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翅与花椒
我不像张大千那样的精于吃道的大家,我只是爱做做菜,爱琢磨如何能粗菜细做,爱谈吃。你们看,我所谈的都是些家常小菜,谈吃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对文化的态度,那么谈谈何妨?
——汪曾祺
自从《风味人间》开播以来,第一时间看视频成了自己的常规动作。关于美食类的电影和记录片,不管好坏,都会忍不住看几分钟。
最新一集《滚滚红尘》看完,觉得整体感一般,没有前两集好看,但整体水平还是在多数的美食记录片之上的。
在片中,出现了几个比较让我激动得镜头。大理洱源的生皮、宣威的黄豆腐、还有就有热衷于谈吃,以写川菜、做川菜的扶霞的出境。
大理洱源的生皮,自己是吃过的,很好吃。但是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生肉,就是把鲜肉切成小的肉片直接蘸蘸水吃,蘸水用的是炖梅醋加了好多调料调制的,鲜肉在蘸水中过了以后,会变色,吃到嘴里,鲜香无比。
生肉大理的好多地方都吃,在弥渡(大理的另一个县)龙哥家,也吃过生肉,但是他们家用的杨梅酱,每年有杨梅的时节,把杨梅摘了熬制酱,用在吃生肉的时候用,也是好吃。(现在很少有人制作杨梅酱,是用白醋兑梨酱。)在朋友家吃到的生肉的猪都是自己家养,感觉吃到生皮和生肉的滋味会更好一些。大理好多白族开的饭店中都有生皮这个菜,感兴趣的去大理的时候可以试试。
宣威黄豆腐,昆明菜市场上都有人卖,但自己吃过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老贼自己从宣威老家背来的黄豆腐,还有宣威火腿。那天的黄豆腐是直接蒸熟,和火腿同食,亦是美味。
第一次听说扶霞是她的书《鱼翅与花椒》,先是记住的她的书名。当记录片里出现一个外国人的声音的时候,脑海里下意识的冒出了她的名字,果不其然。
恰好前两天在网上下单的《鱼翅与花椒》,刚好拿到,快速地看了差不多全书的三分之一,感觉很是喜欢。让我想起了当时读何伟的《寻路中国》、《江城》时候的兴奋与喜悦。
自己对外国人写中国的东西比较感兴趣,他们通过不同的文化视角来审视他们在中国遇到的一切,试图去解释自己的所见所闻,而且两人都是世界名校的高才生,同时接触中国的时间也相对较早,在90年代就深入到四川盆地。《鱼翅与花椒》,也被宣传为“舌尖上的寻路中国”。
要把自己熟悉的食物写好,不难,只需要热爱加上一点点文字天赋即可,但是你要写好那些在陌生文化背景之下的食物,就需要去理解背后的文化背景,涉及的知识面就会很多,而且也需要持续的热情。对川菜不厌其烦地书写和赞美,扶霞是我知道的第一个,看了《鱼翅与花椒》,相见恨晚。
从序言的《中国人啥都吃》中,扶霞从回忆第一次吃皮蛋的痛苦经历,到后面开始吃了干锅牛蛙和爆炒蛇肉,但扶霞的书的重点不是去猎奇那些中国人各种各样的食物。而是从东西方的角度去理解和审视,且尝试向西方人解释“中国人啥都吃”背后的文化逻辑。还努力为“中国人啥都吃”辩解。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很少有东西不能拿来做食材的。其实吃狗肉、驴鞭的人很少,从来没吃过的人大有人在。不过从观念上来说,吃这些东西不是什么禁忌。”
还解释了吃与认知的关系:“我们吃东西,代表了我们做人和自我认知核心的一部分。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也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让我们免受未知事物的威胁。”
而全书的内容,正如她自己所说“一个英国女孩,去了中国,啥都吃”的文字集结,在湿气弥漫的十月的早晨,走出四川大学的留学生楼,一头扎进四川的生活之中,被生活的喧哗和骚动淹没,在美食间流连忘返,也在美食间找到了自我。
“没有人会鼓励在学校靠高分的好学生另辟蹊径,去餐馆当伙夫。我记得中学时候把这个理想告诉一味老师,他难以置信,还笑我。所以我继续认真考试、好好学习,按照别人的期望来过我的人生。只有到了中国,离故土千里万里,而且几乎和过去了断,我才能够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终于我能够对自己承认,我是做不了什么社会经济分析师的,甚至成不了一名真正的记者。我就是一个厨师。只有在厨房里切菜、揉面或者给汤调味的时候,我才能感受到完整的自我。我在牛津长大、在剑桥上学、在伦敦工作,一直以来像牵线木偶一样,被各种学术和职业上的标准控制着,用别人的眼光来定义自己。但是在中国一切都不重要了。”
放下了负担的扶霞,在四川的街巷游荡,去如饥似渴的学习那些让自己兴奋的东西,成了她一生中最棒的际遇,在四川的美食中,卸下所有的责任与期待,让自己的生活变成了一块白板。
在《鱼翅与花椒》中流连,在扶霞创造的带有自己印记的川菜世界里寻路,也是一种想象与味觉的慰藉。酸甜苦辣,都是人生的营养;烟火人间,全都是温情的味道。鱼翅与花椒皆食,也好。
“那些被放逐的、流亡在外的失意之人,能从吃食中找到慰藉;生活是苦的,食物却能带来短暂的甘甜。”
●
●
●
– 作者 | 往期推荐 –
风味人间:在他的字里行间中垂涎欲滴
和自己的茶慢慢一起变老,一起变好
茶境|蓦然回首,那茶却在,灯火阑珊处
想和你虚度时光,在美好的日子里
明清笔记中的生活美学丨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泡茶,茶里是手艺,茶外是做人
茶事审美中的“戒耳餐”慢,普洱茶极端之美茶为国饮,自唐朝始以茶的方式打开《红楼梦》,竟然如此精彩红楼梦中的老君眉,是炒青绿茶“诗仙”写的茶诗,都是仙气满满唐朝茶事丨景德镇竟然是茶叶批发市场为什么普洱茶大多印着古树纯料?真相是?一位美女告诉姜文:等不了烧水,就不配喝我这口茶
作者:找茶丨弘益茶道美学特邀撰稿人
责任编辑:离苏
图片来源:@风一样的婶子
参考书目:《鱼翅与花椒》,扶霞·邓洛普著,何雨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投稿:成为弘益撰稿人。研究爱茶人的衣、食、住、行、用……分享对茶、生活、美学的践行与感知。在弘益茶道美学,用你的文字,标记你的美好。详询弘益撰稿人制度可加微茶师微信(wechashi)
看完文章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
最下方可以留言
▼点这里,找茶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