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散文
大学里流传着两个必读。男生必读王小波,女生必读周国平。后来,王小波早死,青铜时代过去了,男女生不得不汇合起来,一同唱着周国平,进入到黑铁时代。喜爱周国平,成了大学生的不二选择。
周国平以哲学家之大眼光,写烟火人家之性情文章,可谓大材小用。但也许正因为大材小用,才能用得出神入化,成果卓著。歪打正着的周国平,无心插柳柳成荫,在非专业上的成就居然比专业成就大得多。以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周文。
周国平的文章,最值得中学生模仿和学习。原因在于:
第一,周的哲理文章,一题一论,标题就是话题,能够扩大学生的眼界和视野,积累丰富的人文底蕴。
第二,周的文章比较短小,有的就是千字文,说理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平易之中多见理趣。特别类似于考场议论文和议论性的散文。
第三,周的语言有质感,富有哲理性,颇有语录体的风范。甚至可以说是句句都是名句,非常值得玩味。
第四,周的文章情感充沛,具有真性情,每一篇文章都灵魂在场,元气淋漓,感动自己,感动他人。
还是从周国平最著名的一篇文章看起。
真性情
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为了金钱、名声之类。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这就好像一个园丁,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当他在自己的园地上耕作时,他心里非常踏实。无论他走到哪里,他也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人,他一定会活得很充实的。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园地,不管他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买卖,他本质上始终是空虚的。这样的人一旦丢了官,破了产,他的空虚就暴露无遗了,会惶惶然不可终日,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无事可做,也没有人需要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在我看来,所谓成功是指把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做好,其前提是首先要有自己真正的爱好,即自己的真性情,舍此便只是名利场上的生意经。而幸福则主要是一种内心体验,是心灵对于生命意义的强烈感受,因而也是以心灵的感受力为前提的。所以,比成功和幸福都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有一个真实的自我 ,一颗饱满的灵魂,它决定了一个人争取成功和体验幸福的能力。
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属于此列的不仅有读书,还包括写作、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交友、恋爱、行善等等,简言之,一切精神活动。如果在做这些事情时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使它们由性情生活蜕变成了功利行为。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我相信,在义和利之外,还有别样的人生态度。在君子和小人之外,还有别样的人格。套孔子的句式,不妨说:“至人喻以情。”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
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是人在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获得的情感上的满足。
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名声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可是,对人对己都不要衣帽取人。衣裳换来换去,我还是我。脱尽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缔结良缘。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扬四海。如果事情本身不能给人以陶醉和满足,就不足以称为美好。
我的确感到,读书、写作以及享受爱情、亲情和友情是天下最快乐的事情。“定力”不是修炼出来的,它直接来自所做的事情对你的吸引力。人生有两大幸运,一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另一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所以,也可以说,我的“定力”来自我的幸运。
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第一,深刻,掘一口深井
周国平文章一个很大的优点在于,他总是围绕着核心话题,不蔓不枝,层层剥笋,直至话题的最深层,但又用最通俗的话语告诉你最真实的人生感悟。
在《人生哲思录》一书中,第一编《生命感悟》,包括《真性情》《简单》《不占有》《亲自然》《爱生命》《超脱》;第二编《人生境界》中,包括《自足》《独处》《安静》《闲适》《智慧》《幽默》《真实》《尊严》。一篇文章,论述一个主题,很多主题都是人生绕不过去的母题。
研习周国平的文章,不仅是文章的一种锻造,更是思想的积淀,文化底蕴的一种涵养。
以本文来说,周国平紧紧围绕着真性情的核心话题。
先把自己的人生观界定为——真性情,开门见山。然后界定核心概念“真性情”的内涵。即“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有自己真正的爱好,而且这爱好还要出自真性情”,这样的人才会活得充实,进一步明确真性情的烟火含义,让真性情顿时可感起来。
然后,宕开一笔,回到世俗世界上。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我们要警惕自己的性情行为最后变成了功利行为。因为开篇就说“我的人生观是真性情”,现在再说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围绕着义利打转,深入剖析中国人的义利观。这两者就在同一层面形成了比照。
尤其深刻的是,周竟然对儒家舍生取义的“义”进行了否定。因为,无论是义,还是利,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真正的“自我”。周国平进而断言,在义和利之外,必然还有另一个境界。这就是真性情的世界,也即周国平所说的至情世界。
义利观强调人活出个样儿来,而真性情,则强调人活出个味儿来。
如何活出味儿来?
“不妨,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
周的文章告诉我们的第一条是,你必须要界定清楚你的核心观点,然后围绕着核心观点层层深入,一定要有自己的感悟和见解,至少要引起别人的思索。
在《守望的距离》再版序言中,周国平这样写道:“为自己写作,就是为每一个与自己面临和思考着同样问题的人写作,这是我所能想象的为人类写作的唯一可能的方式。”
比如在《不占有》中,周国平用辩证的视角,劝慰什么也不肯失去的人。“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有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
最精彩的是,周国平对创造的呼吁和孜孜以求。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曾经深以为然,并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仔细玩味,发现这话的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到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第二,新颖,不走寻常路。
周国平的文章观点新颖,文字新颖,表达新颖。他认为新思想无非是看事物的一个新角度,仅仅是一个角度,“有时思想孕育于沉默,而靠淡泊催产。有时思想孕育于淡泊,而靠沉默催产”。
比如本文中,都说中国人“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周国平却提出“至人喻以情。”从而把“真性情观”,一下子上升到和中国人义利观相对照的层面,不愧是大手笔。
他还说:“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重感情就难免会软弱,求完美就难免有遗憾。也许,宽容自己这一点软弱,我们就能坚持;接受人生这一点遗憾,我们就能平静。”
这些新颖的观点充满着人生的哲理和况味。马克思也曾说自己最大的缺点是轻信。他愿意用自己博大的胸怀相信每一个人,这是多么伟大的缺点啊。
写文章,就要牢记——不走寻常路。有时候仅仅颠倒一个顺序,一个新角度出现了,文章就新颖了。比如“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偏偏说“成功是失败之母。”很多成功之后,是不是常常孕育着失败?
人家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偏偏说,“不想当好士兵的将军,也不是个好将军。”将军如果不熟悉自己的士兵,不能想士兵所想,念士兵所念,这个将军还能够当得好吗?人家说大智若愚,我们就不能说大愚若智?既然能够弄巧成拙,那就可能会弄拙成巧,歪打正着?
同样的思考,在周国平的文章中屡见不鲜。在《己所欲,勿施于人》一文中,周国平这样阐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起码品德,反对的是对他人故意伤害,主张自己活也让别人活;而 “己所欲,勿施于人”却是更高级的修养,它尊重的是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进而提倡自己按自己的方式活,也让别人按别人的方式活。
这样的论述简直是不刊之论。在这价值多元的社会,每个人在“守法”的底线之上,可以追求更多的个性自由,包括对横加干涉说“不”的权力。在对待他人与自己的差异上,则大可以采取一种“合则接近,不合则尊重”的更为文明的态度!
凡能思考的前人皆已思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重新思考。周国平还为“杞人忧天”的杞人翻案,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这样评价杞人:
“恰恰相反,他是一位哲学家。试想,当所有的人都在心安理得地过日子的时候,他的眼光却超出了身边的日常生活,投向了天上,思考起了宇宙生灭的道理。诚然,按照常识,天是不会毁灭的。然而,常识就一定是真理吗?哲学岂不就是要突破常识的范围,去探究常人所不敢想、未尝想的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道理吗?我们甚至可以说,哲学就是从忧天开始的。”
第三,共鸣,钻到人心里去。
唯有用真的笔,真的情,然后又看透人生,然后还热爱人生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园地,不管他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买卖,他本质上始终是空虚的。这样的人一旦丢了官,破了产,他的空虚就暴露无遗了,会惶惶然不可终日,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无事可做,也没有人需要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这段话,相信很多人一定会产生共鸣。
微型小说作家赵家贵,曾经写过一部小说《科长》,细致刻画了这样的一个人物。局长退休了,突然间感觉到世界崩塌了,整个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不济了,而且越来越严重。后来带带孙子,感觉好了一些,过一段时间,又不行了。老是走神,感觉就是老年痴呆症。儿女们非常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后来,局长的儿子给局长买了一条狗,并且给狗取名为科长。每天,局长科长科长呼来喝去,科长又摇头摆尾,点头哈腰,局长的精神一下大振。
周国平说他写作的源头,乃是小时候到亲戚家玩,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味道好极了。于是,就非常害怕忘记。一旦忘记,不就是没有了吗?于是,就赶紧记下来。
我喜欢写作,也有这个味道。
有一天晚上,睡觉之前,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一旦我睡着了,醒来就是另一天。今天一天就过去了。那么,这一天,我不就是白活了,谁能证明我这一天呢?
唯有把这一切记录下来,才能证明自己没有白活。
而周国平对死亡的理解,我可以说,任何一个明白世事的人,一定都想过。周国平似乎钻到我们的心里,他的每一句话,都像锤子一样敲打着我们。
“很早的时候,当我突然明白自己终有一死时,死亡问题就困扰着我了。我怕想,又禁不住要想。”忘记是哪一年了,我突然想到死亡问题,真真切切就是这种感受。
“周围的人似乎并不挂虑,心安理得地生活着。”“如果能够不去想死亡,或者只把它当作人生司空见惯的许多平凡事中的一件事来想,倒不失为一种准幸福境界”
确实,自从认识到死亡的虚无之后,我就再也很难心安理得的活着了。我害怕这个世界、这个地球和我了无关系,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曾经在这个星球上鲜艳的活过。而现在这个星球只属于他们,他们活得山花烂漫,而他们竟然不知道我,或者是懒得想我们呢。那么,回到没有意识到死亡之前,是多么美妙啊。但,问题是,我们还回得去吗?
“一个人只要曾经想到死亡感受过真正的绝望,他的灵魂深处从此便留下了几乎不愈的创伤。”的确,我也感受过这种绝望,而且不可自拔,从此“死亡的焦虑始终在我心中潜伏着,时常隐隐作痛,有时还会突然转变为尖锐的疼痛”
周国平文中所写关于死亡的种种可怕与不可思议,给人的那种无边的绝望感及每次思考死亡的“徒劳”感等等,我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和体会,甚至可以说是强烈共鸣,我简直怀疑这篇文章就是为我而写的。
这就是周国平文章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文章要有真性情,既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又要具有普遍意识,深入到他人的内心,唯有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第四,两面,编织起张力。
王大绩老师曾经提出考场千字文的最佳模式是“写两例,不雷同”。
所谓“写两例”,就是指一篇千字内的主体部分应由两个部分构成。所谓“不雷同”,就是构成作文主体的两部分,在构想和行文上要有变化,不要简单重复。
“写两例,不雷同”,不仅表现在文章的主体上,还可以表现在语句上,是一种合理的思维样式。周国平最大的语言特点就是“两面说”,充满着思辨和语言的张力。有时候,两面说过之后,再一转,翻出一番新的境界。
有时候,两面说过之后,再聚焦,在这一点上再深化。变化无穷。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易经》中最精华的部分,阴阳合一说。
就本文来说,这样的例证俯拾即是。
“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
“人生有两大幸运,一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另一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这是最常见的“两面说”。
“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两面说过之后,再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对比中清晰地说理。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连续两面说,直到逼出这两者的本质“都是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从而翻出下文自己的“至人喻于情”。
这样的句子还有:“我们把泉水灌进瓦罐,以为占有了泉水的歌声;我们把女人关在房子里,便以为占有了她的美;我们把事物据为已有,便以为占有了它的意义。”
周国平的其他文章,这样的句子更是触目皆是。
“年轻人结伴走向生活,最多是志同道合。老年人结伴走向死亡,才真正是相依为命。”
“谎言重复十遍就成了真理,真理重复十遍就成了谎言。”
“男人通过征服世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征服世界。”
下面请看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以及王大绩老师所作的点评。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江苏考生 吉拥泽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参加记忆移植公司开业典礼!我们的宗旨是:生活多样化,感悟人间万种风情!”
第一位顾客:某资产过亿的企业家。编码——转移——进入……
“我要上学,我要读书,我要老师!”
苦娃伏在母亲的肩上,不断啜泣着。他闻到母亲身上那熟悉的玉米糊糊味道,也闻到了那夹着汗酸的柴火味道。苦娃知道母亲的心里也在流泪,可是……
回头看看家中,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卖了,从小与苦娃一起长大的大黄上午也被人牵走了。苦娃无可奈何地背起箩筐,晶莹的泪珠掉在沾满泥巴的双手上,掉在手中那微微发黄的书页里。
站在山岗上,苦娃一边拾着值不了几个钱的柴枝,一边看着那贫瘠的土地,想着。
突然,苦娃立起身来,他看到了什么?哦,那是自己昨天还上的那所小学校,还有那面迎风飘展的鲜艳的国旗。他听到了什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哦,这些,苦娃情不自禁读了起来。
……梦醒来,企业家眼里不知噙着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在支票上写下:希望、学校!
第二位顾客:某下岗已两年多的职工,编码——转移——进入……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我要挑战人生!”
一位建筑工人坐在工地上,想着自己每天机械地爬上爬下,机械地垒堆着砖瓦——他不甘心永久地“机械”。
白天,他不再双手麻木地握着工具,而是手拿工具,眼盯图纸,渐渐地大厦的结构也熟透于胸。
午间,他不再手不离杯,酒不离口,而是一手抓着馒头,一手按着一本《建筑理论学》。
夜晚,大都市总是很繁华,外面的世界无法不精彩,但无论刮风下雨,夜校的第一排坐着的总是他。
几年后,人们说不清他是建筑大师,还是企业家,还是……因为他都是!
……睁开眼,待业已两年多的这位职工,抓起自己的木匠行当,若有所思地走出门外。没有人知道他去干什么,但他自己当然知道未来是什么!
第三位顾客是……
这是一篇满分作文。作者选择两个事例构成作文主体:一个是企业家移植失学儿童的记忆;一个是下岗工人移植自学成才的建筑师的记忆。两个事例都是社会热点,又都是中学生所熟悉,能够驾驭的。前一个事例,更贴近学生自身;后一个事例,更面向广阔的社会。前一个事例是“苦娃伏在母亲的肩上”,“回头看看家中”,“站在山岗上”,以空间转移结构故事;后一个事例是“白天”,“午间”,“夜晚”,以时间转移推进情节。作为高考的满分标杆作文,当之无愧。这篇作文同时又是“写两例,不雷同”的典范。
但,我们更关注的是这篇作文的语言表达。它一方面表明,合理的整体模式可以为创造性的语言表达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另一方面表明“写两例,不雷同”绝不仅仅是一篇作文整体模式的框架,它还能渗透到一篇作文的局部,它实际是一种思维方式。
且让我们看几个例子。
“他闻到母亲身上那熟悉的玉米糊糊味道,也闻到了那夹着汗酸的柴火味道。”写苦娃家境的艰难,分两面——前一分句,写出苦娃家境的艰难,后一分句,写出劳动的艰辛。“熟悉的玉米糊糊味道”,表明生活已常年困顿;“柴火味道”,写妈妈家中劳动的繁杂,“夹着汗酸”,写妈妈田间劳动的艰辛。两句描写,颇得周国平语言的韵味。
“晶莹的泪珠掉在沾满泥巴的双手上,掉在手中那微微发黄的书页里。”写苦娃面临的境况,见出苦娃的性格。两句也是分两面——“沾满泥巴的双手”,侧重写苦娃为家庭分忧的一面;“微微发黄的书页”侧重写苦娃向往读书的一面。
“苦娃一边拾着值不了几个钱的柴枝,一边看着那贫瘠的土地”,苦娃的中景镜头,又是分两面写——“拾着值不了几个钱的柴枝”,写苦娃现状的艰难;“看着那贫瘠的土地”写苦娃未来的忧思。
“突然,苦娃立起身来,他看到了什么?哦,那是自己昨天还上的那所小学校,还有那面迎风飘展的鲜艳的国旗。他听到了什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看到”、“听到”,仍然以两面展开思路。“小学校”和“迎风飘展的鲜艳的国旗”,是巧妙地用典,读到这里,很多读者眼前都会出现著名影片《凤凰琴》中那所山村小学校中的鲜艳国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诵读,在诱发读者的想象,在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中,只有这两句诗,才恰如其分地传达着苦娃对“春风吹又生”的渴盼之情。
其他诸如“机械地爬上爬下,机械地垒堆着砖瓦”,“他不再双手麻木地握着工具,而是手拿工具,眼盯图纸”,“他不再手不离杯,酒不离口,而是一手抓着馒头,一手按着一本《建筑理论学》”……
由此可见,“写两面,不雷同”的语言模式,贯穿全篇。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着中国思维模式和思维张力,就没有这篇文章的大开大合,以及思辨之美。
第五,譬喻,亏他能想出来。
米兰·昆德拉说:“比喻是一种危险的东西,人是不能和比喻闹着玩的,一个简单的比喻,便可从中产生爱情。”苏轼老爸有两个比喻,精彩绝伦。
对于后来者常常居上,很多人觉得大逆不道,难以理解。但苏洵只用了一个比喻,就说得明明白白。“譬如积薪,后来者居上。”对于贿赂秦国的后果,他也打了一个比喻。“譬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轻轻地一个比喻,一切纠缠都豁然开朗,云淡风轻。
周国平的比喻,总是信手拈来,但绝对充满生活气息,让人心悦臣服。
“真性情的人,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这就好像一个园丁,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当他在自己的园地上耕作时,他心里非常踏实。无论他走到哪里,他也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
这个经典的比喻,充满着魔力。每个人必须有自己的精神园地,在这个园地里,他只为美好而耕作。他牵挂流着汗水浇灌的花木,犹如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
耶稣对门徒授奥秘,对群众说比喻。门徒问原因,他答:“因为那已经有的,要给他更多,让他丰足有余;那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一点点也要夺走。为了这缘故,我用比喻对他们讲;因为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又不明白。”
这个回答十分费解,本身像是隐喻。
那么,它的解释是不是:无论对门徒,还是对群众,都说比喻,使那已经有慧心的能听懂,从而得到更多,丰足有余,使那没有慧心的愈加听不懂,把他自以为是的一点点一知半解也夺走。
其实,存在的一切奥秘都是用比喻说出来的。对于听得懂的耳朵,大海、星辰、季节、野花、婴儿都在说话,而听不懂的耳朵却什么也没有听到。所以,富者越来越富,贫者越来越贫,这是精神王国里的必然法则。
在《不占有》中,周国平这样譬喻:“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
对于人生,周国平的比喻更加精彩:
“我们只有一个人生,她是一个对我们从一而终的女子。我们不妨尽自己的力量引导她,充实她,但是,不管她终于成个什么样子,我们好歹得爱她。”人生对我们从一而终,我们对人生也不是如此?我们根本无法选择和摒弃自己的人生。
“人生永远既是道路,又是家……只是道路,就活得太累。只是家,就活得太盲目。我们必须把人生当做家,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休息。我们也必须知道人生是道路,让自己的心灵有超越的追求。”
这段话把人生的追求和享受分析的很恰当。一方面我们不能只顾享乐,那样会感到内心的空虚,人生也毫无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整天忙忙碌碌,缺少对自己心灵的审视和必要的修养,那样会毫无人生的乐趣,人生同样也没有意义。
与清风舞,共明月醉
投稿:wkd001@126.com
合作:heimawangzi14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