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读后感200字(呐喊的读后感悟1500字)

01

上学时在语文课本上读到鲁迅先生的作品,大多只是节选,比如《故乡》只选了少年闰土那一段,我印象中闰土的形象,也只是鲁迅先生笔下所描述的,那个充满活力,机智勇敢的小男孩,对中年闰土的形象不得而知。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也只停留在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这还是当时为了应付考试背过很多次,才记下的。

这次用了一个月时间通篇读完《呐喊》,才真正了解到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历史背景,对先生的文笔也只能用“膜拜”两个字来形容,大文豪的称呼当之无愧。不管是写人还是写景,三言两语便刻画出一个深刻的画面。

比如写阿Q与小D打架:“四只手挨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钱家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拱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风波》一开篇对农村场景的描写是这样的:“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地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突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的时候了。”

先生弃医从文的契机源于在日本留学的一次课堂上,教室里放映的影片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先生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当时的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因此,他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当着武器,唤醒被封建制度这个铁笼子罩着的中国人民。

02

《狂人日记》借一个患有被迫害症的精神病人之口,批判当时的社会到处都是“人吃人”的现象,文中穿插了古人战乱时期易子而食、革命者徐锡麟死后被清兵挖了心脏烹熟下酒的历史事件。批判吃人的现象历来就有,有主动吃的、有被动吃的、也有吃了不自知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许还有,救救那些孩子吧……”,这是先生最后的呐喊,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孔乙已》代表了当时未中功名的读书人的迂腐及清高形象,一句“他是唯一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人”便体现了孔乙已窘迫的处境,他看不起穿短衫的底层劳苦人民,所以穿长衫显示自己的身份与他们不一样,而自己又没有足够的钱像其他穿长衫的有钱人一样,到屋里坐着喝洒。他四体不勤、嗜酒如命、自命清高,他的到来只是作为酒馆里的人笑料罢了,即使是最后因为偷东西被打断了腿,也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同情。

《药》描述了一对老夫妇为了救治得了肺病的儿子,相信人血馒头能治好,从而拿出了全部家当,在刽子手手下买下了就义的革命者鲜血染红的人血馒头。可儿子的病并没有因为吃了人血馒头而有好转。文中的夏瑜对应的是为革命就义绍兴轩亭口的秋瑾,以此文提醒革命者,要想革命成功需得到民众的支持

《明天》讲述了一个独自带着孩子的寡妇单四嫂,孩子生病后不是先去找医生,而是相信封建迷信,拖到最后不得法,才拿出所有家当去问医何小仙,而何小仙也只庸医一个,胡乱把了一通脉,开方”保婴活命丸”,这药丸还只能到贾(假)家济世老店方能买到,最后孩子还是没保住。单四嫂寄希望于明天,希望到了明天她的宝儿又活蹦乱跳,可她没有等来她的明天。单四嫂虽然没有等来她的明天,可明天还是有希望的,因为“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去仍在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这几条狗暗指革命者,他们让有志之士看到了希望的明天。

《一件小事》讲叙先生在坐人力车赶路的途中撞到了一位老妇,他通过自己的判断和分析,认为可能是碰瓷,不会伤太重,提醒车夫不用管。可车夫并没有听先生的劝告,而是扶起老人,走向巡警分驻所,先生看着车夫的背影,顿觉惭愧。车夫的行为让先生看到了希望,虽身处“人吃人”的社会,但也有人保持着纯良的本性。

《风波》讲述小人物七斤被革命党剪了辫子,听闻皇帝坐了龙庭,而皇帝要辫子,担心自己没有辫子,不能保命。七斤得罪过越七爷,赵七爷得知皇帝坐了龙庭的事后,便着盛装刻意到七斤家里,看他因没有辫子而恐慌的样子,幸灾乐祸,并添油加醋、落井下石。以此批判革命只是走了形势,并没有真正关注到底层人民的思想和生活。

《头发的故事》借N先生之口,表达了先生对革命的失望,只革了形式,把重点放在了留头还是留发这件事上,老百姓在当时的环境下,生活是多么的不易,命运很可能就被头上本是无关紧要的头发决定了。同时也批判了当时民众的麻木、愚昧、面对强权不会反抗。日本人来中国,语言不通没关系,拿根棍子大家都能听懂你说什么了。N先生曾对此表示愤怒,可当他国剪了头发被国人议论时,也不得不拿根棍子,他们才消停。

《阿Q正传》中的阿Q是最底层人物的代表,他面对权贵不敢反抗,而对比自己的弱小的又想欺负。在被别人欺负后总是以精神战胜法来自我安慰,就连最后被稀里糊涂画押、枪决时也在自我安慰:”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游街示众罢了”。阿Q没有自知、自省能力,自己因犯错而失去了工作,不去反省自己的行为,而是觉得众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怪异。文中的王胡、小D都是另一个阿Q,赵老太爷换个位置也同样是一个阿Q。受封建制度愚民政策的毒害,底层人民没有自己的思想,人人都是看客,今天看别人,明天又轮到别人看自己。

《白光》中的陈士成一直渴望名利和荣华富贵,却求而不得,科举考试屡试不中,失利十六次,从少年考到老年。老祖宗留下藏宝秘语——“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原本是提醒后人要懂得变通,可陈士成却固执地理解为这是指引他去寻宝的“希望的白光”,考不中就去挖宝,最后在去往山里挖宝的路上不幸遇难。以此批判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残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中了功名飞黄腾达,不中功名,读书无用。读书人的思想都被科举考试制度禁锢了。

《端午节》中的“差不多”先生方玄绰,同时担任公务员及教师,当时的民国政府经常拖欠教员工资,方玄绰由于领不到工资,家里基本开支也需太太经常赊账。可面对同行们组织向政府的讨薪运动,他从未出席过一次,甚至有时还在心理看不起讨薪的行为。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他不愿做第一个站出来的人,那怕是大家一起出头,他也觉得失了自己的身份。可当讨薪成功,发放薪水时他也领得心安理得。面对弱者被强者欺负,他认为两者角度一对换,弱者也照样会欺负强者,所以没有什么好打抱不平了,大家都“差不多。”以此来为自己的懦弱、无能、冷漠找借口。

《鸭的喜剧》主要讲述俄国诗人爱罗先珂先生由于思念故乡,想念家乡的蛙叫声,所以在住所养了一些小蝌蚪。后来却被自己养的四只小鸭全吃了,爱罗先珂没有等来期待的蛙叫声便离开了中国。以此暗喻肉弱强食。

《社戏》回忆了先生在北京看两次戏的场景及儿时与伙伴们在外婆家去看戏的场景,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成年后看戏,了无生趣。儿时看戏却都是美好的回忆。以此表达先生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猫与兔》里面的邻居三太太,养育了两只小兔,没过多久就生了两只小兔,三太太一只担心在矮墙上虎视眈眈的大黑猫会对小兔子下毒手。果不其然,前面出生的两只小兔都被黑猫毒害了,两只兔子为了保护后面出生的兔宝宝,又挖了其他的洞。三太太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挖了兔子的窝,发现了它们新生的兔宝宝。为了不让这些兔宝宝再遭黑猫的毒害,三太太转移了兔子的窝,并小心呵护它们长大。

03

《鸭的喜剧》、《社戏》、《猫与兔》读起来比较轻松,如果不是看小伙伴们的讨论,我只是理解表面的意思,不会去深思先生背后想要表达的意思。原来《猫与兔》里面两只打架的猫代表了封建制度和帝国主义两股压在老百姓身上的恶势力,而三太太则是新起的革命之秀,小兔子就是普通老百姓。暗示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要想真正改变小白兔的命运,必须要用青酸钾这样剧毒之药,彻底铲除黑猫(封建制度和帝国主义)。

如果不是在读书会,我想《呐喊》这样的作品,我恐怕连《狂人日记》都读不完,鲁迅先生的作品于我而言确实有点晦涩难懂,一个人是没有这个勇气去读的。因为如果不了解写作的历史背景,完全看不懂先生想要表达的意思。读不懂作品就不能理解先生的伟大之处。

先生笔下的小人物,任何时代都有,而我们,谁不曾有过这些小人物的影子呢?如果我们遇到孔乙己那样的人,是否做了看客而不自知;当我们被老板骂、被客户虐待时,是否也用过阿Q的精神战胜法;高考失利时,是否也能体会到陈士成当时的心情;面对自己的利益受损时。是否也像“差不多”先生一样懦弱、不敢争取;人到中年累成狗时,是否也曾怀念美好的童年……

读完《呐喊》,我对先生除了崇拜,还有点喜欢,他的文字实在是有趣,值得慢慢读、细细品。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