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读后感怎么写和示范(小学生读后感优秀范文)

读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有感

这段时间,认真读完了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药与酒的关系这篇文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深有感触。下面分享一下我读书的所学到的知识与心得体会。

首先读这篇文章,我会去了解作品本身的写作背景、内容、结构、写作风格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等,其次我还有很兴趣去了解它的作者。本篇文章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演讲稿。后收入《而已集》。它的背景是鲁迅于1927年7月23日在广州市教育局所主办的夏期学术演讲。当时正是国民党在广州举行了“四一五”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之后,鲁迅的许多学生也被杀为了表示抗议,鲁迅已坚决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借古喻今,来表达对国民党反动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愤懑。鲁迅先生的这一篇文章是以时间为线索,从董卓之后,曹操专权开始一直到晋末。在时间主线索中又穿插从文章风格写到”建安七子”,然后引出何晏服五石散,接着又伸展到“竹林七贤”与酒。最后鲁迅又深入当时社会状况。

本文章第一部分简介魏晋风度产生的背景:汉末魏初曹操当政,尚刑名、尚通脱。第二部分简介尚通脱对曹魏时期文人的影响。第三部分介绍魏晋风骨在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身上的表现。第四部分简介何晏在魏晋风骨发展上的作用。第五部分详细分析五石散对魏晋文人和魏晋风骨的影响。鲁迅先生曾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提出过这样一种理论, 他说:“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鲁迅先生认为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一类轻薄亵渎礼教的文人,实则才是中国正统礼教的坚定维护者,魏晋时期所谓的崇奉礼教,实际是用以自利。将目光从魏晋乱世拉回到中国另一个动乱时期,鲁迅先生生活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类似嵇康阮籍的文人,他们发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化,新道德,反对旧文化,旧道德,反对封建礼教,期中以鲁迅先生为典型代表,他批判中中国封建礼教,批判孔子。鲁迅先生曾发表过这样一种主张,认为当时的学生应当少看,甚至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籍,先生的言论在当时自然引起了诸多非议,鲁迅先生曾发表过许多激进言论,我们会疑惑,为何像先生这样的文豪,也会有如此激进的言论?我们可以从他的这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文章中寻找到合理的解释,先生要反对的是荼毒人民及被不轨之人利用愚弄的封建礼教文化。当时面临着正难抗邪的现状,因此只有选择以一种激进的方式来拔除深植于中国大地五千年的毒瘤,从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为中国注入新鲜的血液。所以鲁迅先生看似批判封建礼教文化,实则是希望重塑正统礼教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救亡图存,所以我们要学会更深层次的看待问题。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启蒙者和青年导师,他的启蒙理想,表现为毕生致力于使中国的年轻人开启智慧,洞察社会,少走弯路,提高对生活挫折的耐受度,完成有建设性和创造力的人生。因此,对于年轻读者而言,鲁迅的启蒙思想极富营养。而鲁迅的启蒙思想,又集中体现在他面对青年和后学之辈的演讲当中。对于汉末魏初文风的评价,鲁迅即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文化风气出发,指出居乱世尚刑名立严法,为治世反清流斥执拗,遂促成文章清峻、通脱的风格,并据此肯定曹操的才能和功绩,从而将思想史、文化史与文学史相融会。鲁迅所指明的魏晋文学的“异采有着类似的特征,那就是一作者的思想解放,敢于向传统旧说挑战,敢于别出一格二作品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反映了现实生活,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三文体和风格的创新。除此之外,魏末至,晋末的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醉酒癫狂,不遵礼教、狂放不羁以及得反映在文学作品上“狂放不羁、超脱、玄奥”的特点是这个时代“魏晋风度”的主要表现。

通过品读这篇文章,我还了解到魏晋风度的几个特点:

崇尚老庄,蔑视礼法,率性而行,参透人生。崇尚虚无,宅心事外,通脱世俗。

推重雅量,即临危不惧、临变不惊、临乱不慌的精神自持性和外在的闲雅。崇尚药、酒、仪容美貌。包含有灵气、睿智、飘逸和洒脱,既是外在的风姿,又是内在的气韵的潇洒。能辩难析理,挥麈玄言,有洞见,有妙赏,有深情,有激烈急切和悲愤的精神。

最后,从《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我们窥见到了鲁迅先生的影子,也从历史现实中瞻仰了鲁迅先生的高洁风骨。

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感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于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两个讲话(即“引言”和结论报告),系统地总结了“五四”以来革命文艺运动的经验,回答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中长期争论的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党的文艺路线,指明了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文艺工作者要为工农兵服务,要在斗争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社会,改造世界观,转移立足点。无产阶级的文学和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应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同时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人类社会生活反映的产物,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因此,革命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革命的文艺作品。讲话还论述了批判与继承、普及与提高、动机与效果等关系问题。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地阐明了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把五四以来的革命文艺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对文艺界的整风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广大党员和干部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性。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抗战时期毛主席关于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态度及学习方法的会议讲话。在我看来,它阐述了关于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创作的一些问题。首先是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即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华民族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我们的文艺创作应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代表他们的意志。

然后是态度问题。是正面的歌颂、还是反面的暴露,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既有赞扬,又有批评;主张积极抗战的赞成,消极抗战的就批评;反对抗战的那就要坚决反对。对人民群众、人民军队和人民的劳动,我们应该赞扬。人民也有缺点,需要耐心地教育,使他们能够大踏步地前进。我们的文艺应该描写这个改造过程。文艺作品应该使他们团结、进步、同心同德,去掉落后的东西,发扬先进的东西。

“真理永远不会过时,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依然是我们文艺工作者遵循的准则。”这是著名作家冯骥才重温毛主席《讲话》精神对记者说的心里话。他说,作家的创作总是跟着国家的命运进行的,虽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但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密不可分,都有一个强烈的创作感、责任感,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始终是我们的创作原则。“社会责任感”,我的理解就是要有良心,为谁写,写什么,总得有个原则,不能因为文艺走向了市场而改变初衷。冯骥才强调说,应当看到,当前的文化市场充满了商业文化的“沙尘暴”,文艺作品可以市场化,但作家和艺术追求不能市场化,“二为”的方向不能变。社会越是到了转折关头,文艺工作者越是要坚持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精神,作家为人民写,就必须对人民负责;没有来自生活实际的作品很难产生大的社会影响,作品靠“炒作”不会长久。冯骥才还说,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着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文化艺术领域。他强调说,当前中国文化人的价值观出现了“松动”和活跃。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让我们深刻理解到: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文艺要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文艺来源于生活,要真实地反映生活;文艺创作的典型化-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必须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艺艺术遗产;在学习方法问题的方面,我们要学习马列主义和学习社会。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即研究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习社会就是要研究社会各阶层的状况,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文艺工作者把这些弄清楚了,才能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关于为哪些人的问题。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但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大部分是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里还有不少小资产阶级的东.西。因此要与工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改造自己的思想。人民的生活是最自然、也是最生动、最丰富的东西,它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的唯一源泉。 文艺作品可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能使人民群众惊醒、振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有了这样的文艺,这个任务就能更快地完成。所以,文艺只有在人民大众可接受的普及基础上提高,文艺工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版权声明