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谁都不争(“我和谁都不争”)

我和谁都不争
成为更好的自己  戳↑↑ 丁是丁 关注!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那些花儿 朴树 – 我去2000年 –>
“我和谁都不争”

文/丁是丁 图/天猫

1写了杭州保姆的话题,在一个群里被持不同观点作者怼了。
那是个有三百多人的学习群。我只在老师上线讲课时看群消息,微信群设置了“消息免打扰”。
那个作者针对我的文章进行的反驳,偶尔看了几眼。本来他是一段一段的文字发在群里,后来有人说:“你这样发消息不如也写篇文章吧。”

那人大概就连夜写了文章,标题是《驳……》。我看到他传到群里的文章链接,也看到他发的消息,但没有@我,他说:“又得罪人了,希望别退群……”
我正在准备一个课件,无暇分心。也知道自己看了肯定会心情不爽,甚至会影响讲课,就没点开。
我还没有修炼到宠辱不惊的程度,虽然“淡定从容”是我努力的方向。我知道若是打开了,一定会回应,甚至反击,或者心里难过,哪一种对自己都不好,我跟对方连微信好友都不是,连素未平生都算不上的交集,甚至不知对方是男是女,何必呢?
像我这样一个决心要“爱自己”的人,怎么会做伤害自己的傻事?不值得!
至于“退群”,我是来学习的,是冲着老师的学识来的,是付了学费的,怎么会退群?真是太高估自己了,真是可笑。当然这些都是我自己内心的对话。
所以,直到现在,我都没打开那个“驳”我的文章,大概永远都不会去看——干嘛跟自己过不去?如果文章标题是《与……商榷》,显得友好一点或许我会看一下。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表达自己不代表可以攻击别人。依然会想起某一年的蒙山会议,某人攻击我的话语及后来发生的种种,想起来依然有挥之不去的阴影和深深的厌恶。换作现在,大概不会像当年在会上那样反击,就算做到不一笑了之,也会启动“自我保护”程序——漠然,漠视。
“我和谁都不争”。不屑。
2乔任梁自杀后,我看到有文章写他精神抑郁期间的状态。每天刷微博,甚至刷到深更半夜,看到那么多人骂他的留言和评论,他彻夜失眠,痛苦不堪,不明白为什么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恶意,那些素味平生的人啊!
我不明白为什么明知是负面的评价、指责还要去花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只是觉得好可惜。我写了文章或发了朋友圈,偶尔也会有明显的不友好的评论和留言,我通常都不会回应。价值观不同的人,不同频之人,争论无意义。
《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一书中,关于“自我保护”有十多种表现形式。比如逃避现实,追求权力,追求控制欲,攻击,自恋,伪装、表演和欺骗,追求完美……等。“追求完美”也是一种自我的保护策略,“完美意味着没有错误。追求完美是危险的,它会让人精疲力竭。在追求完美的人眼里,仓鼠轮都可以成为职业阶梯。”
我的“自我保护模式”以前或许有“追求完美”的成分,如今则宁肯选择逃避。
看群里“别人”讨论与我有关的事情装作没看到,不发言,一边补充PPT内容设置动画,一边想起那段话: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杨绛先生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很多人以为是她的原创。不过也没什么所谓,大家是通过杨绛先生知道这段话的,似乎也是她淡泊从容的写照。

3《论语》中说:“百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有精明的商家做成“三不兔”或“三不猴”出售,一只用手捂着耳朵,另两只分别用手捂住嘴巴和眼睛,美其名曰——不听,不说,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
曾买过一套“三不兔”准备送给外地的朋友。我自己也很喜欢。装在行李箱里准备出差路过她家时送给她,还没等送出去,“不说”和“不听”就碎了,只剩下一个“不看”,不好再送人,只好带回家,放在我家书房的窗台上。
此时抬眼,看了一眼“不看兔”,它捂着双眼,觉得甚是应景。又好像是一种宿命。
昨天是杨绛先生去世一周年。

一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END——

?
苹果手机打赏专用二维码

丁是丁新书《你与更好仅一步之遥》在各大平台热销中中,感谢支持
欢迎公众号:丁是丁(ID:dsd555555)
戳原文,进当当

我和谁都不争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