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屋及乌的完整版是一句话,那句话是何来的?
原话: “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典故出处:刘向(汉)编撰的《说苑·贵法》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无论兄弟们看怎样?”
二、爱屋及乌 、是何意思、?
“爱屋及乌”意思是由于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出自《尚书大传·大战篇》:“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爱屋及乌”[语出] 《尚书大传》卷三:“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扩展资料:
爱屋及乌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ài wū jí wū,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褒义,形容过分偏爱或爱得不适合。
参考资料:爱屋及乌-百度百科
三、爱屋及乌是何意思及道理?
爱屋及乌意思是喜爱那个人连带地爱护停留在房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连对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也喜欢。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关爱到了一种极度热衷的程度。出自《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我国民间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以为乌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屋上,谁家就遭遇不幸。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集《诗经》和《小雅》部分,题为《正月》的一首诗里,就有“瞻乌爰止,于谁之家”这样的诗句,意思是“且看乌鸦何处落,灾祸就落谁的家”。可见古人多厌恶乌鸦,而绝少爱它的。
所谓“爱屋及乌”,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这句成语,一向被大众用作推爱的比喻。由于深爱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或其他物品,就叫做“爱屋及乌”或称这样的推爱为“屋乌之爱”。
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爱与他(她)有关系的人或物。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关爱到了一种盲目热衷的程度。在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种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大众对他人的认知判断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接着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质量的现象。
四、爱屋及乌的 来源于什么时候候?
起源于齐都的成语典故
这则成语很好领悟:喜爱其人,就连他家屋顶的乌鸦也一并喜爱。
《尚书大传.大战》记载: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周武王伐纣取得成功并建立周朝后,天下还没有平静下来,怎样安定广大的殷朝旧民便成为头等大事。但周武王对此并无良策,就想先征询一下大臣们的意见。他召见姜太公,问道:“对殷朝的军士、众民该怎样处置呢?”
太公回答说:“臣听说喜欢一个人,同时会喜爱他房上的乌鸦;如果憎恨一个人,同时也厌恶他的篱笆,殷的士众是我们的敌人,因此应该将这些人全部杀掉,一个不剩,不要留下祸根!”
武王说:“不行。如果这样,天下就不能安定了。”
太公的建议不合自己心思,武王又召见召公。
召公说:“把有罪的杀掉,无罪的就让他们活着怎样样?”
武王也不同意召公的见解,说:“这个办法还是不能让天下安定啊!”
于是他又转而问周公说:“你看该怎样办?”
周公回答:“要使人心安定,就要让大众有房住,有田耕,有饭吃。应该规定让殷民们各自居住自己的宅第,各自耕种自己的田地,不要由于自己是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对各族人民平等对待,不分归附的早与晚,交往的新与旧,只有实行仁爱,亲近每一个人,天下才能安定。你看怎样?”
武王说:“多么宽广的胸怀呀,凭这一点就足以平定天下!”于是按照周公说的去办,天下果然很快得到安定。(a9) (本昌)
五、历史爱屋及乌的典故出处来源,OO想知道
成语,出处汉·伏胜《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由于爱一处房子,也爱那房顶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关爱到了一种盲目热衷的程度。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过分偏爱。
六、孟子与”爱乌及屋”的名言
应为“爱屋及乌”
解释: 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传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无论兄弟们看怎样?”
汉朝人伏胜编撰的《尚书大传·大战》里也有类似的记载:
“纣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除了这些之后,《韩诗外传》、《六韬逸文》也都有关于周武王和姜太公上述那段谈话的记载,内容基本相同。由于这个传说,就产生了“爱屋及乌”这句成语。
我国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以为乌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的屋上,谁家就要遭遇不幸。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集《诗经》的《小雅》部分,题为《正月》的一首诗里,就有“瞻乌爰止,于谁之家”。可见古人多厌恶乌鸦,而绝少有人爱它的。所谓“爱屋及乌”,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这句成语,一向被大众用作推爱的比喻。由于深爱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或其他物品,就叫做“爱屋及乌”,或称这样的推爱为“屋乌之爱”。
唐代诗人杜甫小编认为‘奉赠射洪李四丈》(射洪,地名,在今四川;李四丈即李明甫)的诗中,开头两句是:“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宋朝人周敦颐的《濂溪诗’里面有:“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宋朝人陈师道的《简李伯益》诗中也有“时清视我门前雀,人好看君屋上乌。”都是用的“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