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和一个同行朋友聊天,朋友说到目前物业行业招人越来越难。一个区域级别的物业总动辄要上百万年薪,甚至还希望有股权期权等额外的安排,这和几年前的物业市场招聘行情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然后他问我,你觉得物业人现在为什么都越来越浮躁了?我笑问他,兄弟,你有听说过一个夕阳行业里管理人员普遍浮躁吗?停了一会儿,他喃喃地说,那倒也是……
? ?不可否认,他说的是当下的一种现象,而且很多圈内人似乎也有这样的感觉。不过,存在即合理,任何事物都要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姑且不论浮躁是不是物业行业管理人员的普遍现状(其实并不普遍),我们先来理性分析一下目前行业所处的环境。
分析一:时代不同了
? ?我记得10年前曾经请一位当过中海物业副总的培训师张总,来给物业同事们做培训。她给我们讲了一个亲身故事,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知悉了同一级别地产同事们的年终奖金十倍于己,她当时就哭了,不是因为自己钱少,而是因为自己管物业一年的艰辛努力,并没有获得价值的认可。这就是行业的差异,是物业人曾经胸口的痛!这个故事让我们记忆犹新。如今10年过去了,物业行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至少,现在物业人与同级别地产同事之间数量级的差异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分析二:要求不同了
? ?且拿物业项目经理这个岗位来说一下吧。以前物业项目经理最核心的任务是管好服务品质(做好客户满意度),其他都不重要,甚至项目亏损也没事儿。但是,现在对物业项目经理的要求可真是既综合又全面。物业经理变成了一个项目的当家人,不光要管好品质,还要抓好经营。既要当好服务者,又要当好经营者。而现在的要求高很多,收缴率,满意度,多经指标,甚至以此项目为圆点多少公里半径内的外拓也需要由该项目经理来负责。现在物业项目经理的职责定义和10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同理,区域物业总职责也在不断扩大,无怪乎有些大的服务商把区域物业总直接册封为区域物业总裁了。
分析三、行业不同了
? ?以前的物业行业是整个房地产产业链的末端,有地产属性的物业公司其核心任务是服务好房地产销售,带动老业主的重复购买和推荐购买。服务的价值从卖房子的溢价中体现,钱被地产营销挣去了。但是现在的物业公司更多是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了。有本事,物业你自己去挣钱,从市场上挣钱。因此,物业公司的职责现在是满足各类客户全方位的服务需求,有对C端(小业主)的;有对B端(机构客户)的,还有对G端(政府)的。物业公司需要经营好客户资源,有效地利用流量入口的定位,把流量变现成利润,这成了物业公司的新使命。现代化物业公司早已超脱了基础服务领域,更多是在向生活延伸服务、社区运营等领域发展,已经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可以说:时过境迁,此物业非彼物业矣。
? ?综上所述,物业服务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发现。物业人的价值也因此被重新定义,这是行业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 ?今年年初,某头部物业立军令状,矢志完成年3.5亿方的外拓指标。3.5亿平米的管理面积呀!秒杀99%物业同行的管理规模,却只是人家一年的拓展目标!真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你说,物业人能不焦虑吗?!当今物业,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你想佛系一点都不行,形势逼人也。
? ?此外,资本的加持正深刻地改变着这个行业。尤其在最近几年物业公司上市潮中,越来越多的跨行人员加入到物业行业中。客观上促进了物业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地产类、资本类、科技类人才的加入,让物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人才竞争局面。由于物业是一个门槛并不高的行业,它实际上属于一种资源整合型行业,原来的物业人面临着越来越多跨行人才的竞争。而跨行人才的起点通常高于传统的物业行业,所以也带动了整个行业薪资水平的水涨船高。
? ?当然,传统的物业人也不要过于焦虑,各有各的优势嘛。老毛说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要怕人说你土,土八路也能干翻洋鬼子。在竞争中,物业人要扬长避短,并保持开放学习的心态,就可以在竞争中不落下风,毕竟物业还是你的主场。
? ? ?回望从前,物业行业一直过的都是苦日子,现在好不容易行业的春天来了,刚想提出一些改善性的需求,突然发现分奶酪的人纷至沓来。物业人能不焦虑吗?而且谁也不知道这个春天能够持续多久?如同NBA的球员,职业经理的黄金期就那么几年,行业的黄金期也许也就那么几年,目前在风口期不积极有为,难道等着窗口期关闭了之后再去只争朝夕吗?因此,许多物业人急于改变,生怕错过这个黄金发展期,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也有利于行业保持较高速度发展,未见得都是坏事。
? ?回到开头同行关于“浮躁”的话题,我认为其实更多的不是浮躁而是焦虑,而适度的焦虑其实是有利的。由于行业的发展太快,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形势所迫,也许“浮躁”不可避免,更也许这个“浮躁”才刚刚开始,说不定还会持续好几年的时间。?
现象如此,下面再说说应对方法:
? ?先从公司角度而言,在当前情况下,选择物业人才是需要有更多的理性判断。俗话说,地产最大的风险是拿错地,物业最大的风险是用错人。如何选人、用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目前物业人才市场确实出现了一些高配低用的情况。管理者要辨别清楚两类人才。
一、厚积薄发型
? ?这类的人员通常在物业行业历练的时间比较长,经过了物业发展的相当长的一段周期,已经对整个行业的基础服务比较在行了。除此之外,在增值服务方面,城市服务方面也有相当长时间的积淀。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好的平台,那么他就可能迅速带来价值。其实,人才成本不能完全看绝对值,还需要看相对值,即性价比。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一个年薪百万的区域总能够带来千万级的价值,那么百万年薪其实也是不贵的。
二、水涨船高型
? ? 这类人才主要因为目前物业行业的发展比较迅速,对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因供求关系产生变化,而要求的薪资提升。这可能只是当前行情下的一个阶段性的现象。因为当下各级别的人员薪资水平都存在一个水涨船高。但许多人实际上每年都做着同样的工作,在能力方面并没有质的飞跃,在创新方面也没有接受过足够多的检验。这种情况下,组织就需要谨慎了,可以通过优化岗位配置,增加智能化设施来取代部分的人工管理职能,可以控制一下管理费率。
? ?物业HRD要有比较敏锐的判断力,甄别出这两种类型的人才。即使有些人过往业绩比较出众,也要处分区分出哪些是平台的能力?哪些是个人的能力?哪些是个人叠加平台后共同产生的新能力?
? ? 另一方面,从个人的角度而言,在纷杂巨变的环境下,更要保持一个冷静理性的心态。仔细分析自己从业的竞争优势,真正认清自己。千万不要把平台之势当个人水平,也千万不要把短暂行情当成永久能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创业型选手可以择机而起,顺势而为,现在确实是个好时点。平台型选手则需努力在一个适合自己、真正需要自己的平台上努力干,与平台共成长。
? ?有些时候,个人甚至要多做一些艰难的选择。年轻经理要把目光要放得更长远一点,不要太局限于眼下的收益,不要太纠结于短期的回报,这个时候物业人更应该放下浮躁,理性选择,三思而后行。纵使“乱云飞渡难从容”,也要铭记“吹尽黄沙始得金”。
? ?总之,不论是对组织还是对个人而言,越是在风口期,越是要谨慎判断风势与风向,越要不断历练识人、判事的本领,在竞争中成长。
? ?物业人,风物长宜放眼量。立足当下,放下浮躁,抓紧行动,奋发有为,与行业同发展、共成长才是王道。
? ?以上观点,未必正确,仅供参考。
HL
202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