽榨油后的饼状物;马驴骡子则喂麦麸谷子玉米等。我们队每年都有专门种几亩谷子作为牲口饲料。说到“料”,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喂牲口的东西,现在一说饮“料”、“料”理等带“料”的词语,我就会把它和牲口联系到一起。父亲发现给牲口喂麸子比其他粮食容易上膘,科学研究也表明,麸子的营养价值比谷子玉米都高。前几年,我遇见有人将麦子掺在麸子里卖给养鸡的人,很疑惑,一问麸子的价格比麦子高。既然喂麸子好,队里就实行“麸子换谷”的办法:一斤麸子可以换一斤二两谷子。“高哥”就和我父亲商量:买几百斤麸子换谷子,这样,今年秋季家里饥荒问题就解决了。高哥在卢氏官道口、杜关一带教书多年,当地有他很多学生,山里交通不便,麸子便宜,高哥就决定带着我到官道口去买麸子。记得那是初秋,气候凉爽,我们带了四条“布袋” (装粮食用的,棉线制作,装满粮食又叫装子)就步行到县城。高哥在教育系统熟人多,当时的灵宝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医疗班的学生到卢氏采摘连翘,学校派车去卢氏拉连翘,来回顺路,我们就乘这个卡车去官道口。官道口是官、商来往卢氏、灵宝、洛宁三县必经之道,又系四山环绕,地势险要的隘口,因而得名“官道口”。当时灵宝唯一通往卢氏的公路是经苏村、福地过南天门到管道口,再经杜关到卢氏县。70年代修建战备公路“300工程”,从灵宝经苏村塬饶过官道口经杜关到卢氏。再后来209国道,呼北高速,是从灵宝经川口、官道口到卢氏。汽车车到官道口时,已是下午了,又走了好几里才到了高哥的学生家里,这个学生在村里当民办教师。高哥说明来意,学生热情接待。吃过晚饭,就各家各户收集麸子,到9点多,大约买了200多斤,但还不够。学生说,他有个同学在村里管水磨,磨面是收取麸子作加工费的,那里肯定有,再到那里买点。水磨地点和管磨的,高哥都熟悉,我俩就借了个架子车前往水磨去。水磨的地点在官道口和杜关之间,有近十里路。初秋的夜晚,漆黑一片,宁静的山路,偶尔有秋虫在鸣叫,只有我俩拉着吱吱作响的架子车在山中疾行。转过一个山弯,听见流水声,有又微弱的灯光亮起,水磨到了。买了一装麸子拉回官道口已是凌晨两三点了。第二天,上午,运连翘的车如约而至,我们将四装麸子装上车 ,高哥有事,我跟车回灵宝。下午,汽车到了灵宝尹庄火车广场旁,我把麸子卸下,再想办法运回去。我把麸子放在车站广场前一个卖炒凉粉的摊位前,委托摊主照看一下,就去找人稍口信让家里来人运回。车站离家20多里,那时候没有电话,也没有其他运输工具,只能找人稍口信 。在车站旁转了几圈,找来找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见到了我的邻居在车站办完事回家,就给他说,让我哥拉架子车来车站接我。然后就坐在装子上等候。天黑了,卖凉粉的收摊了,哥哥没有来;深夜了,街上没有行人了,哥哥还没有来。无奈得很,只有等天亮再说吧。好在天气不冷,我就躺在麸子上睡觉,麸子里有很多麦虫,钻到身上,爬来爬去,使我一夜不得安睡。第二天一早,哥哥就拉着架子车来了,一问原因,让人哭笑不得:原来邻居把口信也稍到了,哥哥也拉着车到县城来了。他以为汽车拉的东西,自然是到汽车站。汽车站和火车站还有好几里路,夜里他到了汽车站,转了几圈,喊了几声,不见我的踪影,就返回了。回到家里,父亲说,汽车站没有,你咋不去火车站看看。哥哥恍然大悟,说:噢,明天一早去。官道口买麸子之事过去40多年了,回忆起来记忆犹新,让人落泪。看看今天的生活,对比过去,让我倍加珍惜今天。
作者简介
姚栓奎,灵宝函谷关西留村人,文学爱好者。1973年入伍,海军东海舰队服役。转业在三门峡市政府工作,2014年退休,现居住三门峡市。
作者往期作品欣赏
【桃林文学】 瞬间 ‖姚栓奎
【桃林文学】条条圆梦路 ‖ 姚栓奎
【桃林文学】 诗歌:她就是她 ‖ 姚栓奎
【桃林文学】 散文:蓝馍‖ 姚栓奎
【桃林文艺】 散文:记忆中的台山岛‖ 姚栓奎
【桃林文艺】 散文:灵宝老县城印象‖ 姚栓奎
目前已有100000+网友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