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界】万七顺:你是我的眼

点击上方【中州作家文刊】关注平台
No.129
你是我的眼
江西浮梁 万七顺
人生漫漫,路有千条。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的人,我想最重要的,莫过于父母和老师。
求学的过程中,辗转多地,所识老师甚多。他们的名字依然记得,他们的形象清晰在目。
鲍老师是我小学的班主任,典型的乡村教师形象。平头,国字脸,穿一件洗的发白的中山装,上面的口袋里插一根又黑又粗的钢笔,极有学究味。常年一双解放鞋。他讲课时,乡音很重,让我们觉得很亲切。每天早上,他总是早早地来到学校扫地、烧开水。我所读的小学是由一座大祠堂改建的,学生活动空间很大,扫完那么多地方,费了鲍老师不少时间。他对学生很严格,坐姿、站像、写字都要我们中规中矩。他不苟言笑,学生都很怕他。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于学生的背书要求极为苛刻,不许卡壳,不许漏字,加字,错字,不许回背,一有错,我们就要到地上去捡书了。也正是鲍老师对学生要求如此严格,当年背的书,虽已过去几十年,现在依然清晰记得,也正是鲍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严谨,对于为人之师的我来说,影响很深,使我在教学工作中,从不敢马虎。

小学毕业那一年,我获得了全乡毕业统考第一名。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刚刚和几个同学去别人菜园地里偷摘枣子回来,当快走到家门口,便听到了鲍老师的声音。我很害怕,不敢进去,赶快找了一个阴暗处,将装在口袋里的枣子全部丢掉。进入家门口,鲍老师看到我很高兴。他告诉了我考试的好成绩,向我祝贺,同时,又像在学校一样,把我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即将读中学了,到了中学更要努力,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做人要有正义感,要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听到这番话,我很感激又有所羞愧。老师那晚对我说的话,让我铭记一生,老师的那次教诲,给了我勇气和力量,让我赢得了一身正气。
鲍老师退休后,我也去了外地求学,每次回家时,只要遇见鲍老师,他仍旧是对我的学习生活关心叮铃。今天想来,为人之师,亦如为人之父母,这句话真是贴切。老师视生如子,对学生的拳拳之心,是这样真切感人。只是当时年轻,尚未体会其中的真味。

我的高中数学老师是武智理老师。印象中,他一头密密的黑发,脸上棱角分明,富有刚毅,时常穿一件青色的中山装,但从不在衣袋口上挂钢笔。上课时,总是提一个老旧的黑皮包,鼓鼓囊囊,里面净是书和资料。高中的数学很难,但大家都喜欢上他的课。他讲课条理清晰明朗,思维极其敏捷。他上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常常用他那幽默的半普通半方言的语言,将我们带到数学的境界里,用严密而又活跃的抽象思维,引导我们去打开数学王国的一个个大门。武智理老师的数学课,给人一种出神入化的感觉,有时不禁久久沉浸其中,细细回味。他用他的学识和智慧告诉我们:数学,如此简单。武智理老师以他那精湛的教学技艺,率领他的学生在许多国内国际数学大赛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佳绩,为北大清华输送了一个又一个优秀学子。
人们都说数学枯燥无味,而武智理老师却能上的有滋有味。他教授数学,不只局限于知识化,能力化,而是艺术化。而这一切源自于两个字:热爱。热爱,可以化平凡为神奇。武智理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一个个成就,书写了教书匠如何成为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武智理老师用热爱诠释了教育是有温度的事业,用热爱诠释了努力可以成就最好的自己。武智理老师堪称大国良师!
刘宝玲老师是我遇到的一位恩师,我不是她真正的学生,而她却真正是我的老师。
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学生来说,学英语的条件很有限,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农村学校的孩子来说,缺少英语方面的师资,缺少英语授课的资料。那个时候,英语作为高考必考的一门功课难倒了很多学生。这个时候,我们听到有老师上“大课”,而且这位老师上课上的特别好。后来经打听,是市区一中的一位姓刘的老师利用周末,借用铁路中学的大教室义务给学生上课。许多学生,包括市区、市郊的都有,慕名前来听课。记忆里,刘老师微胖,面目和善,声音很好听。她上课时语速慢,发音清晰、标准,讲课的知识点很清楚。有时候,在讲到比较难的地方,她会问问大家有没有听懂,如果有人反映没有听懂,她就会停下来,又重新讲一遍,不厌其烦。
刘宝玲老师上大课,一上就是一上午,一站就是大半天,中间只喝几口水。课间的十分钟,大家都争着上前去问她的问题,她都很有耐心地讲解。她还时常将她自己编写的资料油印出来,然后发给大家。拿着散发浓郁的油墨香的一份份资料,我们如获至宝。在刘老师的无偿帮助下,许多同学的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高考那年,我们一起上大课的同学英语考的都不错,有很多人考上了大学。我们这些本不相识的同学,因为求学,互相认识了,大家相约去看看刘老师,以表示我们的谢意。记得那天去看刘老师时,老师正在自家院子里洗衣服。我们走进她的院子里,叫她刘老师,她开始有所惊讶,因为不怎么认识。上大课时,她教了很多学生,这些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当我们做了一番说明后,刘老师高兴地说:“想不到我的一点微薄之力,帮你们圆了大学梦,真好”刘老师的话语朴实、简单、真诚,道出了一位老师朴素而又崇高的精神境界:能给予学生,能帮到学生,那就是教育的最好。后来,又听说有很多学生去看望她,都是表达对刘宝玲老师无私帮助的感激。

当一位老师真好,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做一位老师很幸福,一生无欲无求,可以桃李天下。
如今,我已从教近三十年。一言一行,或多或少都有自己老师的影子。感谢我的生命中遇到了这些恩师,他们给了一双眼睛,让我学会看淡名利,看重责任;看淡得失,看重道义。让我明白了,在平凡中,如何成为口的巨人,做行的高标。
如果有一天,我能登高望远,我要感谢我的老师给了我一双千里眼;如果有一天,我能做到鹰觑鹘望,我要感谢我的老师给了我一双慧眼。
亲爱的老师,感谢你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她去寻找光明。

作 者 简 介
作者:万七顺
万七顺,江西浮梁人。从事于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爱好旅行,摄影,文学。作品散见于《浮梁文艺》,《旅游报》,《瓷都晚报》,《景德镇日报》。
中州作家文刊立足中原沃土 放飞文学梦想
顾问:刁仁庆主编:张 静执行主编:魏新征 郑江涛副主编:高宏民 杨存德 赵建强审稿编辑:史锋华 袁荣丽 景自卫团队:赵红俊 鲁光芬范荣振袁荣丽 陈立娟 王华伟杨乐才曾权伟 孙光旭陈朝晖肖绍柱 张居军 贺保双王新谱
主编微信:cgzjingjing投稿邮箱:zzzj201819@163.com投稿须知
作者须先关注《中州作家文刊》微信公众号。来稿必须是原创首发,严禁抄袭,严禁一稿多投,作者校对无误后再投稿,否则文责自负。
作者投稿时,请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谢绝应酬敷衍之作。
赞赏七天一结算,六成作稿酬返给作者,四成作平台发展用,后续不计。赞赏少于20元不予发放。
读走心好文 品书香文韵
长按二维码关注

广告征订启事
【中州作家文刊】读者和作者辐射全国,传播广泛,影响力大。现诚邀企业及个人广告合作(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及小说阅读连载等),价格从优。
主编微信:cgzjingjing
联系电话: 155 3872 5269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