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几本(我是一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学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几本
点击蓝字关注我吧
2019.6.19

 多巴胺P

我在上高中的时候,便听说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因为招生分数线差不多,这两所学校在陕西就和好兄弟一样。

但是我高考志愿还是选择了现在的西建大,因为家人和外省的朋友告诉我,西建大的名气更大一点。

结果开学后身边有同学告诉我,他是从西理工滑档到建大的。

那时候我就认为,虽然分数线差不多,但是遇在一起肯定有个强弱。

西理工应该是个很厉害的大学,毕竟比我的学校招生线高了几分。

从那时起,我就对西理工有了一个定义,它是一个偏向理工科而且很有实力的大学。

(图/ 西理工宣传画册)

来到西建大的时候,我快哭了,这个学校怎么这么远。

尽管学校有体育馆,游泳池,猫超,蜜雪,健身房,电影院,咖啡厅和各种设施,但是校区还是很远啊。

我每次买东西的时候,售货员或者阿姨都会望着我笑,好像在说:“来到这么远的学校,心里很爽吧?”

虽然后来才发现他们只是人很好,才望着我笑。

但是我那时候就在想,要是当时能报在西理工就好了,虽然校区只有巴掌大小,但是位置好呀。西建大根本没有人家西理工好!

虽然西建大学校历史悠久,占地面积巨大,国家重视度极高,毕业就业率95%+ ,但是他还是很远很远。

年少无知的我当年填报志愿时,一个劲地在网上查专业,在知乎问前途。

最后,踏破铁鞋无觅处,终于我被一个将来毕业工资并不会高的专业录取了。

开学后在网上查自己专业的毕业薪资,显示都是几千块钱起步,而且发展很慢很慢。

得知前景渺茫的我哭晕在了圭峰山下,看着雨后彩虹,落日夕阳,自问我一个农三代以后要如何跃龙门啊。

最后一个学姐告诉我,大一好好学习,期间是可以转专业的。而且成绩优秀的话,还可以转去建筑专业!每年都有成功转建筑,环境,土木等等的案例。

什么?竟然还能转专业?而且可以转到985水平的建筑,211水平的环境和土木?

如果让我一个正常分数的人,通过转专业去了一个更有水平的院校。这对于其他水平一般的理工学校的学生,是多么大的不公平!

舍友和我说话时调侃自己的学校,“我们学校除了建筑之外,其他专业都一般般,毕业我们一起去放牛吧!”随后我们宿舍哈哈大笑。

分数线几乎相同的西理工,不存在实力相差的专业,每个专业都很强势!

我问那位舍友(宁夏)“你怎么不报西理工,反而来了这西建大?”

他说:“我报志愿时根本就没听过西理工,一个连名气都没有的学校,我真的不敢报。而且,听说西理工在一些省份竟然是二本。”

晚上,我睡在有空调的四人间宿舍里,打开手机输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几个字。

看着西建大纳入教育部、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31个博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院士,4个国家杰青,2个长江学者……

可是,建大你有什么用?西理工没有院士,没有杰青,没有长江,在陕招生时分数线还是比你高。

(2018年及以前,两校在京分数线)

有一天,我的姑姑来学校看我,她来了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学校好远,但是你们学校好大啊。刚刚过来的时候,路边有个西安理工大学,感觉好小啊,那个学校是不是不好?”

我立刻反驳了她“西安理工这个大学在是西安一所很不错的大学,水平地位都很高。虽然不是985和211,但是双非学校里就属西建大和西理工最强了。不能因为一个学校的面貌去看待和评价一个学校,而是要以这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贡献来判定。”

虽然我知道西理工和建大的分数线不相上下,但是我并没有对这个学校有很深的认识。

直到这两天的一件事,我打开知乎后,看到了一位西理工毕业学长的回答:
作者:匿名用户
来源:知乎

本人西安理工毕业,可以说说这些事情。西安理工这几年可以说是搞科研的老师不断提升学校,搞管理的老师不断让学校往下掉。两边效果基本上相互抵消,好在搞科研的老师呕心沥血,让理工大实际上还是有小幅度进步的。但是,搞科研与教学的老师在艰苦条件下发挥着最大的努力,搞管理老师们基本上……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可以说是没太考虑过。前几天和一位关系比较好的老师聊天,据说今年学校出台了“以学生为本”的政策,合着学校的前70年压根就没关注过学生生活?但是我觉得19年这个政策这实际上也就是喊喊口号,没什么卵用,不信你看看知行网的回复就知道了,基本上学生提出100个问题,有用且合理的有20条,最后能解决0.03条。

与西建的比较,从学校环境上来看就已经显然了,国家90年代就提出了421政策:本科生4人间,硕士2人间,博士1人间。你看看理工大的六人间博士生宿舍,就能看出来管理者老师的态度了。其他的什么教室没空调,中午教室还断电??!!水泥地篮球场,没有篮球馆(有个食堂改的,橡胶地,还基本不开放),游泳池没顶棚还没钱水循环脏的一批,浴室外置洗一次澡走15分钟,操场18年及以前连灯都开不起。金花操场杂草丛生不能踢球、有的宿舍床板是两块拼的,曲江没有考研自习室,没有通宵自习室,洗手间连面镜子都没有,教室年年都不够办公区却占了原来的艺设学院楼……不用多说。你若是经历过理工大“有学生的地方就没有空调”的时代,你就能体会到人人睡楼道、人人睡楼顶、人人睡操场是啥感觉。现在新闻还能搜到,可以试试搜索“西安理工 空调”。

还有,硬件上可以说“没钱”,但是管理上问题也是相当可以。宿舍每月就给17度电,用多了去排队买电不说,售电处老师上班时间和学生上课时间同步,买个电得逃课哈哈哈~周末不上班,你如果周五晚上没电了,那么祝贺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上述问题有同学指出现在18:00-18:30售电了,所以这是19年以前的情况),而且售电老师经常迟到10分钟,投诉之后校领导回复是:售电老师就一位,也不容易。图书馆开最早说15年竣工,据说是在这学期算是基本完全完工…差不多60周年校庆之后就开始修,70周年校庆庆祝图书馆完工,我觉得可以把图书馆的验收放在80周年校庆的时候,一个馆修30年,很有传承~~~校领导之前说什么要给浴室增加调温设备、18年6月之前装上空调……最后都成了树(tree)新(new)蜂(bee)。

科研上,理工大虽然在提高,而且的确也有所突破。但是仍然没有专职院士,杰青,长江。而建大2院士,4杰青,2长江,还有一个南非科学院院士。

我觉得理工大在所有一本大学面前,谦虚都应该是最基本的风貌,比底蕴、比学科、比硬件,还都需要学习、进步。不过理工大这几年出了好多“爱校小可爱”,不知道是从小没见过世面还是怎么着,反正就不能说理工大不行,觉得理工大特好、特牛。之前还有一堆贴吧上的人去撕人家长安大学??!!可能这种爱校小可爱已经渗透到理工大招协了吧~好在学长毕业了,欢迎来南方找学长,学长带着小可爱们见见世面。PS:评论区已经有了诶大家快去围观!就那个爱校又说不出理由但是能怼的那个!

理工大的圈子里,给自己封了个“西北小清华”的称号,好多老师都经常提这个称号~但我跟你讲,只要你不叫清华,你叫大清花、至尊清华、清华王……都没人管你。而且,阿迪王不光是比阿迪差远了,比安踏李宁都差远了!不过,假如西交是阿迪耐克,陕师大是李宁安踏的话,可能西理的硬件也就是个阿迪王的水平~~~

最后,可以提示一下,在北京上海,理工大是二本(18年及以前,因为19年京沪的一二本线合并了……),建大是一本,且最低分也比理工大高出40分左右(之前有人提过,大家可以去两校官网查)。据传是北京上海的教育部门评估了学校质量之后,认为理工大不符合一本学校标准。如果你的视野够开阔,去过东南沿海的学校,你就会意识到,在硬件与管理层面来说,西安理工“大学”,实际上还是那个陕西机械“学院”。

知乎已毕业西理工学生对自己学校评价,非商业转载已注明出处,侵权联系立刻删除。

滑了一下鼠标,又看到了一位中学老师的回答:

作者:志愿填报专家
来源:知乎

我是陕西一所知名中学的老师,2015年退休,现在没事统计分析高校办学情况,为考生填报志愿,作为第三方,我来讲讲:

一是理工大用这样的招数招生宣传,手段确实有点卑劣,在高校容易被耻笑和孤立;

二是西建大没有任何回应,在占理的情况下没有让事态持续发酵,确实很大度,应该点赞;

三是西建大全国31个省市,除了在陕西分数低于理工大,很多省份那生源质量确实很好,主要原因分析:1.西建大的强势学科确实很多,据我了解,他们全国前10名的专业就有十几个;2.平台不一样,西建大应该是“省部部共建”,也就是教育部管理的院校;3.建科大在陕招生计划总量太大(那对陕西孩子来说是造福);4.西建大的就业太好了,我的学生很多西建大毕业的,现在都是地产老总、项目经理,有几个刚毕业不到十年的,好像身价很高,名车豪宅,这个理工大确实没有办法比。

四是我本人每年对于520分-600分的学生,我基本都是推荐西建大,我告诉他们,不要在乎往年的录取分数西建大低,低是因为别的孩子不懂,你考个550分就能去建大学土木、给排水、建环,这是多好的机会。

五是理工大这几年分数比西建大高,那是因为平行志愿学生不懂总是把理工大放在前面,我预言:等过两年新高考改革,西建大的专业优势肯定能发挥出来,到时候理工大就是坐火箭也追不上了!

知乎一位分析高校招办中学老师的看法,非商业转载已注明出处,侵权联系立刻删除。

报考志愿是高考后最重要的步骤,希望以上的两条网友观点不要影响到学弟学妹们填报志愿。

先不说省外学校的排名,在西安西建大和西理工都是很不错的大学,都值得大家填报。

大学需要做的就是为国家输送人才,培育精英分子,注重科研成果,而不是去一味地诋毁。

无论学弟学妹们来到哪一所大学,都会度过人士最美好的四年,都会将自己变成国家需要的人才。

最后放一下圭峰山下的仙建大,绝对的学习圣地,等着学弟学妹们的到来。

(本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几本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