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近年来,“万企兴万村”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乡村振兴的新热潮。它不仅为贫困村带来了资金与资源,还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提高。通过这种模式,企业与乡村实现了互利共赢的局面,有效激活了乡村的内生动力。
在重庆市城口县,龙盘村的变化尤为显著。村党支部书记陶友红讲述了他们的故事。这个原本仅有良好天然环境的村庄,由于缺乏产业提高,一直没有实现富裕。随着“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深入,20多名企业家向村庄投资超过1.6亿元,建设了大巴山森林人家,成为乡村旅游的亮点。陶友红表示,2024年村里的旅游综合收入将超过1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超过6000元。这种转变充分展现了“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成功之处,企业不仅带来了资金,还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那么,怎样实现村企的“共建共兴”呢?城口县坚持项目引领的制度,优先找到符合双方需求的合作领域,确保资源的最优配置。结合当地实际,城口县通过创造性地建立村企需求链接机制,制定特点化的需求清单,推动企业与农村进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这不仅提升了乡村产业的提高质量,也让企业找到了新的增收点。
以赵孝春野生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专注于农副食品加工,尤其是“城口老腊肉”。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公司采取了“企业+生产基地+村集体+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从而带动了629户生猪养殖大户,实现了3.7万农户年均增收万元以上。这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的提高,还让企业获得了稳定的优质原材料来源,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链。
与此同时,北屏乡松柏村也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引进多家企业,盘活了闲置的民居和土地资源,实施了21个重点项目,成功提高了腊肉美食、精品民宿等多种业态,实现了农文旅的综合收益超过750万元。这种多元化的提高模式充分发挥了乡村的资源优势,促进了经济闭环。
截至目前,城口县已经建立了25个村企联合体、40余个合作社和60余个新农人电商平台。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村企之间的联系,还实现了190个涉农村的全覆盖,促进了乡村的全面振兴。
小编认为啊,“万企兴万村”行动成功地将企业提高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形成了互利共赢的新格局。未来,这一模式将继续为更多乡村带来希望与机遇,推动全国的乡村振兴事业稳步前进。通过真诚的案例,我们看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企业的参与和操作,让“万企兴万村”成为促进中国农村提高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