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一直来一直来(追忆 | 胜利日, 那些让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抗战宣言)

高潮一直来一直来
九·一八,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的9月18日,日寇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从那天起,中国人经历了14年江河沦陷、生灵涂炭的苦难岁月,那一天,开启了中国14年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抗战史。

△视频:抗日宣言从东北大地响起
1931年九·一八事变 抗日宣言从东北大地响起   柳条湖是距离沈阳城只有两公里多的一个小村落,1931年9月18日晚十点二十分,日本关东军按照约定计划,炸毁了南满铁路通过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而诬陷中国军队所为,史称“柳条湖事件”。事件发生10分钟后,1931年9月18日晚十点三十分,沈阳城的宁静被沉闷的炮声撕破,蓄谋已久的日本关东军开始用重炮轰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几乎就在同时,他们对沈阳各地的攻击也全面展开。面对六百名日军的攻击,八千多用德式先进武器装备的中国守军,毫无还手之力。

  事实上,早在一个月前,蒋介石就在《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通电中,提出了“攘外应先安内”的主张。强调面对外敌侵略要“持以镇静”,“不抵抗”,而首要的“安内”就是剿灭共产党。
  在蒋介石的“不抵抗”的政策下,9月19日一早,日本关东军顺利占领了整个沈阳城。掠获飞机260架,各类炮械600余门,机枪2500挺,步枪上万支。这些原本用来保卫东北的装备,从此演变为射杀中国人的凶器。
  中共中央连发宣言决议 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到来
  在9月18日当晚的隆隆炮声中,时任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长的赵毅敏,感到了事态的严重,他意识到应该立刻做出反应。

  借着昏暗的灯光,赵毅敏连夜赶写出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草稿。第二天一早,省委几位主要领导人秘密聚集在一处民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省委的名义发表《宣言》。

  在赵毅敏起草的原文基础上,中共满州省委补充了最新得知的南满铁路沿线安东、抚顺、辽阳等各城镇沦陷的内容,集体通过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并于当天散发了出去。
  宣言指出:这一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这一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为实现其”大陆政策”、”满蒙政策”所必然采取的行动……“只有工农兵劳苦群众自己的武装军队,是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力量,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才能将帝国主义逐出中国!”。
  宣言号召广大群众“罢工、罢课、罢市,不投降,不缴械,带枪到农村去实行土地革命! 发动游击战争!”。
  就在中共满洲省委发出这份抗战宣言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在上海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紧接着又作出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强调:“党在这次事变中的中心任务是:加紧地组织领导发展群众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大胆地警醒群众的民族自觉,而引导他们到坚决的无情的革命争斗上来。”

  中共中央连续发表的宣言和决议,推动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八一宣言》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 铸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步步进逼,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挽救民族危亡,联合尽可能多的力量取得抗战胜利,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最紧迫的问题。
  1935年8月1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在莫斯科发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宣言提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此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八路军走出延安,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而这一段血与火的记忆还要从1937年1月的延安古城说起。

△视频:《抗战影像志》民族的团结 共同的牺牲
  “和平统一,团结御侮” 国共两党代表延安共商合力抗日
  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迁入延安。当时的延安古城只有故宫四分之三大,城里大约住着三千的百姓。每天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年轻人,都会通过当时古城的四道城门进入延安。

  安澜门是延安古城的四道城门之一。1937年5月29日这一天,安澜门不同以往,城墙两边都刷上了字,一边是“和平统一”,一边是“团结御侮”。这一天,延安城的军民要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由18人组成的考察团,由南京政府派出。这一天,古城的小街上挤满了欢迎他们到来的延安军民。

  这张由美国记者海伦?斯诺拍摄的合影中,毛泽东和朱德站在考察团团长涂思宗的左右两侧,给予了考察团极大的礼遇。涂思宗把中共的诚意转达给了南京方面,并撰文写道:“共党如兄弟,诚心合力对外。今日我国一致对抗日本侵略,必须全国团结一致,才能发生力量。”

  考察团并非突然来到延安,事情要从这一年的清明祭扫说起。1937年4月5日清明节,国共两党的代表一同祭扫黄帝陵。在华夏民族的始祖陵前,中共代表林伯渠宣读了祭文《祭黄帝陵文》。祭文里有这样几句话: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三个月后,七七事变爆发,7月8日,中共中央从延安发出通电,号召国共合作,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8月25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1937年10月12日,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一个多月后的8月25日,延安城出现了一支崭新的抗日武装组织——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年10月,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让经历过长征的红军战士脱下红军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战士们不愿意把头上的红五星换成国民党的帽徽。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在改编大会上对战士们说:“我们取下红星,不是要丢掉它。这里有烈士的鲜血和我们的理想;要往远处看,为了抗日救国,可以把红星存起来,把它放在心坎里。”

  改编后的第二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提出中日之间的战争是一场持久战,“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短短一年间,八路军从陕北走出,东渡黄河,首战平型关,奇袭阳明堡,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与此同时,南方的新四军在大江南北广泛开展游击战,挺进华中,取得了230余次胜利,成为插向华中日军的一把尖刀。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成为持久抗战,夺取胜利的中流砥柱。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一封家信成遗书
  从1940年到1945年的五年间,日军对根据地太行山区反复扫荡,八路军总部也一直处于转移之中,距离延安五百多公里的麻田总部是八路军驻扎时间比较长的总指挥部,当地人一直亲切的叫它太行山上的“小延安”。1940年8月,百团大战打响,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一直在指挥部指挥战斗,因为战事紧张,他把妻子志兰和女儿太北送回了延安。
  1942年5月22日,左权给妻子志兰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是左权在战斗的间歇写下来的。

  “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在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重复说我虽如此爱太北,但是时局有变,你可大胆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给你受累,不再多妨碍你的学习及妨碍必要时之行动为原则。”
  写完这封信的三天后,37岁的左权将军牺牲。这封写给亲人的家信成为了遗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
——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许强 杨继红
主编/张鸥
编辑/张省
血泪书写不屈的历史,牺牲铸就不朽的灵魂!点赞,感恩!↓↓↓

高潮一直来一直来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