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热火锅怎么弄(会爆炸的自热火锅,还能“热”多久?)

自热火锅怎么弄

冬天到了,火锅店门口又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每当大猫下班经过火锅店的时候,就忍不住想要约上朋友一起吃上一顿火锅。

听着红油锅底咕噜咕噜的冒泡声,仿佛这是冬天最动听的声音。

一顿火锅,仿佛就能把所有的情绪在翻滚的红油锅底中涮一遍,用鲜嫩的牛肉、Q弹的虾滑填满心和胃的空洞。

可惜年底来了,朋友们都忙着加班,一通微信聊天过后约了个寂寞。

最终选择了一碗自热火锅,来解决肚子里的馋虫。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人开心吃自热火锅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啊!

自热火锅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引起安全隐患,你可别不信!

去年12月4日,湖南湘潭一位大叔在动车上吃自热火锅,因不会操作,便把自热包撕开扔进火锅中,导致锅内煮沸炸开。

场面一度狼狈,在众人的劝阻之下大叔才依依不舍的将自热火锅丢掉。

(视频来源:中国新闻社)

因为不当操作引起的爆炸还有很多起,没有伤到自己已经是万幸了!

很多人不明白,想独自享受一份热腾腾的小火锅,怎么就会产生爆炸了呢?

这就得从自热火锅的自热包说起了!

会爆炸的自热火锅

自热火锅里面到底有些什么呢?

以大猫吃过的自热火锅品牌自嗨锅为例,拆开包装里面有7个配料包:

美味食材包、牛肉什锦包、火锅底料包、红薯粉包、餐具包以及加热包。

其他一些自热火锅的配料包也和自嗨锅的相差无几,而爆炸的根源就出在加热包身上。

毕竟其他配料包,只会让味蕾感觉一场盛宴(狗头)。

咳咳,回到正题上。

自热锅的加热包中含有焙烧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生石灰、碳酸钠等物质。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报新闻)

加热原理很简单,只需要注入冷水后20秒就能升温超过90°C。

在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不少自热火锅爆炸的情况都是因为堵住气孔引起的。

堵住气孔的时候,自热锅就如同高压锅一般,当自热锅承受不住的时候,自然就会产生爆炸了。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除了自热火锅之外,自热米饭和自热粉面都是采用了同样的加热包。

那么问题来了,吃自热食品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消防大队给出了标准答案:

1、往发热包上只能加冷水,不能加热水。加热水可能会导致水剧烈沸腾,引发危险。

2、加热时,包装底部温度极高,不能放在玻璃(茶几、桌面等)上,以防玻璃碎裂伤到自己或者在桌面留下印记。

3、自热火锅不能放入微波炉、烤箱加热。

4、加热完成后,揭盖要当心,以免被蒸汽烫到手。

不过在操作得当的情况下,自热食品算得上是方便食品中的佼佼者。

相比泡面、外卖来说,自热食品在口味、高效上更占优势,这也让自热食品销量呈现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淘宝2019年发布的《懒人消费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自热火锅、懒人烧烤等懒人方便食品的消费已实现150%的增长。

到了今年,淘宝2月底发布的“吃货宅家吃什么”Top20榜单显示,自嗨锅和自热小火锅分别排名第五和第七。

并且疫情期间,自嗨锅在京东超市、天猫超市等平台的线上订单量增加300%。

让原本并不火爆的自热食品,出圈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追捧自热食品?

自热食品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在方便食品市场上很早就出现过。

由于在口感上不如一桶泡面好,价格却比泡面贵了几倍,导致自热食品在市场一直没有什么关注度。

直到2015年火锅在网络上红了起来,火锅的吃法也随之花样翻新。

火锅外卖、便携火锅和自热火锅一步一步颠覆人们的认知,也改变了火锅的食用场景。

大家不用再去火锅店里排队拿号,在家里、公司、高铁等多场景就能吃到一顿念念不忘的火锅。

而2020年的疫情,让自热食品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在“宅经济”时代,自热食品几乎打破了方便食品的次元壁。

疫情期间餐饮停摆,对于成千上万的“馋虫”来说,自热火锅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管味道怎么样,价格有多贵,包装上“火锅”两个字就无比吸引人!

大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单身人口总数达2.4亿,独居成年人口超过7700万。

而天猫发布的“2019-2020国民味道”数据报告告诉我们,“一人食”将会成为2020年的六大年度食品消费趋势之一。

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热火锅成了爆品!惊人的销量让资本有了疯狂下注的勇气。

跟着这股“猪都会飞”的风口,不少自热火锅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

紧接铺天盖地的营销广告迎面而来,营造了一幅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吃自热火锅“假象”。

原来被康师傅和统一泡面牢牢占据的货架上,现有一半位置是自热火锅!

广告营销最疯狂的还属自嗨锅,娱乐圈欧阳娜娜、华晨宇、白冰、王耀庆等明星也加入了宣传。

还在微博、B站、小红书和抖音上,找不同的大V来做种草视频。

同时还在《高能少年团》、《明日之子 4》、《中国新说唱》等综艺节目上植入广告。

基本上能插入广告的地方,都砸重金下去。

一套组合拳下来,自嗨锅品牌热度就上去了,实打实地背上了“网红品牌”的标签。

得益于这种营销模式的成功,其他自热火锅也纷纷效仿。

在大规模营销的轰炸,辅以“自热”“一人食”“自嗨”等噱头的加持下,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很容易造成冲动消费。

大猫就是其中“受害”的一员,未能经受住广告营销的吸引冲动消费了一波。

整体体验下来,除了不用自己洗碗之外,其他感觉都一般般。

但是啊,味道这个感觉见仁见智!每个人喜欢的味道都是不一样的,不喜勿喷!!!(害怕)

当大家冷静下来,从广告营销和全世界都在吃自热火锅的假象中走出来的时候,自热食品还能“热”多久?

美食的标准,从来都不是流量

自热食品最早是出现在军队,在户外受大风、沙尘、雨雪、低温等不利气候影响而不能使用明火的情况下,能够快速解决温饱问题。

自热食品的属性是应急,所以从食物口感的角度出发,自热食品定然不是最佳的选择。

家常菜好吃,而大锅饭难吃,一旦菜品进入规模化的生产,在口感味道上必然会有一个削弱。

虽然说的是自热火锅,实际上肉片菜叶一锅熟,还不如叫火锅味麻辣烫!

但单身独居群体的日渐庞大,独食文化被大肆的宣传,加上疫情让“一人食”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当回归到产品本身,餐饮行业所注重的是品质,而产品本身才是核心竞争力。

自嗨锅牢牢掌控核心研发中心,海底捞背靠大树拥有供应链优势,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些零食搬运工也吹嘘自己的实力。

大家都在说自己的产品好得不得了,但问题是现场市场上的自热食品同质化又十分严重。

味道做不到更好,价格又降不下来,反而是各个品牌都在比谁家的营销做得好。

自热食品想要走下去,谈何容易!

觉得自热火锅没那味儿的来一个「在看」吧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