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目的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什么?? ? ? ?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总体上看,各高校对这项工作还是比较重视的,广大学生也是积极地参加。通过社会实践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提高了思想觉悟,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绩应当充分地肯定,这是我们研究问题的起点。但是,如果从问题的的角度,我们应当怎样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呢?这里,我想谈一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问题。? ? ? ?首先,从高校自身来看。毫无疑问,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使学生增强时代的使命感、责任感,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人才。? ? ? ?这个目的实现的怎样?客观地说,我们的目实现的程度与我们的愿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尽管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和教学管理层面都强调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问题,然而,我们还没有将社会实践真正纳入到教学环节,没有从要想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必须从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也可以说必须从尊重教育规律出发来认识社会实践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社会实践就纳不进学校人才培养的“大盘子”中,就缺乏教学的制度设计。这就使社会实践成了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单打独斗”的事,成了一项“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然是一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就有了“随意性”,就可以这样组织,那样组织,甚至也可以不组织,也就是说,组不组织,怎样组织,完全取决于组织者的认识,取决于组织者想得到什么。例如许多高校也是“积极”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什么呢?这里还是从问题的角度看,一些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评比”的需要,也可以说是“应景”的需要。比如搞了一个重走长征路小分队,举行一下“声势浩大”的出征仪式,即便这些人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教育又怎样?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该睡觉的照样睡觉;该玩电脑的照样玩电脑;该“放羊”的照样“放羊”,这也太不成比例,这怎么能实现社会实践的目的呢?? ? ? ?再从学生自身来看。对学生来说,社会实践的目的也应当是明确的,就是让学生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理论的认识,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刻苦学习,努力成才,报效祖国。还是从问题的角度看,我们目的实现的程度还没有完全达到。有一次我在食堂门口看到几个学生在卖铅笔。我问他们要做什么?他们说想通过这种方式募集资金,帮家庭困难的小学生买书包。我说,通过这种方式你们能得到什么?这几个学生相互看了看没有回答。我给他们一百元钱买了一支铅笔。我跟他们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帮”别人,尽管你们可以力所能及地做些事情,你们实践的根本目的是要“帮自己”。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如何确立正确的价值观,系好人生的扣子,需要理论和实际统一起来,需要在实践中加深对真理的认识。为什么我们常说“雷锋叔叔三月来了,四月走?”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变成他们成长的内在需要。你去帮助小学生买书包,你是否想到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富翁,盖起广厦千万间,让天底下的“穷人”都住到你提供的房子里;你到医院照顾病人,你是否想到一定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少给他人添麻烦,多为祖国做贡献?你到了革命老区,你是否想到为了你的今天,多少革命先烈献出了生命,你有责任为中国梦的实现继往开来?学雷锋不等于做好事。要从本质上学雷锋,要懂得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不然,你去做好事去了,那些本应当做这些“好事”的人都哪去了?他们都喝茶、聊天、打麻将去了?这种社会实践大学生会得到什么呢?他们会在心里嘀咕:我们国家怎么这么落后呢?老百姓怎么这么穷呢?这些人怎么这么懒呢?这样认识下去,就有可能给学生的思想带来负面影响,有的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正确看法或许就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有的学生不正确的职业态度的形成,恐怕就与他所参加的一次“社会实践”有关。? ? ? ?盲目的社会实践是没有意义的,甚至适得其反。要想实现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从学校来说,还需要加强正确的引导;从学生个人来看,还要提高正确的认识。现在更有些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目的很“功利”,有的是为了入党,入党是为了择业占有“先手”;有的是为了保研加分;有的是为获奖学金增加筹码,这些都与社会实践的目的不相一致,十足不可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仍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