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如何填志愿
文 | 缓缓君
首发 | 缓缓说
高考分数陆续出炉了,又到了填志愿的岔路口。
填志愿在某种程度上有点像寻求“最优解”——在已确定的分数下,如何在学校、城市和专业之间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这个选择,会影响你之后的人生轨迹。
我自己填志愿的那个年代(2004年),信息还比较闭塞,基本就是长辈听别人说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好,然后迷迷糊糊地就填报了,录取了,毕业了,工作了,改行了,一路过来没有什么规划,也走过一些弯路。
站在今天回头来复盘,我对自己的现状还挺满意,但这里面有一些是误打误撞的运气成分,有些弯路也是可以避免的,其实可以再优化一下,而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高考填志愿的那个分岔路口。
从2016年开始,我每年都会写一次高考填志愿的建议,并且每年都会做一些修订,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其中2016年的版本是我最初的想法,2017年我结合吴军老师的经验增补了一些内容,2018年结合近几年的毕业生薪酬数据、高薪行业清单以及QS全球大学排名等内容作了进一步补充,2019年开始,我对学校、城市、专业三者优先级的看法出现了改变。
过去,我把“专业”排在了最后(对于优先级排序,我最早的看法是:名校>城市>学校(非名校)>专业),而这种把专业放在最后的排序方式,在牛人的建议中也是非常普遍的。
比如吴军老师、香帅老师(原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副教授,现为香帅数字金融工作室创始人)、徐远老师(北大国发院金融学教授)等大牛,他们的排序非常一致,都是:
城市>学校>专业
(图片来自公众号“香帅的金融江湖”)
但这里其实有一个误区,就是他们这样的大牛平时接触到的都是人群中最优秀的那一批。
对于那些特别优秀的人,大学里学什么专业根本不重要,因为这些人有极强的综合能力,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或者在工作实践中把自己培养为跨界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大城市带给一个人的眼界、人脉和机遇,远比专业知识要重要得多。
但大牛在人群中毕竟是少数。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大学毕业后能否找到一份“有钱途”的工作,才是最实际、最核心的需求。
大牛的经验其实不一定适用于普通人。
所以这两年我也在思考,对于天赋和家境都处于常规水平的普通人来说,在规划职业生涯的时候,最重要是什么?
我目前的看法是:对于普通人来说,选对赛道最重要。
进入像华为、阿里、腾讯、美团、头条、拼多多这样高速发展的公司,是普通人成为高收入群体最容易的一条路(在这些公司,拿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收入,要比在其他赛道容易得多)。
尤其是当你进入这些公司的时机足够早,甚至可以直接晋升高净值人群。
举个近期的例子。
7月20日,蚂蚁集团(支付宝母公司)宣布将在科创板和港交所同步上市。
蚂蚁集团的“员工持股”比例大约在40%左右,按照业内估算,上市后市值或达3万亿人民币。
“那也意味着,只要一个管6-7个人的小团队组长,手里的股票(解禁后)价值就接近1000万人民币。”
而越是早期加入的员工,不仅入职更容易,级别和持股比例往往还更高,上市后的身价就越高。
类似的故事也早已在小米、拼多多等互联网公司上演过。
互联网产业已经成为近几年一次又一次“造富运动”的孵化器。
通过十年甚至仅仅是几年的努力,就能获得大多数人一辈子都积攒不到的财富。
这就是选对赛道的价值。
那么相应的,如果你想进入这个赛道,你在填志愿的时候,就应该选择相对口的专业(计算机、软件工程还有新兴的人工智能等等)。
所以,你还觉得“专业”在优先级(城市、学校、专业)中一定是排在最后的吗?
不是的。
我们不应该盲从他人的建议(哪怕他是某个领域的大牛),而是先要对自己做一个评估。
如果你没有什么特别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如果你只是想毕业后能尽可能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如果你的家庭条件不允许做出太多冒险的选择,那么填报和你理想中的赛道相匹配的对口专业,来提升进入赛道的几率,才是最适合你的选择。
要注意的是,上文举例时提到的赛道,针对的是5G和互联网方向,这两个方向的核心亮点在于“高薪”。
但如果你无法承受太大的工作强度(996)和精神压力,那么瞄准一个稳妥的、收入水平还不错赛道(比如体制内),然后选择相对口的专业(比如,如果你想进“国家电网”的话,那就应该填报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以期未来能过上小富即安的生活。
所以,当我们在考虑学校、城市、专业这三者间的排序时,一定要先问一问自己,你的天赋、爱好、自律程度、承压能力到底在什么水平上,你只有先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做出适合你的选择,这是其一。
其二,某些特定的行业,城市和学校的优先级是不一样的。
比如新闻系,城市肯定比学校优先级要高。
互联网产业有很强的聚集效应,在互联网企业聚集的那几个城市(北上深杭等)读大学,实习和入职的机会更多,城市的优先级也比学校要高。
但有些传统行业是认学校的。
比如建筑专业(特别说明一下,建筑和土木完全不是一回事),这个行业里有一个自己的排名,他们认“建筑老八校”,也就是: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其三,如果你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有某个特别喜欢并且擅长的领域,那么我建议你跟随自己的内心优先去选择专业(前提是你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困难)。
一个人如果走的是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那条路,往往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而且也会更有幸福感和满足感。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她在填志愿的时候,就笃定要学生物。当时她的高考分数进不了浙大,于是就选择了生物专业还不错的扬州大学,之后再通过考研进入了浙大,一路读到博士。在浙大读硕博期间,她发了7篇SCI论文,然后在2015年毕业那年顺利进入了李兰娟院士的实验室去做科研。
这就是很典型的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那条路,从填志愿的时候就按照这条路去做了规划,并且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步执行了下去,终于得偿所愿。
其四,上面这一条其实要考虑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的家庭背景。
比如某前首富的儿子,他学的是哲学专业(伦敦大学),对于像他这样的富二代,接受博雅教育,提升思辨能力,远比学习某种技能更加有用,毕竟人脉和资源他们家有的是。
但如果你家比较困难,你还非要去读哲学这类不太好就业的专业,那我觉得你应该慎重考虑。
越是资源匮乏的家庭,就越要考虑投资回报率。
相对来说,工科专业是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选择。
当然,工科领域其实也可以再细分为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这个后面再说。
其五,选择专业的时候还要考虑技术进步可能会给行业带来的冲击。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一些初级的脑力工作可能会被逐步取代,比如简单的图文编辑、病人的预诊断、给律师整理资源的助理、模板化的工程设计图等等,这些工作人工智能应该会做得比人类更好。
当然,由于现在以及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技术都还停留在弱人工智能层面(关于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分析,这里不再专门讲了),所以人工智能无法替代高级的脑力工作,专业领域的大牛依然会非常有价值。
但对于那些打下手的助理或者半吊子,他们很可能会丢掉饭碗。
所以像过去那样学一个专业然后干到退休这种事,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想要不被时代淘汰,每个人都需要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上5点是这两年来我基于社会变化、行业发展所得到的一些看法,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补充,但仅仅是从以上5点就可以看出,填志愿时要考虑到的因素真的很多,而且完全是因人而异、因领域而异的,无法一概而论。
下面这部分是我早期整理的一些思考,仅供参考(数据部分已做了更新)。
01
填志愿要考虑的因素无非是学校、专业和城市,如果要排一下优先级,我的看法是:
名校>城市>学校(非名校)>专业
这里我把学校分成了名校和非名校,如果你分数够高,还是建议你要选名校。
人是肤浅的动物,总是先看外在,再看内在。
外在首先看脸,其次就是看标签,而学校是伴随你一生的标签,好学校就像是有光环笼罩,这是其一。
想想看,为什么李健叫“清华哥哥”?
以及最近这两年冒出来的一些年轻创业者,如果有一个“北大”或者“清华”的标签,他们一定会拿出来作为宣传的亮点的,而且也真的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注意,这就是标签的作用。
大学四年是塑造价值观和完善你知识结构最重要的阶段,好学校的文化氛围和眼界格局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其二。
大三时,有学长获得了“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的金奖,回来后和我们分享心得。他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和清华北大一般的学生比,还是有优势的,但是和清华北大顶尖的学生比,眼界和格局上确实有差距。”
你有没有想到一个成语——田忌赛马。
985学校之间也是有差距的,我所在的学校的上等马能赢清华北大的中等马,但同一层次比,确实有差距。同理,985和211比,211和一般高校,都能以次类推。
好学校意味着你能结识一群优秀的校友,他们之中有一部分会成为你未来的盟友,这是其三。
我的高中同学MAO曾经对国内的“关系”深恶痛绝,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去了美国。
多年以后他对我说,原来美国也是讲关系的,他们讲的是校友关系,因为这是精英之间的身份认同。并且,这种基于校友关系的人脉资源还会延续到下一代。
两位罗斯福总统都毕业于哈佛,“布什家族”四代都是耶鲁校友,小布什在竞选的时候甚至开玩笑说:“我继承了我父亲一半的朋友。”
“一代藤校,代代藤校。”这个说法有点极端,但不无道理。
在国内,“北大屠夫”陆步轩曾经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因为他毕业于北大,却在长安街头卖猪肉,一度成为“读书无用论者”嘲笑的把柄。几年后,北大学长陈生邀请陆步轩一起开办屠夫学校,还共同打造了“壹号土猪”品牌,2015年他们的公司销量超过11亿。
精英之间的联盟,连卖猪肉都能卖到行业顶尖。
所以,如果能去名校,还是强烈建议你去名校。
对于本科生,我还想提醒你们的是,考研是推开名校大门的另一次机会,如果你的本科学校不是很好,可以考虑走考研这条路。
P.s 普通学校也能出“黑马”,只是概率相对要低得多。就比如想成为马云的人有千千万万,但马云只有一个。还有就是要特别说明的是,马云虽然不是名校出身,但人家是80年代的大学生(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那个年代能够考上大学,就已经是社会的精英了(那个年代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
(2017年乌镇互联网大会饭局里,各路大咖的学历)
02
如果去不了好学校,那就选择你想去的城市
能在北上广读二本,就别去云贵甘肃读一本。(注:这里的普通一本不包括985和211)
这不是地域歧视,而是理性的分析。
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未来的趋势是资源和人口将持续往大城市集中(个别国家政策强力扶植的中西部城市除外),城市之间的差异会进一步拉大。大城市有丰富的行业资源,广阔的平台视野,更多的发展机会,以及志同道合的氛围。除此之外,还有一条很直接的理由——本地就业(实习)会有很大优势。
吴军老师曾在他的专栏中也写过填志愿的建议,其中点到过几个城市。
按优先级,第一梯队是北京和上海,第二梯队是南京、杭州、广州,第三梯队是武汉、成都、西安、哈尔滨。
“首先,中国一线的城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上、广、深,和最好的大学所在的地区多少还是有些重合的,当然深圳的大学比较弱,广州的好大学也不算多。因此尽量选择北京、上海及周边(即南京、杭州),以及广州一流的大学。这些地方的机会要比中国其他地方多很多。”
“再接下来,除了已经提到的南京和杭州,按照次序还应该考虑武汉、成都、西安和哈尔滨这四个城市。我在腾讯时,我们只到上述城市进行校招,当然在考虑城市的优势时,大学聚集的程度和绝对水平也很重要,因为那样对企业来讲去那里招聘成本相对低,而西安和哈尔滨能够入围,是大学聚集的因素,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因素。而和我们竞争人才的阿里巴巴和百度,以及外企Google、微软、高盛等投行,麦肯锡和普华永道等咨询公司,也只到这几个城市招人。”
“也就是说,从其他城市毕业,即便你再优秀,学的专业再好,直接进入这些公司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吴军老师的观点其实已经有点滞后了。
随着深圳这座城市的迅猛发展,现在深圳大学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优质生源加入,毕业生本地就业也会有明显的优势,排名也在不断上升。
在QS2020全球大学排名中,深圳大学排在(中国内地)第32位,超过了很多985/211高校。
上海大学(211高校)更是高居QS2020 排行榜第16位,已经排到了厦门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老牌985高校之前。
当然,任何一个排名都会有争议,这里我想说明的是,城市真的能给它所在的学校加分不少。
和城市有关的另一个参考指标是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指数。
总体来说,一线城市略强于“新一线”城市。
新一线城市中,杭州表现较为突出,就业满意度高于深圳和广州。
我自己也非常喜欢杭州,杭州市政府给我的感觉,是它在认认真真打造一个服务型政府,而不是官僚型政府。这从疫情期间红十字会的表现中就可以见微知著。
03
专业和行业前景
谈行业前景之前先来说3点:
你未来的薪酬主要取决于行业需求,而不是你读了多少书,有没有留过学。
你在公司的价值,取决于你的不可替代程度。
未来是属于技术宅和“高感性”人群的(这条是我个人对未来的判断)。
技术宅,指技术上很牛逼的人。美团、滴滴、蚂蚁金服等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他们的出现都要靠大数据、云计算来支撑。还有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领域是人工智能,这个属于面向未来的领域,谷歌、百度这类的科技公司都在高薪搜罗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
高感性人群,说的是能做出好看、独特、搞笑和让人感动的东西的人群,因为体验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千金难买我高兴。
如果你属于以上两类人,老板会抢着要你,甚至你可以在小有所成之后自己开公司,典型的如前几年靠短视频成名 papi酱。
再比如最近很火的李佳琪,他说话的时候表情丰富声音魔性特别有感染力,所以带货能力极强,创造了5分钟卖掉1.5万只口红的商业传奇。
这就是高感性人群的优势,而且这个优势恰恰是人工智能永远都无法取代的。
具体到专业,如果你很明确的有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专业方向,那就跟随自己的内心。风水轮流转,热门冷门永远在变换,追热门不如好好发挥你的天赋和特长。
如果你没有特别明确的方向,理科生可以考虑高势能专业,或者比较稳的工科专业(前者对应新兴行业,后者对应传统行业)。
高势能专业是指一些门槛较高,别人不容易学会的专业,比如人工智能,这是面向未来的专业,现在人才缺口大,收入也非常之高。
又比如数学专业,在未来的大数据、云计算、科技金融领域中,一定有一席之地,并且很难被人取代(其实,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是学好很多理工科专业的基础,尤其是和算法相关的科目)。
根据“校招薪水”整理的《2019届互联网校招高薪清单》,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大数据研发、客户端开发这些高技术含量岗位,本科生一毕业就可拿到30万-40万的年薪。
硕士和博士更高,甚至可以达到百万年薪,高势能专业学历越高优势越明显。
还有一类是就业比较稳定的工科专业。
凡是行业需求量较大,又有一定技术门槛的工科专业,一般就业率和收入都会比较有保障。
比如我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班里同学毕业后大多去了供电局、设计院或各类企业的相关岗位,也有自己创业的,但不管去了哪里,收入10万以上是个基本保障,大多数在10万+和20万+区间。
麦可思统计了毕业半年后收入最高和最低的本科专业数据(这个排名每年都会变,所以仅供参考),可供参考。
毕业三年后,各专业的收入排名有了一定的变化,但高收入专业依然以工科类的为主。
P.s
我同学里真的发展的很好的,还是跳出老本行的那几个。
我班里还有3个创业的,一个是家里有资源的同学A,一个是没资源的技术宅B,还有一个是有资源的技术宅C,公司发展都不错,但差异也不小。
有资源的技术宅C,开了一家网络安全公司,正好又赶上了网络安全的风口,目前公司收入已上亿。
但他能做得起来,不可或缺的一个原因是,他自己技术很强,属于稀缺型人才。高中时他就破解了瑞星杀毒软件;大二时,发生了某岛国人民在钓鱼岛插国旗的事件,然后有一次去他宿舍,发现他正在和中国红客联盟的小伙伴组织网络攻击,直接把五星红旗插到了岛国的政府官网。
发展相对慢一点的是没有资源的技术宅B,毕业后去了英特尔,辗转跳槽了几次,四年前与投资人合伙在上海开了一家科技公司,从最初的一个人当爹当妈打理公司大小事务,到如今公司走上正轨,也算小有所成。
(以上这段是我前几年写的,去年B同学的公司倒闭了……)。
顺带提一句:女生学工科,就业上有劣势,但找对象还是有一些优势的(身价上亿的技术宅C同学,他的老婆就是我们同班同学)。
04
哪些专业不建议报
麦可思研究院每年都会发布《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其中会有“红牌”专业清单。
以下是整理出来的2012年-2017年的红牌专业清单。
可以看出,法律事务、语文教育、美术学和音乐表演,在近几年都是红牌专业。
还有就是和生物相关的那几个学科,屡屡上榜,有的甚至连续6年中有5年上榜(知乎上生物相关学科背景的网友也一直在吐槽自己的专业又难学,又不好就业)。
但所谓的红牌专业我觉得仅供参考。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冷门随时有可能变成热门。
尤其是今年,因为疫情的冲击,医药板块强势崛起,作为基础学科的生物,也可能会受到提振作用。
再比如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对优秀写作者以及编辑的需求明显变强了,和汉语相关的专业,也可以拿到高薪。
所以还是那句话,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天赋综合考虑。
这里要特别补充的是,高势能的理科类专业很枯燥,而且需要天赋支持,如果你是活蹦乱跳沉不住气的性格,还是算了吧。
05
其他注意事项
避开体检结果限制的专业
比如我高中班里有几位同学是色盲,有些专业是不能报的。
如果你报的是名校,建议服从调剂
理由参见第1条。
如果你文科很好,但数学不好,可以考虑“曲线进名校”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文科好,但数学有硬伤,高考没能考上一本线,但她在填志愿的时候做了一个很聪明的选择——填了某二本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因为这个专业考研的时候不用考数学,然后她考研的时候成功考上了浙大。这就是一个扬长避短的案例,很有意思。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和经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最后再提一句:社会的优质资源永远是稀缺的,竞争也会很激烈,所以努力不一定能成功。
但当你竭尽全力,即便不能收获最好的,也能得到次好的。追求的过程本身,会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
祝福每一个努力的人,共勉。
P.s
这篇文章没有给出文科生选专业的具体建议,因为文科生真的挺难选的,我去查了下非技术类的高薪岗位,大多都是产品经理、游戏策划、品牌营销等等,这些其实和你选什么专业关系不大,更看中的是你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各种综合能力。
前不久我在关于高考作文的那篇分析文章中提到,国家现在也很需要那些能够把“中国故事”讲好的人文社科类人才,来提升文化软实力。这在今年教育部的1号文件中也有所提现。
但从一个大趋势,到让那些高薪就业岗位实实在在的落地,中间是要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四年之后,趋势会变成落地的现实吗?说实话,我并不清楚。所以文科依然很难给出明确的建议。
缓缓君:985高校工科男,时代华语图书签约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观点;有一点理性,也有一点温度,已出版《我就喜欢这样的你》,公众号:缓缓说(huanhuanshuo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