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怎么来的(中秋节的起源,正史是怎么写的,民间又是怎么流传的?)

中秋节的来源

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今年的中秋是标准的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为2013年月亮首次准时报到,赏月的最佳时间发生在中秋早上的7点55分,虽然白天看不到,但是大家可以在当晚花前月下,一睹芳容了。

中秋节赏月的习俗最早始于商周时期,《礼记》中有云,“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这里的夕月指的就是天子对月亮的祭拜。后来这种祭拜的方式在民间流传开来。

在那个年代,科学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否则帝王肯定会上天一睹月亮的芳容。真是身在地球,心比天高。这种起源说法来自于庙堂之上。对此史书中也有记载,中秋节看来的确是从皇宫流传出来的。

另一种说法是,中秋节是为了庆祝秋收而形成的节日。因为中秋节又叫仲秋节,是秋天的第二个月份,此时全国各地正处于秋收时节,家家户户沉浸于丰收的喜悦当中。在古代,百姓们就是靠天吃饭,天指的不是神话里面的那个天,而是指的可以教给人们什么时候播种、什么应该收获的“天道”。

天文历法

人们长期跟上天打交道,渐渐地总结出了自己一套规律,这套规律的名字叫做“时令”,二十四节气的诞生是人们根据天体运行对农耕的影响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一整套东西称之为“历法”。

我们国家是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老祖宗没事干的时候就喜欢研究天空,每一个王朝的统治者更是如此,在古代出行没有天气预报,靠的是历法推演。

礼记·大传》:“改正朔者,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示从我始”。

自古以来,正朔就是天子权力象征,是“受天命”的表现。不管是有人篡位还是王朝之间的兴替,帝王都要先对自己继位的合法性进行阐述,在人们思想观念落后的时代,受命于天可以更好地教化子民。

秦始皇大一统之后,用和氏璧做成了传国玉玺,在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等八个大字,从此这块玉玺以及这种说法,就成为皇位是否正统的唯一标准和说辞。

中国历法著作有汉朝以前的《颛顼历》,又有汉朝的《太初历》,唐朝的《大衍历》,元朝的《授时历》等等。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考古队出土了一个护臂,护臂上明确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字,这其实就是古代帝王占卜的一种象征。

这八个字可以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查到,“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古代的“五星”指岁星、荧惑星、天星、太白星和辰星。从这些角度也佐证了,古代帝王对天文历法深信不疑,这也算是知天命,晓国运。

没有古代人对天文历法的研究,其实就不会存在中秋节。

最后聊完了正史,再跟大家聊一下野史。关于中秋节来源的传说,大家听过最多的无非就是《嫦娥奔月》的桥段。但其实在民间还有两个传说。

中秋节的传说

有一种说法是吴刚伐桂。《山海经·海内经》云: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至于这句话的意思,笔者就不解释了,大家的文言文都不错,很容易明白。

传说犯了错的吴刚被贬到了月宫去跟着光头强砍树,但是这棵树砍完之后就会重新长出来,如此循环往复,永远不会倒下,后来兔子看不下去了,就把砍下来的树叶捣碎,于是有了另一个说法“玉兔捣药”。诗仙李白曾说“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不过这有点像西游记中的面山场面,当然月宫中是否有嫦娥,那就不知道了,估计吴承恩老先生也是借鉴了这方面的传说才给“二哥”安排了情感对手。

还有一种说法是朱元璋月饼起义。月饼起源于唐代,在宋朝其实就已经非常流行饼。元朝末年,老百姓苦不堪言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力量准备起义反抗。但朝庭搜查得十分严格,军中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于是神算子刘伯温,卜了一卦,便想出了一计。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月饼当中,再派人分头传递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响应起义。

果真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起义如同星火燎原。很快起义成功,元朝灭亡。于是朱元璋下谕,在今年的中秋节,赏赐月饼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

这就是中秋节来源的另外两种传说。

文章的最后,笔者祝大家赏月成功,能够与最亲的人,花田月下,觥筹交错,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