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工作制"是奋斗还是剥削?

有小朋友问我晚上睡觉前总想打会儿游戏,结果就睡很晚第二天很没精神,怎么说服自己早点睡呢?从经济学上讲,睡觉和打游戏互为机会成本。睡觉的边际效用递增,打游戏的边际效用递减。当二者相等时是最优解,再晚了就会有自我剥削。也就是说:当你感觉睡觉和打游戏都无所谓的时候,就该睡觉了,当你感觉非常困的时候,你已经自我剥削了一段时间。

其实,研究这个这个问题,与最近非常火的“996工作制”的方法是相同的。“996工作制”是指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六天。不光网友纷纷吐槽,就连众多大佬如马云、刘强东也站出来表态,将这个话题彻底引爆。

抛开“996工作制”是否正当的问题不谈,假如老板让我们自己选择是否进行有薪加班,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我从经济学角度带大家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你必须认识到,加班划算不划算,要充分考虑每个人的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曲线、成本收益等问题,盲目加班,就容易陷入“自我剥削”的陷阱。点击视频,了解一下吧!

以下为根据视频内容整理的文字稿。

1机会成本

我们要讨论一个经济学概念:机会成本。它是指为了获得某种收益,必须放弃的另一种收益。

孟子有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意思是说:孟子喜欢鱼和熊掌,但是又不能同时得到,于是就放弃了鱼,选择了熊掌。

在经济学上,这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造成的。孟子一天用于捕猎的时间是有限的,打了鱼, 就没法打熊掌。或者孟子用于捕猎的器材是有限的,制作了捕鱼的叉子,就没法制作捕熊掌的陷阱。这样一来,孟子选择熊掌而放弃了鱼,鱼就是熊掌的机会成本。孟子认为:熊掌的价值超过了它的成本(鱼的价值),所以理性的他就“舍鱼而取熊掌”。

在现实生活中,机会成本也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一个农民可以在农村种地,也可以进城打工,二者只能选择其一,于是进城打工的收益就是种地的机会成本。如果经济形势好,打工的收益高,就称为种地的机会成本高。这样一来,种地就是不划算的,更多的人会涌入城市打工。反之,如果经济形势不好,打工赚钱少,就称为种地的机会成本低,于是回到农村种地的人就会增加。

再比如,大学毕业生可以选择考研,也可以选择工作,二者只能选择其一。那么工作就是考研的机会成本。如果就业形势好,考研的机会成本就高,考研人数就会少;反过来如果就业形势不好,考研的机会成本就变低了,考研人数就会增加。

由于加班需要消耗一定的个人时间,所以有时候我们用 “时间成本”来表示加班的机会成本。我们需要知道,时间成本对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穷人,每个小时可以赚10元钱,那么他一个小时的时间成本就是10元。而一个富人,每个小时可以赚10000元,他一小时的时间成本就是10000元。由于时间成本的不同,穷人和富人对待时间的态度也不一样。

比如,在恋爱中,一个穷小子愿意花时间去陪女孩,也愿意想方设法制造浪漫,这是因为对他而言,时间是不值钱的。反过来说,一个富人更愿意给女孩买衣服买包,却不愿意花时间陪她,这是因为他的时间是非常值钱的。所以,看一个人喜不喜欢你,如果他是穷人,就要看他愿不愿意给你花钱,如果他是富人,就要看他舍不舍得给你花时间。

再比如,穷人和富人对待生孩子的态度也不一样。养一个孩子存在经济成本,但更主要的是时间成本。穷人的时间成本低,所以倾向于生更多的孩子。富人的时间成本高,所以往往富人的孩子比穷人更少。

我们回到“996工作制”的问题。如果一个人选择996工作制,那么就必然要牺牲自己许多的时间。而这些时间本来可以用于休息、健身、读书或者恋爱,这些对人的生活也是有收益的。所以,休息、健身、读书、恋爱等活动的收益,就是获得加班费的机会成本。假如一个人生病了,那么休息对他至关重要,休息的收益高,就是加班的机会成本高,他就不应该加班。如果一个人恋爱了,那么花时间去恋爱会让自己身心愉悦,加班的机会成本也高,他也不应该去加班。那么假如一个人既不休息也不健身,又不读书还不恋爱,他加班的机会成本就很低,于是他就应该加班。

2生产可能曲线

我们不妨把“鱼与熊掌”的问题再细化一些,鱼和熊掌并非非此即彼,孟子也可以获得一部分鱼和一部分熊掌,显而易见,孟子获得更多的熊掌,代价就是获得更少的鱼。例如,假如孟子把时间和资源全部用来捕鱼,可以捕600条鱼,这样他就一个熊掌都没有。假如他分出一部分时间,捕获到一个熊掌,那么他可能还能捕获500条鱼。他如果要捕获两个熊掌,捕鱼时间进一步压缩,就只有300条鱼了。如果他非要捕获3个熊掌,那可能就一条鱼也没有了。于是,孟子可能获得的鱼和熊掌的可能情况如下:

我们也可以把孟子可能获得的鱼和熊掌的情况画在一张图中。

这条曲线叫做孟子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这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最有效率的所有可能集合。孟子可以在曲线上任何一个点组织生产,也可以在曲线的左下方组织生产,尽管这是无效率的。但是在曲线右上方的点,孟子以现有的技术和资源是无法做到的。

同样,更多的加班意味着更高的收入,但是自己的闲暇时间就少了。二者之间也有类似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关系。我们应该在这条曲线上寻找一个最优点,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3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

那么,究竟哪一个点才是最优解呢?这又涉及到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的概念。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孟子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这代表了额外增加一个熊掌,所付出的鱼的条数是不一样的。

孟子打第一个熊掌时,只需要付出100条鱼的机会成本。但是打第二个熊掌时,却要付出200条鱼的机会成本。打第三个熊掌,就要付出300条鱼的机会成本。这说明:每额外获得一个熊掌,付出的机会成本变多了,称为边际成本递增。

边际成本递增是合理的经济学假设。例如,一个快递员每天工作八小时,可能一个月可以赚一万元。但是如果他每天工作16小时,可能一个月也只能赚到一万五。也就是说,后面的5000块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增加了。这是因为有些快递好送,有些快递不好送。好送的快递送完了,送不好送的快递,就会增加成本。

再比如,一个保险推销员的潜在客户是100人,他每天工作八小时,就能争取其中80个客户,但是余下的20个客户油盐不进,他可能还要额外付出八个小时的工作才能把他们拿下,边际成本增加了。

虽然每额外获得一个熊掌,边际成本增加了。但是边际效用却是减少的。所谓边际收益,是指额外付出一个熊掌能够给孟子带来的愉悦。孟子获得第一个熊掌的时候,内心满意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可能觉得这是人间至上美味,值300条鱼。获得第二个熊掌的时候,觉得熊掌也不过如此,价值200条鱼。而获得第三个熊掌的时候,就更觉得稀松平常,只值100条鱼了,这就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递减也是合理的经济学模型。例如一个流浪汉捡到50元和一个富豪捡到50元,对内心的愉悦感完全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把熊掌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都画在一张图上,如下:

仔细看这张图就会发现:在孟子获得2个熊掌之前,边际收益是超过边际成本的,于是孟子应该去更多的捕获熊掌。但是在2个熊掌之后,边际成本超过了边际收益,再去获得熊掌就是得不偿失的。孟子的最优点就是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地方,也就是获得2个熊掌的地方。

同样, 在加班的时候收入会增加,而自己的闲暇时间会减少。最优解在于加班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也就是感觉加班赚的钱刚刚好等于弥补自己由于时间损失造成的不愉悦时,就是最优的策略。

4自我剥削

如果不去考虑机会成本,一味的以收入最大化为目标,会发生什么呢?这就会陷入“自我剥削”的陷阱之中。”自我剥削”是前苏联经济学家恰亚诺夫提出的理论。

他认为:苏联的农名往往会在土地上拼命投入劳动时间,以期待收入最大化。

但是在此时,收入的边际成本早就超过了边际收益,在成本-收益图象上看,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的部分就是被剥削的部分。农民白白损失了这部分福利,实现了自己对自己的剥削。

仅仅是苏联农民才会自我剥削吗?现代人为了升职加薪拼命地加班, 透支自己的健康和陪伴家人的时间。许多人明明已经不需要那么多钱了,仅仅是出于对富豪生活的羡慕,想方设法多赚钱,岂不知此时赚钱的边际成本早就超过了收益,工作做的越多,自我剥削越厉害。

一个理性人并不应该简单的赞成或者反对加班,而应该找到加班与自己时间的平衡点,适当加班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福利,过份加班则会给自己造成损失。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留下一部分时间,用于休息、健身、读书和照顾家庭。

我还要提醒青年学生,如果你在宿舍里打游戏,可能并不需要花什么钱,但是你也有很高的机会成本。学生时代是一生中提升自己水平最重要的时期, 每一局游戏的机会成本可能都有几百上千元。也不要着急去兼职和创业,因为这些收入完全不足以弥补你的时间成本。青年学生应该多花时间去学习、健身、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你未来的生产可能曲线会外扩,这就是个人的发展。孟子如果把一部分时间用于研究捕鱼和捕熊掌的技术,就会在未来获得更多的鱼和熊掌了。

近期精彩内容

火灾是如何发展的?

黑洞是什么?

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黑洞照片是如何拍出来的?

李永乐

李永乐老师:北京大学物理与经济双学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北京市中学物理教师/物理竞赛教练。从教十年,培养清华北大学生200余人,国际奥赛、亚洲奥赛、国家奥赛金牌十余名。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李老师直播课网站。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