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学计划_六下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SOS~~~~!!!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活动)过程记录表

●活动的内容,具体干了什么事,在这个过程中你干了什么,你们小组成员做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一些感受.
●网上有模板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域有哪些?

●http://www.doc88.com/p-182331531854.html去看看这个网站吧,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

问题补充: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研究活动,让学生学会搜集诗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还能对诗歌进行简要的赏析,部分学生还可以试着写一写诗。 2、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古诗和新诗的区别,认识一些诗人,增长一些文学常识,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对美的欣赏力,积累优美的语言材料。 3、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记录整理等活动,提高学生相应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学习诗歌的分类和掌握一些学习诗歌的方法。 4、通过朗诵表演、展示诗集和原创诗作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增长他们的勇气,提高自信心和培养创造力。活动重难点: 重点:组织搜集诗歌的活动,分类整理的活动和汇报展示活动,引导全体学生参与。 难点:组织“诗歌朗诵会”;把各人的整理汇编成集;指导学生进行写一写诗。 活动安排:分“搜集诗歌——看”“整理诗歌——抄”“欣赏诗歌——析”“诗歌朗诵——读”“推荐好诗——编”“原创作品——写”“诗歌知识——赛”“综合汇报——展”八个系列,在第十三周和十四 周进行学习活动,每个系列一至二课时,最后在一月份(大约十八或十九周)进行一次全面的汇报展示活动。 诗海拾贝 第一课时活动目标: 1、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讨论和制订班级活动计划。 3、成立活动小组,制订各小组的活动计划。教学过程: 一、阅读单元导语,提出学习目标 1.引语: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这节课我们先成立活动小组,制订各小组的活动计划。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 6.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三、展示学习成果,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课外延伸: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 第二课时活动主题:诗海拾贝 (阅读材料 :《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活动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激情谈话: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2、提出学习目标: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小组合作:读准读通读顺古诗,质疑问难。 2.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三、展示学习成果。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相机引导。 3、指导朗读: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2)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四、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五、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六、课外延伸: 1、背诵这两首诗。 2、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第三课时活动主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了解古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 2、提出学习目标 (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 ( 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3)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① 让学生了解诗、词、曲。 西江月:词牌名(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它不是这首词的题目,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如我们学过的《忆江南》) 天净沙:曲牌名(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它不是这首曲的题目,它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曲的题目是秋。)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诗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 ② 小组合作,理解词语。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 (二)披文悟情 1.默读诗歌,体会两首诗歌的异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指导。 4.在班上有感情朗读展示。 5.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五、课外延伸 1、课后背诵这两首诗歌。 2、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元曲。 第四课时活动主题:《太阳的话》《白桦》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激情朗诵,提出学习目标 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到了近现代,诗坛上又出现了一大批新诗人,新诗作。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诗,感受它与古诗的不同,我们先来读读《太阳的话》《白桦》这两首诗,了解现代诗的特点。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领略到它不同的魅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展示学习成果 1.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展示自读后《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的发现。 (2)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师生合作,激发知识冲突 1、小组讨论交流:诗歌有什么特点?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补充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五、课外延伸 1.背诵这两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第五课时活动主题:搜集诗歌活动目标: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3.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活动重难点: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活动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再次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 二、学习成果展示 师生一起回顾中国诗歌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解。 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学生稍作了解。 2、什么是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 与诗同行 郭永胞 第八课时活动主题: 诗歌朗诵会活动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活动重难点: 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活动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在班里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二、制定活动方案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三、制定一张班级朗诵会安排表。 四、根据安排表展示 第九课时活动主题: 自己动手写诗活动目标: 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2、尝试写诗。 3、培养热爱生活,做生活有心人的情感。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师: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咱们在诗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了解了许多关于诗歌的知识,谁能谈谈自己前一段活动的收获? 2、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可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一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3、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尝试写诗。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合作学习: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师相机归纳板书:大胆想象 3、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三、激发知识冲突 现代诗歌有哪些常用的写作方法? 1、巧用比喻: 2、妙用拟人: 3、运用夸张: 4、运用假设 四、学生尝试写诗,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五、小组交流,评、改。 六、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第十课时活动主题:合作编诗集诗歌知识竞赛活动目的: 1、通过编诗集,培养学生编辑、合作能力,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2、通过诗歌知识竞赛,增强对诗歌的兴趣,加强诗歌的积累和理解。活动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合作编本小诗集 1、咱们已经收集了许多诗作,欣赏了著名诗人的佳作,还自己动手写了诗当了小诗人了!这么多我们喜欢的诗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让我们来编本诗集,把这些珍珠串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吧! 2、小组合作编辑 二、成果展示: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诗集 三、激发知识冲突(诗歌知识竞赛) 1、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组。 2、搜集竞赛题目:如:诗句接龙、诗歌常识、诗句释义等。 3、出题方式:学生出一半的题,教师出一半的题。 4、知识竞赛题型: (1)必答题.每组5道题,每题10分。 (2)抢答题。共20道题,每题10分。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 (3)风险题。每组2题,分成10分、20分、30分三个分值档,答错扣相应分值。 5、评出优胜组。 四、小结 通过这次诗歌竞赛,我们无论是对诗句的积累、理解,还是在诗歌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希望我们能继续积累更多的诗歌。 第十一课时活动主题: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活动目标:学写简单的活动总结活动过程:一、提出学习目标 1、同学们,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开展得比较成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出了语文课堂,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延伸到了其他课堂和学校以外的其他地方,在这样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大家都有了一些收获,今天,我们就把自己点滴的收获总结一下,让我们今后的活动开展得更好。 2、还记得活动开始时我们自己拟订的计划吗?请大家将自己的活动计划浏览一遍,回忆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想想本次开展了哪些活动,哪些活动自己收获比较大,然后用5——8分钟的时间写一写。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就象大家写的一样,这次活动我们有了不少的收获,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还记录了点滴体会,赶紧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活动中的收获,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教师相机板书:诗歌的特点诗歌的分类朗诵的技巧学习写诗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3、展示自己写的总结 三、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接着刚才所写的活动过程,详细地写写自己活动中的收获。 2、小组里交流总结,评选出优秀总结。

玲玲期末考试的成绩:语文92分,英语90分,科学94分,综合实践86分,数学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

问题补充:求玲玲数学多少分?
●解:设玲玲数学X分 (92+90+94+86+X)÷5=X-6 362+X=5X-30 4X=362+30 4X=392 X=98 答:玲玲数学98分。

我要写综合实践去老人协会打扫卫生,要写活动记录,活动感受(编)。告诉我怎么写,谢谢了

问题补充:我要写综合实践去老人协会打扫卫生,要写活动记录,活动感受(编)。告诉我怎么写,谢谢了
●活动记录就写你去老人协会打扫卫生的过程,就和平时打扫卫生那样写活动感受就写你在那里打扫卫生,受到那些老人的表扬,老人们对你和蔼可亲,你了解到一些老人是独居老人,你觉得这个社会应该关爱老年人,让他们得到幸福快乐…….把话题拉到社会建设,个人如何做,我们要努力学习什么什么上面去

关爱老人的综合实践活动,些计划什么的

问题补充:关爱老人的综合实践活动,些计划什么的
●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历来非常重视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但是,建国后受”左”的思潮干扰,相当长的时间里,它却一直被视为作封建伦理道德观而加批判,致使人们提及子女应对父母孝敬时,莫不怕被扣上封建孝子贤孙的帽子而讳言”孝”字。近几年,由于社会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传统孝道中的积极因素重新受到重视。我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而种种现象表明老龄化社会更需弘扬孝道。  孝道的涵义及两重性  ”孝道”是一个涉及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规范,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甲骨文中的”孝”是一个会意字,由儿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意思是人老了,行动困难,应由子女扶持。后来人们对孝道的解释逐渐具有两重性。  古人对孝道的解释有合理的一面。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一个能事奉双亲的孝子平时要以最诚敬的心情去周到地照顾父母;任劳任怨地服侍父母,精心照料;父母过世时,要以最哀痛的心情来追思父母。”父子之道,天性也,”父亲的培养、教育儿子,儿子奉养、尊敬父亲,这是人类自然的天性。《增广贤文》有”羊羔尚有跪乳之恩,乌鸦也有反哺之义”的警世恒言。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类这一高级动物?孔子认为,在一切生灵中唯有人最为尊贵,在人的所有行为中,孝最伟大,而在所有的孝行中尊敬父母是最为重要。子女的孝敬是对他们一生辛勤劳动的报答。孟子进一步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主张。意思是说,不仅要尊敬自己家的老人、爱护自己家的孩子,而且同时要尊敬和爱护别人家的老人与孩子。  孝道不仅对家庭生活而且对社会生活也有积极意义。孔子说,礼说到底就是一个敬。敬是人与人相处的润滑剂,只有尊敬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意思是说,一个懂得热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敢厌恶别人的父母;一个懂得敬奉自己父母的人,就丝毫不敢怠慢别人的父母。”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教化百姓和睦相处,没有比用奉养父母的孝道更好的办法了。百善孝为本。孔子将孝道的内容归纳成三条:”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在家庭内,子女尊敬长辈,长辈爱护子女;在社会上,尽职尽责,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传统孝道中有其不合理的一面。中国古代很有影响的书-《二十四孝》将孝道绝对化,愚昧残忍的事迹被当作尽孝的最高道德榜样。封建社会又将孝道引向极端。家长制在家庭中实行专制主义,父母具有无限的权威,子女的思想和行动自由受到限制。家庭中不平等的尊卑制度,窒息了子女的独立精神与人格的健康发展,成为子女沉重的心理包袱。行孝被无限扩大,不仅包括子女对父母所做的一切,而且还包括子女的全部行为,借助孝道培养人们的顺从、驯服的品质,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成为束缚人民的绳索之一,受到现代人的抨击。提倡孝道并不意味全盘继承,现代孝的规范是对传统的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抛去封建因素,尊老、敬老、养老仍然是我们应具有的传统美德。  告别孝道为时尚早  经济上赡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是养老的三个基本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使享受退休金的老人越来越多,国家也在社会福利服务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社会养老发展迅速。但是,我国的城乡差别显著,社会保障制度仅在城市中建立,大约三分之二的农村老人依然依靠家庭养老。即使在城市,社会福利十分有限,社区服务起步不久,远不能满足广大老年家庭的需要。在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老年父母对代际之间亲情的渴望更加强烈。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新旧体制交替。尽管社会养老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然而,市场经济的波动性以及新体制的不稳定性使社会养老将难以取代家庭养老,预计在今后半个世纪,家庭养老将继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孝道在维系家庭养老中依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中西方文化的影响给传统的价值观带来巨大冲击,”敬老、养老”观念在一些年轻人思想上已日渐淡薄,有人视父母为累赘,对父母态度粗暴,歧视、甚至虐待父母。两代人之间没有亲情,只剩下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人格得不到尊重给老年人带来精神刺激,生活上得不到照料使老年人肉体上遭受痛苦,物质上得不到供养导致老年人失去起码的生存权利。当前,老年人的诉讼案件中,不少是由子女不孝而造成的赡养问题和精神问题。在家庭养老为主的国度,一旦失去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将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社会转型越快,我们就越要注意保持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尽孝贵在孝心、关注精神慰藉  从总体看,尊老、敬老、养老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年轻一代具有的美德。然而,在一些人的思想中对孝道存在种种误区,例如:  ·只满足使父母食饱衣暖,不了解他们的其他需要。  ·认为老人退休后无事干,理所当然应该做家务,导致老人负担过重。  ·父母有了退休金、存款后,子女便没有赡养义务了。  ·厚葬薄养,孝死不孝活。  ·有条件赡养、照顾老人,却强行将老人送进敬老院。  ”孝”作为一种优秀文化现象,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拨乱反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改革开放给劳动者带来巨大的压力,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强,影响对父母行孝。敬老传统在中年人身上保留得比较多,而中年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目标的黄金阶段,多数人是工作岗位上的中坚力量。但他们上有老,下有小,面对家庭和事业的两付重担,他们愈来愈感到”奉陪不起”,照料父母已不再是单纯的道德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历史的变迁要求赋予传统观念以新的内涵,现代人尽孝既要继承传统孝道的合理内涵,又要适应新时代的需要、符合时代的精神。  首先要有孝心。行孝是一种充满爱心的行为,尊重、关心父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满足父母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说话和蔼,非原则的事情多谦让,批评和建议要委婉、耐心。  其次要尽力而为。尽孝要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既满足老人的需要,也不耽误工作。优秀共产党员、援藏干部孔繁森并没有因为要孝敬老母亲而离开西藏。同时,也没有因为长年在外而忘记尽孝。他每次从西藏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梳头、洗脚、洗衣服、洗被单,用排子车拉母亲到村头树荫下、河边游玩。  第三要重精神慰籍。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之后,父母们最期盼和最渴求的是子女的精神慰籍。作儿女的能够经常问候,日常生活伸一把手,生病时多探视,有暇时和他们唠叨唠叨,他们就心满意足了。独居老人更希望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让老人精神愉快、健康长寿,比给他们贵重的金银首饰都实在。  另外,在大家庭尽孝,子女间要协商解决。兄弟姐妹之间,彼此的经济、工作和家庭条件均存在差别,赡养、照料老人,应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人有孝敬父母的责任与义务,不能借口其他人已经尽孝而为自己不尽孝开脱。  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  各种老年福利设施的建立与发展为家庭养老提供了方便,但事实上,有不少子女怕背上不孝子孙的恶名,宁可自己受累,也不敢将老人送往敬老院;也有的老人自己不愿去敬老院,因为怕别人笑话自己无孝顺子女,或给子女带来思想压力。  目前,人们对”送老人进入养老院该不该”还存在意见分歧。一种观点认为,送老人到敬老院是不孝顺。这样做只履行了经济上的义务,没有履行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的义务。把老人送往敬老院,疏远子孙亲情,割断其本来可以安享的天伦之乐,对老人是一种精神打击。目前敬老院条件还不好,有人会以工作繁忙等种种理由为借口将老人送往敬老院,以求自身解脱。持反对的意见认为,如今敬老院条件不断改善,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具有良好的娱乐、医疗和看护功能。老年人住在敬老院可以得到很好的照料,生活愉快,同时子女也可以腾出精力投入工作和生产,是一个两全其美的事。  对敬老院与孝顺的关系问题的争论,反映出在养老社会化过程中人们的行为取向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发生的冲突。社会养老取代家庭养老,仅仅是减轻了子女物质和生活上尽孝的负担,但并没有取代精神上尽孝的责任和义务。送老人进养老机构是否孝顺,关键看动机,是为让老人得到更好的照料和护理,还是为了遗弃老人。而动机如何则看后续行动,看子女能否一如既往地继续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继续关心老人。在新形势下谈论孝道,不能只看”孝”的外在表现形式,而要重视其内涵。注重生命质量,让老人安宁舒适地走完生命的历程才是子女献给老人最大的爱。  发展中国家普遍注意保持敬老传统。日本、印度和韩国与我国一样实行”子女必须尽孝道”的政策,鼓励赡养照顾老人。新加坡等其它一些国家正在考虑实行类似的办法。香港和台湾在现代化过程中也十分注意传统伦理道德的宣传,许多电视和文艺作品中都强调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借鉴。  提倡孝道尽管是强调家庭在养老中的责任,但是,另一方面,子女尽孝也离不开社会的努力。当社会提倡孝道时,也应该努力为成年子女尽孝创造条件,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不过这是另一个讨论的话题了。  代际和谐与社会进步的途径  联合国确定1999年为国际老年人年,主题是:”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的重要前提是代际和谐。两代人之间无论是社会的还是家庭内的,都要相互依存,相互帮助,以实现不同代人的共同利益。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心老年就是关心自己的未来。弘扬孝道正是实现代际关系融洽、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的重要途径。在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提出孝道问题的目的在于唤起全社会的老龄意识,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进步。(作者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人口统计调查室主任)  来源:来年服务网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