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保卫延安》是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在出版之初,这部作品就获得高度评价,冯雪峰在1954年发表的《论〈保卫延安〉的成就及其重要性》一文中提出,可把这部作品视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有名的英雄战争的一部史诗”。
《保卫延安》是杜鹏程在解放战争中所写日记基础上完成的作品。1947年,杜鹏程以战地记者身份奔赴前线,深入到王震指挥的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独立第四旅第十团二营六连。戎马倥偬中,杜鹏程在完成即时采写报道后,始终坚持用写日记的方式忠实记录生活感受、人物印象、心得体会及各地风貌。数年间,他写下了近200万字的战争日记。这段战火纷飞、激情燃烧的革命时光,这些充溢着体验感的生活实践,使他激荡出浓郁的爱国热情,萌生了写作《保卫延安》的冲动。
杜鹏程自1949年底动笔写作《保卫延安》,经过近半年夜以继日的创作,完成了上百万字的初稿。他曾回忆写作时的艰难情景:“写着,写着,有多少次,遇到难以跨越的困难,便不断地反悔着,埋怨自己不自量力。可是想起了中国人民苦难的过去;想起了我们脚下的土地;想起了那些死去和活着的战友,抚摸烈士的遗物,便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力量,又鼓起勇气来……钢笔把手指磨起硬茧,眼珠上布满血丝,饿了啃一口冷馒头,累了头上敷上块湿毛巾……写到那些激动人心的场景时,笔跟不上手,手跟不上心,热血冲击胸膛,眼泪滴落在稿纸上。”(《〈保卫延安〉重印后记》)杜鹏程为写作《保卫延安》倾注了大量心血,以至于在完成草稿当天,他竟然倒头睡了两天两夜。后来,《保卫延安》又历时四年多,九易其稿,“反复增添删削何止数百次”,然后才出版。这充分说明杜鹏程对这部作品的重视。
可以说,正是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亲身实践,使杜鹏程在《保卫延安》中完成了对延安保卫战客观而又生动的文学书写,真实再现了面对强敌时西北野战军的勇气与智慧,歌颂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抒发了崇高博大的英雄情怀。
虽然《保卫延安》是杜鹏程在解放战争中所写日记基础上完成的,但它并不是战争日记的汇编,也不是战争实录的体现,而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其中存在着复杂而又“适宜”的艺术虚构。小说以中国现代革命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事件、重要转折点——延安保卫战为叙事核心,艺术地再现了人民解放军在西北战场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的历史进程。
《保卫延安》获得学界高度评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成功塑造与刻画了人民解放军各级指战员的英雄群像。连长周大勇是小说着力塑造的艺术典型,他从小生活极其艰苦,13岁参加红军,17岁成为轻机枪射手,是个“浑身每个汗毛孔里都渗透着忠诚和勇敢的干部”。他对敌人充满强烈的恨,当部队行军至延安附近的甘谷驿镇得知敌人已侵占延安的消息时,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滚热的眼泪,忽撒撒地落下来”,于是毅然决定和战友们一起与敌人血战到底。他对党、对人民、对战友则充满了诚挚的爱,在和营教导员张培谈话时说:“像我们党的那些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人民的领导人,像我们的英勇而无私的战士,像那许许多多为劳动人民做过好事的人,他们硬是把历史向前推进了。人难道不应该像他们一样生活吗?”他看到人民群众在敌机的袭击下受伤时,心中非常难过:“军人的责任不就是保卫他们的生命家园么?不就是保护他们不担惊受怕么?”他在用自己的胸膛温暖着生命垂危的重伤员时伤心地说:“如果人可以把自己的生命,分给临死的战友,那该多好啊!”通过这些语言和行动描写,一个意志坚定、作战勇敢、满怀真诚的革命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小说除成功塑造爱憎分明、不断成长的周大勇形象外,还成功刻画了注重言传身教、讲究原则的团政委李诚,“活在这世上,就是为了关心别人”的战斗英雄王老虎,为革命冲锋陷阵的战士马长胜,“什么也不埋怨,什么也不计较;悄悄地活着,悄悄地死去”的炊事班长孙全厚,锻炼成长于革命大熔炉中的战士宁金山等人物形象。正是通过塑造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保卫延安》淋漓尽致地描绘了革命英雄的事迹,热忱谱写了一部革命英雄的史诗。
《保卫延安》是具有史诗风格的优秀作品。无论是从20世纪5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水准的角度而言,还是从当代革命历史小说发展史的角度来说,《保卫延安》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都不容置疑。它内蕴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具有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叙事风格,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的典范代表。阅读这类革命历史小说,有助于读者细致了解新中国成立前革命战争的历史,并从作品塑造的英雄人物身上获得感召,坚定不断奋斗的理想信念。而这些经典作品对英雄情怀的展现,对崇高之美的弘扬,也对当下的文艺创作具有重要启迪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