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楼的马戏团: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寻找记忆与故事

顶楼的马戏团: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寻找记忆与故事

最近,上海的朋友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为我们顶楼的马戏团乐队的老歌《欢喜侬》转发,我感到无比开心。这首歌创作于2010年,灵感源于上海各具特色的马路。如今看到这首歌重新被大家关注,我倍感欣慰。

这段时刻,我和乐队成员小河参与了一档户外音乐纪实节目《中国这么美》,我们共同演唱了《欢喜侬》。那次录制让我们回到了许多特殊的地点,上海的景象在我们的脑海中重新浮现。我们期待着战胜疫情的那一天,能够再次乘坐“11路”公交车,在熟悉的街巷中漫步,去感受苏州河的味道以及静安公园的怀旧气息。

在去年的节目录制经过中,我与小河逛了许多富有上海特色的地方,比如热闹的菜市场和幽静的弄堂。正如小河所说:“上海有很多特别市井生活的物品,像我们逛的顺昌路上的一些弄堂和小馆,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这与我们印象中的大都市截然不同。因此,想要真正了解一座城市,必须走进它,和这里的人交流。”

其实,当我们创作《欢喜侬》这首歌时,正一个轻松的午餐时光。乐队的成员梅二提到:“上海的每一条马路都有其特殊的故事,值得被歌唱。”这句话激发了我们大家的创作灵感,纷纷分享心中那些难忘的上海马路,最终形成了这首歌。

随着岁月的推移,上海这座城市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歌词中提到的寿宁路的小龙虾、襄阳路的服装店,如今可能已经成为了回忆。这些马路不仅陪伴我们成长,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提高。过往的记忆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的童年时光正是在上海的新闸路与万航渡路附近度过的。那时候,我总喜欢跟随着大人步行前往静安公园,记得每次都期盼着能用6分钱坐一次旋转木马。随着年纪的增长,我逐渐迷上了艺术书店,那些能够购买到新音乐盒带的地方,无不成为我的流行文化来源。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常常会将积攒的零花钱用来购买谭咏麟、童安格等人的新歌,逐渐在这座大都市的马路上编织着属于我们的故事。

这段时刻,因疫情的影响,大家大多宅在家中,难免对那些有故事的上海马路产生了一份特别的思念。也许,正是因此,《欢喜侬》这首歌能够陪伴大家在心中漫游那片承载了喜怒哀乐的街道。

回首往昔,我发现上海的每一条街道都拥有无尽的故事。无论是那些热闹的夜市,还是幽静的小巷,每一处都充满了人情味与生活的气息。曾经,我们在这些街道上尽情玩耍、欢笑,而如今却因疫情而被迫隔离在家。我们迫切期盼着疫情的结束,期待着能够再次走出家门,踏上那熟悉的街道。

在每一次的回忆中,我都会想起和朋友们在街头巷尾嬉戏的场景。那些美妙的瞬间,至今依然鲜活,仿佛就在昨天。当我再一次乘坐“11路”公交,我会重温那段随风而过的青春岁月,质量着苏州河的风景,感受母亲河的温暖。

未来的某一天,当阳光洒下,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我期待与友人再聚,去静安公园寻找年轻时的时光,去顺昌路的小馆品尝地道的小吃,去那些曾经嬉闹过的弄堂 reminisce。上海的马路上有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印记,这些故事是我们无法割舍的生活线。

帮大家一起找到那些深入人心的老街,顶楼的马戏团将继续在音乐中歌颂城市的记忆,让每一位倾听者都能感受到上海的韵味。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街头巷尾的故事将永远流传。而《欢喜侬》这首歌,正如我们的青春记忆,将继续陪伴我们在上海这座城市中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身边的事物,聆听每一条马路所隐含的故事。或许,有一天你走在街道上,会与曾经的自己相遇,或者在不经意的瞬间,唤起对故乡的思念。

期待着疫情结束的那一天,期待着与大家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再度相遇,共同唱响生活中的每一首歌,沉浸在这座城市给予我们的点滴温暖和高兴之中。

让我们一同期待,再次在这座有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城市,感受“顶楼的马戏团”所带来的音符和故事,拥抱属于我们的未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