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是什么玉做成的(传国玉玺最后一次出现在什么时候)

传国玉玺是什么玉种?

蓝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和田玉(软玉)、岫玉和独山玉),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蓝田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春秋秦汉时蓝田玉雕开始在贵族阶层和上层社会流行,唐时达到鼎盛。著名的秦始皇传国玺就是用蓝田水苍玉制成,此后玉玺一直作为皇权的象征,在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流传千余载。

传国玉玺最后一次出现在什么时候?

传言传国玉玺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

以后,传国玉玺就在人间消声匿迹了。传国玉玺即“和氏之璧”。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得一璞玉,献楚王,玉工不识,定为璞石,楚王以欺君断其左足,后献武王又断其右足。公元前690年,又献即位文王, 剖开璞果然是宝玉,称和氏璧。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用和氏璧雕刻了一颗代表着帝王威势的印玺,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由和氏璧所雕成(一说是蓝田玉),根据记载和流传的拓片,玉玺字迹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为中国皇帝的信物,历代正统皇权的象征。由于传国玺下落不明,明、清两朝均没有传国玺。是故明朝开国时,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就是“少传国之玺”。

传国玉玺什么时候丢的

关于传国玉玺什么时候丢的,目前有三种说法:

1、传国玉玺是在五代十国的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手上丢失的。当初李从珂抱着传国玉玺自焚而死,也就是在那之后,传国玉玺就再也没有重现于人世了。

2、公元946年后晋出帝被辽太宗捕获之时丢失。

3、传国玺是在元顺帝手上再度失踪的,元朝皇室曾有玉玺之记录。

最初的传国玉玺是秦朝秦始皇命李斯定制的。据悉,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雕刻而成的,传国玉玺的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几个大字。在中国古代,传国玉玺就是皇权的象征之一。当朝的统治者如果没有玉玺在手,那他的皇位也就坐的名不正言不顺。为了坐上皇位,抢夺传国玉玺,而发动一次又一次血流成河的政变和战争。传国玉玺也就在一次次的改朝换代中,屡屡易主。最后传国玉玺就消失在了历史中再无踪迹。

传国玉玺是怎么失传的

传国玉玺经过西晋、前赵、东晋、宋、南齐、梁、北齐、周、隋,传到唐朝,至五代十国时失去踪影。有关玉玺的失踪之说,现时有三种说法:

1、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之时,玉玺便失踪。

2、公元946年后晋出帝被辽太宗捕获之时丢失。

3、传国玺是在元顺帝手上再度失踪的,元朝皇室曾有玉玺之记录。明军攻入元大都,“俘获诸王子6人,玉玺两枚,元成宗玉玺一枚,元朝共11个皇帝,其它皇帝玉玺均没有缴获。” 据《二十五史纲鉴》载:公元1370年5月,明军横扫漠北直捣应昌之时,缴获元顺帝出逃所带到漠北的一批珠宝。其中既没有元朝的诸帝之玉玺,又没有传国玺。由于传国玺的下落不明,明、清两朝均没有传国玺。是故明朝开国时,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就是“少传国之玺”。

最强蜗牛传国玉玺技能是什么

最强蜗牛传国玉玺技能是什么:

光环技能:

蜗牛攻击+100;

蜗牛防御+100;

蜗牛追击+100;

蜗牛防御+100(觉醒)。

镶嵌技能:

置于华夏博物馆,赋予效果-博物馆评分+300;

置于华夏博物馆,赋予效果-购买专家手札时,勋章消耗降低300;

置于华夏博物馆,赋予效果-华夏探索,15%概率获得双倍蓝色卡片。

获取途径:

抽奖获得;八卦炉许愿获得;开启华夏藏宝图获得。

传国玉玺为何神秘失踪

自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兵人咸阳,传国玺落入刘邦手中,一直到公元589年,为隋朝所有。隋朝灭亡后,传国玺为唐朝所得。朱温灭唐,玺为后梁所有。后梁灭亡后,传国玺落人唐庄宗李存勖之手,经后唐明宗李嗣源、闵帝李从厚,归于明宗养子后唐废帝李从珂。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举兵叛乱。进围洛阳,后唐兵败,李从珂与其家人登楼纵火自焚,后唐灭亡。令人可惜的是,传国玺自此失踪。

秦王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改定制度。选用和氏壁,命廷尉李斯制作皇帝御玺,玺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由李斯篆书。秦始皇想让这块玉玺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玺。然而,它在流传1000多年后,却神秘地失踪了。
自五代时期传国玉玺失踪,这块国宝真假难辨。真正的传国玺到底在哪里?无人能回答。也许有朝一日能够重见天日。

简述传国玉玺的来历

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

来历: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叹息。

秦始皇的那块传国玉玺现在在哪

公元1294年,世祖忽必烈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伯颜曾将蒙元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蒙古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明清两代,时有“传国玉玺”现身之鼓噪,然皆附会、仿造之赝品。至清初时,紫禁城藏御玺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即被称作“传国玉玺”。而乾隆时,清高宗皇帝颇好考据,钦定其为赝品。但权且以假当真,聊以充数,亦无深究者。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公元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此“传国玉玺”复不见踪影。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至今仍无下文。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下落如何

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直到宋靖康元年,即公元1126年,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金国掠走,此后便销声匿迹。后世多代偶有“传国玉玺”出现,但多为伪作,无根据可考。

秦始皇传国玉玺之谜

玺是中国古代封理帝王的宝印。而传国玉玺在所有的宝玺当中无疑是最为宝贵的。秦始皇把和氏璧定为传国玺,令丞相李斯在玉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刘邦进咸阳后。子婴献上和氏璧交给刘邦。到了西汉未年,外戚王莽夺位。当时的皇帝刘婴才两岁,传国玺由汉孝元太后代管。据《汉书元后传》记载,当王莽让弟弟王舜向汉孝元太后索要时,汉孝元太后破口大骂,说着汉孝元太后愤怒地将传国玉玺摔在地上。后来虽然后来用黄金镶补着,但自此留下瑕痕。传国玺再一次失踪是在东汉末期。那时政局动乱,汉少帝连夜出逃把传国玺落在宫中,等他回来时,传国玺已经不见了。不久,长沙太守孙坚征讨董卓时。在洛阳城南甄官并中找到了这枚传国玺。从这以后一直到唐代,随着政局的动荡和少数民族的南下,传国玺不断易主。唐高祖李渊得到传国玺后,把玺改称为宝。传国玺最终在历史上失踪是在五代。从宋太祖时,就再也没有人见到过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上刻的字是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蓝田玉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叹息。

中国的传国玉玺在哪里

中国古时候的传国玉玺经过西晋、前赵、东晋、宋、南齐、梁、北齐、周、隋,传到唐朝,至五代十国时失去踪影。

有关玉玺的失踪之说,现时有三种说法:

1、晚唐皇帝李从科自焚时,玉玺不见了。

2、公元946年后,金朝皇帝被廖太宗俘虏,从此失传。

3、元朝的御玺又在舜帝手中消失了。元朝皇室有元朝御印的记载。明朝军队入侵元朝首都。”抓获六位王子,两枚玉玺,抓获袁承宗的一枚玉玺。元朝共有11位皇帝,但其他皇帝的玉玺都没有被俘。”

4、据《二十五史大纲》记载,1370年5月,明军横扫漠北,猛击英昌,缴获了元顺皇帝带到漠北的一批首饰。其中既没有元代皇帝的玉玺,也没有国家的继承印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