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方案
教师培训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参训的内在动力,而参训动力依赖于教师需求的满足程度。教师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个性化的特点,如何真正满足的教师需求,从而激发教师持久的内生动力,是教师培训者致力解决的问题。
一、如何发现“真问题”
对一线教师而言,发现问题并非易事。多数情况下,教师并不清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因此,培训者需要对教师描述的现象和困惑进行深入研究,帮助教师发现“真问题”。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会遇到并描述各种各样的困惑或现象,例如,“学生厌学,不会学习,教多少遍也不会应用”“同一道题一错再错,情境一变就不会了”“课时少,内容多,根本讲不完”“知识目标落实得还行,能力目标比较弱,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同虚设”,但是,这些困惑和现象本身只是确认问题的载体素材,并不是真正的问题。
问题的分析和提炼依赖于对学科本质的把握以及对学科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例如,当教师提出“课时少内容多,完不成教学任务”这样的问题时,作为培训者,我们是否应该立刻想尽办法帮助教师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教师并不清楚这个问题的原因所在。只有找到“课时少内容多,完不成教学任务”这一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培训者可以组织教师研讨交流:“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依据是什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讲完教材内容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吗?同一个课程标准,教材却有很多版本,是否要将所有版本的教材内容都讲到?”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结合教学实践的反思,帮助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基于课程标准和学情的教学目标而非教材。教学目标是多维度的,既有知识的获取,也有思维方法的训练、情感态度的体验及观点认同等。
教材内容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之一。围绕教学目标的实施,可以增加、删减、替换教材内容,而不是照本宣科。在国家规定课时的基础上增加了课时,仍然完不成教学任务,根本原因在于教学目标的缺失,教材导教替代了目标导教。
因此,要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就要研究“怎样科学地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怎样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整合教材内容?”这些才是现象背后的“真问题”,这样的问题解决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才会解决。
二、如何让教师认同问题
让教师认同培训者指出的问题并非易事,需要结合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例如,对教师提出的“知识目标落实得还行,能力目标较弱,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同虚设”这一现象,笔者给出的问题结论是“知识目标要求层次过低,三维目标彼此分离”。让教师认同这样的结论,激发学习和研究的需求,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首先,再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并要求教师简述教学环节及学生的学习结果表现。
其次,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引导教师分析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课标中对细胞核的教学要求描述为“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其中“阐明”规定了目标的要求层次为“理解”而非“识记”。
再次,组织研讨,重新定位教学目标,改进教学设计。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学科研究方法和学生思维方法的要求,以及本节教学内容隐含的重要学科方法的分析与提炼,教师重新定位了教学目标并重点设计了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探究和思维驱动的理念,通过研究课收获了超出预期的效果,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让教师激动不已。教师对“如何科学定位教学目”及“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产生了强烈的研究和学习欲望。
三、如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发现问题、认同问题是激发培训激情的起点,通过学习和研究解决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则是保持培训持久动力的关键。
(一)提供问题解决的理论工具
1.用知识分类理论澄清三维目标的内涵
教学目标维度的混乱源于对目标本身所含知识类型的模糊。《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都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表述教学目标,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则提出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究竟用哪种方式表述三维目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所表述的目标维度含义的理解,它决定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理念和行为,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加涅学习结果分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我国学者季平关于知识的四个层面等教育理论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知识的本质,对深刻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深化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实施。
2.用布鲁姆两维分类表科学定位和表述教学目标
知识维度主要指导教师明确教什么,认知过程维度是学生学习知识所经历的过程及水平,指导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测评方案的设计。两维分类框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目标含义的准确性,使教学目标所包含的知识类型和认知水平一目了然。
教师在进行目标设计时,运用分类表的框架首先确定知识类型,然后再分析相应的认知水平,就能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的定位和表述。
3.用加涅“学习的过程和条件”理论提升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生物学科涉及众多的现象、事实、概念、方法、思想等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策略。加涅关于“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条件和过程”为有效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了重要理论工具。
由于每一种类型的学习结果需要相应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过程支撑,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如何创造有效的外部条件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以引起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从而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通过学习和实践教师深刻地认识到,概念教学绝不仅仅是对概念定义的讲解,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分析、对相关概念的分析比较等言语信息加工。概念教学要符合概念形成的过程,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构建概念提供充足的学习条件,设计促进概念形成的认知过程。于是探索并实践概念教学成为教师的又一研究高潮。
(二)及时提炼并物化学习成果
培训对教学任务繁重的一线教师而言是一种考验和挑战,丰富的研修成果是教师强大和持久的动力来源。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应及时引导教师提炼学习和研究的成果,包括教学反思、理论感悟、教学设计、案例论文等,这些研修成果对于保持教师参训热情、强化参训动力大有裨益。
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随教育环境变化和教育方向调整呈动态性变化,但培训思路或模式却是有规律可循的。“表述现象,描述困惑;研究分析,发现问题;开发理论工具,尝试解决问题;实践检验问题解决程度;梳理经验物化成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思路,可以有效引导教师在困惑中发现“真问题”,运用理论工具解决问题,形成丰富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基于成果发现新问题。在这种循环中升华认识,提升水平。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一默
(更多精彩文章请移步《中国教师》总第266期)
(欢迎关注中国教师公众号 ID zgjszz)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中国教师》杂志社官方网站:www.zgjszz.cn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