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材料研究所
作者按
本文原为庆祝上海材料研究所建所70周年(2016年10月)而作,记录了本所在改革开放中的一段专项科技外事活动,此次做了少量修改补充,作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章之一。
——杨武
上海材料研究所在先进材料测试评价技术国际合作中的一些活动
关于材料评价技术国际中心(ICMET)和亚太经合组织材料评价技术科技网络(ANMET)
杨 武|上海材料研究所
基于材料技术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测试评价技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并注意到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现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提出了在发展中国家建立“材料评价技术国际中心(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Materials Evaluation Technology, ICMET) ”的建议。
1992年3月
UNIDO派遣了一个专家代表团调查后建议ICMET设立在韩国科学城——大田市的“韩国标准与科学研究院(KRISS)”内,以韩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合作在该院建立的“材料评价中心”为基础。
1994年3月22日至24日
UNIDO与KRISS合作,在大田市召开了“关于新材料与评价合作的咨询组会议”,共有来自8个国家的11位代表与会,我所吴民达教授作为我国的唯一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图1)。会上对ICMET的活动以及促进该领域的合作提出了建议。
图1.1994年吴民达(右1)出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新材料与评价合作咨询会议(1994年3月22-24日,韩国大田)
1995年
UNIDO正式发布消息,宣告ICMET的成立。
1996年10月29至31日
UNIDO在KRISS召开了ICMET技术顾问组(TGA)第一次会议,我所受邀作为中国唯一的代表出席此次会议,鉴于吴民达已退休回家,所领导决定派我作为上材所的正式代表参会。包括笔者在内的来自亚洲7国(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的7位代表和特邀的“先进材料与标准凡尔赛合作计划(VAMAS)”指导委员会(SC)主席M.K.Hossain博士以及UNIDO负责该项目的V.Kojarnovitch先生等出席(图2,后排左3及左4)。
会议确定了ICMET的使命与战略,讨论确认了ICMET第一年的工作计划;制订了进一步促进该中心发展的行动计划。
会议明确:ICMET的使命是发展可被跨越国界接受的新材料测试和表征的国际性指导文件、实施规程和标准,并在发展中国家内的研究机构与有革新精神的企业和市场之间架设桥梁,以促进新材料及加工技术的推广及其在材料相关工业领域的应用。
ICMET通过建立顾问组、创立国际网络、设计适当的数据库系统并与现有相关信息系统联网、组织有关专门问题的专题研讨会和培训班、提出并启动一些合作项目、努力寻找与相关国际组织如VAMAS和ISO以及一些权威机构如ASTM的合作等一系列具体活动进行ICMET的运行并推进其发展。
此次会议标志着该中心工作的正式启动,给发展中国家在材料、特别是新型材料的测试与评价技术领域进行国际性或区域性合作以及沟通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材料技术领域的联系,尤其是与VAMAS的联系提供了机会。
如下所述,ICMET虽曾经更名为ACMET并最终转变为ANMET,吸纳了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在内的APEC经济体成员的加入,但其使命和运作方式基本上还是与ICMET的类似。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题为 “材料技术领域国际合作的新形式——先进材料与标准凡尔赛合作计划(VAMAS)和材料评价技术国际中心(ICMET)介绍”的文章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发表在《机械工程材料》第21卷第3期(1997年3月)。据KRISS代表告诉我,之所以选择机械工业部上海材料研究所的代表作为中国唯一的代表也是UNIDO专家代表团调查的结果。这说明我们上海材料研究所在材料测试评价方面的水平和地位那时应当说在国内是处于领先的,并有一定的国际影响,所以有幸被UNIDO选为ICMET在中国的“联络点”(直到2002年,我所一直是我国大陆的唯一代表),直接参加了有关的技术咨询和顾问工作。
图2.1996年杨武(前排右2)出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材料评价技术国际中心技术顾问组会议(韩国大田)
“ 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支持下,ICMET于2000年更名为“亚太经合组织材料评价技术中心(ACMET)”。
”
2002年4月
KRISS负责ICMET和ACMET项目的G. W. Bahng博士和秘书J.Park先生来上海访问考察了我所(图3)和中科院硅酸盐所。
图3.2002年Dr.Bahng(右3)和Mr.Park(右5)访问上材所(2002年4月1日)
2002年9月9日至13日
在KRISS召开了“发展亚太经合组织(APEC)材料测试与评价技术科技网络研讨会”,并宣告在原APEC材料评价技术中心(ACMET)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亚太经合组织材料评价技术科技网络(ANMET)”,我所和上海硅酸盐所均成为ANMET的正式成员(中国计量院于2003年加入ANMET)。
在APEC的资助下,作为上海材料研究所的代表,笔者出席了2002~2005年的历次ANMET会议,李光福出席了2006、2008和2009年的ANMET会议(图4~图11)。历次ANMET会议主要讨论ANMET的运行方式、与国际组织的联系以及今后的合作项目包括循环试验(RRT)项目的遴选等,或者是进行某一技术领域的专题研讨。
图4.2002年ANMET研讨会(韩国大田,前排左1为杨武)
图5. 2002年ANMET正式成立(韩国大田,2排左1为杨武)
图6.2003年ANMET会议(泰国,2排右6为杨武)
图7.2004年ANMET会议(墨西哥,前排右2为杨武)
图8.2005年ANMET会议(马来西亚,后排左1为杨武)
图9.2006年ANMET会议(越南河内,后排左1为李光福)
图10.2008 ANMET会议(韩国大田,2排右5为李光福)
图11.2009 ANMET会议(中国上海,2排左2为李光福)
ANMET有亚太地区(亚洲、美洲和澳洲)的12个经济体的16个单位参加(2004年数据),挂靠在韩国标准与科学研究院(KRISS),由G. W. Bahng博士任ANMET首任主席。我所是ANMET 的重要成员,参加了ANMET组织的多项循环试验(RRT)和相关的专题研讨会。
笔者自1996年被聘为ICMET(2000年转为ACMET)的技术顾问组(TAG)成员以来,与UNIDO和KRISS建立了经常的通讯联络,与国内的不少材料测试评价单位也取得了联系,使我所真正成为ICMET和ACMET在我国的联络员和协调员。不仅在ICMET、ACMET和ANMET的历次全体会议上都能听到我们上海材料研究所代表的声音(例如:除积极参与讨论等外,还多次介绍了本所有关材料研发和测试评定以及参与的RRT进展等概况;在ANMET的首次会议上,还应邀做了“中国的国家认证体系以及一些主要材料测试实验室概况”的报告),而且通过我们的联系协调和组织,先后推荐了包括我所(例如凌霄、王滨、马冲先)及上海和外地的多个单位的多名有关科技人员赴韩国和印度等地参加由ICMET、ACMET和ANMET组织和资助的多次专题研讨会等活动(图12~图14)。
2006年亚太腐蚀控制会议(14thAPCCC)在上海召开期间,还协助KRISS的J. J. Kim博士组织了一次ANMET腐蚀循环试验(RRT)小型研讨会(图15)。
图12.1998年凌霄(后排左1)出席ICMET-陶瓷力学性能研讨会(部分代表-1998年3月16-21日)(韩国大田)
图13.2002年王滨(后排右3)出席ANMET-XRD研讨会(韩国大田)
图14.2003年马冲先(2排右3)出席ANMET-CRM(标准物质)研讨会(韩国大田)
图15.2006年ANMET腐蚀循环试验(RRT)研讨会于APCCC大会期间在上海召开(左起:李光福-2位泰国代表-杨武-韩国Dr. Jong Jip Kim-越南代表)
应当说,我们所在亚太地区在材料测试评价方面的科技合作和网络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作出了应有的重要贡献,在此同时,也对进一步提高我所在新材料测试评价技术方面的水平以及扩大我所在国内外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
祝愿我们上海材料研究所在进一步推进先进材料测试评价技术国际合作方面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
致谢
李光福博士提供了部分照片,特此致谢。
1
EN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