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曹靖华 热爱“三祖”

很小的时候就从一篇写鲁迅的文章中见到过曹靖华的名字。长大后知道了他不仅是我们豫西名人、河南名人,还是中华名人——著名的翻译家、散文家和教育家。直到后来有机会去卢氏县游览,真正走近了曹先生,才发现他还是一个热爱“三祖”的典范。

在五里川中学的“尊师亭”再三拜读了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以不朽之文传不朽之人”的《曹植甫先生教泽碑碑文》。从中不仅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曹植甫老先生本人及其教育理念的高度赞赏,也悟出了曹先生对父亲的敬爱。鲁迅撰写这篇碑文时,远在千里之外,且素未谋面,虽有寄去的卢氏学子所附曹老先生平生事迹材料,然首先打动鲁迅的定然是曹先生对父亲的敬爱之心。碑文中所叙的“……长怀大愿,……立行贞明”、“……启迪后进……循循诱之,历久不渝,……、“……诲人不倦,惟精惟一”、“又不泥古,为学日新,作时世之前驱,与童冠而俱迈”、“君子自强,永无意必”、“韬光里巷,处之怡然”、“年届七十,含和守素,笃行如初”等等虽是出自鲁迅先生之手笔,其实也是契合了曹先生不便言表的对父亲的结论。可以说,没有曹先生对父亲的拳拳之情,也就不会有鲁迅先生这篇平生唯一的教泽碑碑文。正如曹先生在给父亲的信中所说“我对于你老人家的生活是常常萦注,时时在念的。”我们不用再去了解,甚至连河南电视台等联合拍摄的连续剧《曹靖华和他的父亲》都不用看就可以下结论说,曹先生对于父亲是十分敬爱的。由此我们还有充足的理由推断到他对祖先、祖宗的的敬重和缅怀。

曹先生说过,“是家乡的山水和父老乡亲哺育了我。”关于他热爱故乡的故事乡邻们特别是卢氏的文友们讲了很多很多。其实不单是他出生和成长的卢氏县,就连相邻的灵宝市甚至整个豫西也都被他当做了故乡。许多曹先生关心豫西建设和发展、帮助、支持豫西文化事业的事例,都有文字记述,这里只说1949年3月,时任国民党十九绥靖区副司令、国防部暂编第三纵队司令兼豫西行署主任的刘希程将军审时度势,谋划起义,刚刚受聘北京大学教授不久、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的曹先生欣然接受中共河南省委的派遣,毫不犹豫的回到灵宝,身临险境,担任暂三纵队司令部少校参谋兼电台台长,负责与省委的联络工作,协助刘将军做好起义准备。将近三个月之后,在预定正式起义的当天拂晓,土匪出身的第一团团长李子奎秉承胡宗南的暗中指令,围攻灵宝城,炮打司令部,起义未能取得完全成功。此段经历足以拍摄一部《曹靖华一九四九》的电视剧。由此联想到曹先生1919年在开封省立第二中学求学时,即投身于“五四”运动,1920年便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其后与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蒋光慈等革命志士一起秘密穿过封锁线,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6至1927年参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33年冬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他所翻译的《铁流》,据说就是引导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个模本。林老伯渠曾经说过:在长征途中“《铁流》是人人争看的书,因为它鼓舞我们去完成艰苦的长征。”季羡林先生题词道“他那种反对蒋介石法西斯统治的斗争精神震动了全国,至今说起来,还虎虎有生气……”我认为,曹先生除了公认的“三家”之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革命家!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曹先生热爱祖籍、热爱故乡之情是有目共睹的。

曹先生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并不一哄而起……”,“一声不响,不断翻译着”;他在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外,还多次担任过政协、人大代表、委员、作协领导、《世界文学》主编等;他还曾多次出国访问或接待外国代表团,为推动和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着浓厚的爱国情怀。这种爱绝不是那种目睹升国旗热泪盈眶转身却随手丢垃圾、随地吐痰、恣意打砸日产汽车、损坏韩系产品的粗浅行为,曹先生的爱是和他的广博的学识紧密结合的,是那种了解了祖国的历史、伟大、苦难和积弱同时也充满了希望和决心、是和祖先遗留的山水、诗赋、文章、语言、习俗、礼仪包括祖坟、家谱等等相连的、已经深入到了骨髓的爱,是将自己的生命同国家、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忠贞不渝的爱。这种爱从他长大读书开始,渗透在他的言行举止和著述的字里行间,无需再列出具体的事例来。曹先生的一生就是热爱祖国的一生。他那所普通农家小院的故居,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祖先、祖籍和祖国即为“三祖”。祖先是我等之源。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这些后代晚辈。祖籍是我等和祖先之根。绝大多数人的祖籍其实就是自己的故乡。一个人的性格、学识、胸怀等等无不打上故乡的烙印。祖国是我们的大家,是放大了的故乡,是世代共同的永久的母亲。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三祖”。

美如画境的卢氏县有很多值得一游的景区,像九龙洞、双龙湾、豫西大峡谷等都是令人流连忘返、不去会后悔的地方。我私下以为,旅游除了游山玩水,陶冶性情,更重要的还在于探寻当地的人文故事,拓宽眼界,增长见识。到卢氏,不能不去深入了解曹靖华;重新认识了曹先生,就更应该向他学习。他的学问学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他一样,做一个热爱“三祖”的人。

【编者推荐】著名的教育家、散文家和翻译家曹靖华先生不仅是卢氏的骄傲,更是豫西的光荣,他所传承和创造的精神财富属于全中国人民。就如作者所说:旅游的效用不仅在于游山玩水、陶冶性情,更重要在于探寻当地的人文故事,增长见识。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幽深的思维,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为我们揭开曹靖华先生不为大众所知的另一面:他除了是“三家”和革命家之外,还是热爱“三祖”即“祖宗、祖籍、祖国”的性情中人,是高格局的人。作者真正走近了曹靖华先生,对曹老的生活及思想有了深入的了解。学习曹老的意义正如作者所说:“他的学问学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他一样,做一个热爱‘三祖’的人”——大家读后,想必都会赞同并产生共鸣。

感谢浊木老师费心劳力,不吝笔墨,来讴歌和效学曹靖华先生,且为我们提供了解放战争末期曹老受省委委托依然回到豫西灵宝,担当刘希程将军起义联络官等等的新鲜资料,这令我们肃然起敬!再者,作者善于从泱泱大观的资料中以及诸如教泽碑文中,透视主人公情怀和担当的魅力,撷取为文养料,尤其值得学习。(知和)

作者简介:浊木,男,河南三门峡灵宝市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影视连续剧文学剧本《大枣王》(32集)、《血沃崤函》(25集)、《伏虎》(30集)。

本期编辑:张淑清

微信公众号:LSWY1818

欢迎关注卢氏文苑,点击“阅读原文”,留下你的精彩评论!投稿作者请提供简介及照片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