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穿山龙”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穿山龙是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的干燥根茎。在我国大部分的地区均可生长种植。采挖后洗净,切成小段或者是切片。晒干或者是将其烘干。
穿山龙,味道苦,性微寒。主要入肝经、肺经。其主要的功效是:祛风湿,活血通络,清肺化痰。
穿山龙在中药的分类归属里面属于“祛风湿药”。因此祛风湿依旧是其主要的作用。
具有祛风湿的作用,自然可以治疗风湿痹证,这与前面介绍的几味药相似。穿山龙能祛风湿,又其入肝经,活血通络,常用以治疗风湿痹痛,腰腿关节疼痛,肢体麻木不仁等。穿山龙是微寒的药材,寒以清热,因此治疗风湿热痹较多。
穿山龙又可入肺经,具有清肺化痰的作用,其味苦降泄,性寒清热,入肺经能够清肺热,化痰止咳,治疗咳嗽、咳喘、痰多等疾病,常配伍瓜蒌、杏仁、黄芩等一起使用。
一,“穿山龙”的植物学信息
“穿山龙”是一个别名,是东北和山西等地的一种叫法;正式中名叫穿龙薯蕷,这个名称来源于《中国药用植物志》,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别名还有穿地龙(因根横走)、山常山等。
我查阅资料得知,“穿山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等省区;通常生长在山腰、河谷两侧半阴半阳的山坡灌丛中、稀疏杂木林下及林缘,在山脊分布少。近些年在东北等地人工栽培的面积不断扩大,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项途径。
“穿山龙”最明显的识别特点:一是藤茎细长缠绕,根状茎横走,圆柱形,分叉多;
二是叶互生,叶柄长10公分左右,叶片三角状卵形或掌状心形,叶形变化大,叶边有3-5浅裂或近全缘,掌状叶脉明显;
三是花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斜上伸,雌花序穗状,下垂,花小,花被片6个,不明显,6-8月开花;蒴果成熟后枯黄色,三棱形,串状排列,8-10月果实成熟。
二,“穿山龙”的利用价值
第一,它的块根含有薯蕷皂苷元,是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原料。我国在1957年以后开始了薯蕷皂苷元植物资源普查,发现穿龙薯蕷(穿山龙)、盾叶薯蕷、小花盾叶薯蕷中含有薯蕷皂苷元丰富,因此“穿山龙”的根状茎就成为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
第二,“穿山龙”(穿龙薯蕷)作为中药记载稍晚,在《植物名实图考》(清代1848年)记载的穿山龙不是薯蕷科植物;穿龙薯蕷的原植物最早记载于《中华本草》,之后的《东北药物志》、《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河北中药手册》、《陕西中草药》等书籍中对其功效有记载,认为穿山龙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功能。药用时请遵医嘱。
第三,“穿山龙”分布较广,藤茎缠绕细长,叶片密集,形态美观,绿化面积大,可作为棚架等垂直绿化植物栽培应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